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11-21 10:00:11
資料圖 。(圖文無關)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冰點特稿第1121期
婚姻新時代
上一年,中國有1063.1萬對情侶在法律上決定與對方共度一生。
這些新人買好戒指,挑選婚紗,一起置辦大紅床單、努力減肥、確定在婚禮上使用真花還是假花,然后在部分陌生親戚的見證下,二人發誓,絕不出軌,無論一貧如洗還是身患絕癥,都不會影響他們永恒的愛與忠貞。
其中有一部分人從新婚到老夫老妻,“忍住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溫格·朱利《幸?;橐龇▌t》),直到有天一人離去,再也聽不到對方的鼾聲。
另一部分人,去年的精確數字是437.4萬對,決定結束婚姻。2013年到2017年,我國的結婚率從9.9%降至7.7%,離婚率則連續16年上升,至去年的3.2%。
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鄰居不過是門牌上的一串數字。
這是全球蔓延的趨勢:英國結婚人數跌至近150年來最低;法國每3戶人就有1戶是單身;德國柏林獨身人口達到54%;日本30多歲男青年未婚率為47.1%,女青年為32%;16歲以上的美國人約有50.2%的人是單身。
婚姻正從一種普世價值變成純粹個體的選擇。一些與“婚姻”打交道的專業人士,見證著婚姻這一古老制度的新時代光景。
“吵架最多的往往是辦結婚的”
北京市朝陽區婚姻登記處坐落在十字路口的一角,羅馬柱鼎立。若是黃道吉日,情侶們一步步邁上臺階,奔向幸福的玻璃門。
一進大廳,一根大圓柱上吊了許多心形許愿卡,集合了世上對婚姻的美好期待。“祝福我們長長久久”“相愛一生,不離不棄”“早生貴子,幸福滿滿”,還有“一輩子只來這一次”。
張笑迎是北京市朝陽區婚姻登記處的副主任,從22歲起就在這工作,工作16年以來,見過明星、生意人、殘障人士和許多普通人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每間登記室都鋪著紅色的地膠,墻上掛著國徽。登記員穿制服,有套標準用語,不會對一進門的人問“辦結婚還是離婚”,而是“需要辦理什么業務”。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兩人一進門,張笑迎就能看出是辦結婚還是離婚?!敖Y婚都是手拉著手,高高興興進來的;離婚的表情清冷一點,有的不會同時進來,一個先進來,一個后進來。”
“同學都說我的工作真好,天天吃糖?!睆埿τf,“其實也有讓人大跌眼鏡的故事,來這里吵架最多的往往是辦結婚的?!?/p>
比如,興沖沖趕來領證,男士沒帶身份證,女士的臉立馬黑了。
張笑迎曾遇到過一對新人,男的對女的說,“你給我跪下,求婚,我才簽字”。“雖然可能是開玩笑,但在這樣的場合,還是覺得他對女方缺乏尊重。”
這些年,她感覺最大的變化是人們對婚姻登記越來越重視。以前人們通常認為辦喜酒才是婚姻的起點,如今領證也同等重要。經常有女孩戴著白頭紗來登記,也有人穿莊重的小禮服。登記照也變得更精致,有人花520元拍一張紅底的合影,“過去穿個藍背心,相片質量也差,一擦就掉色?!?/p>
因為信奉好日子,在例如2008年8月8日、2009年9月9日、2013年1月4日這樣的時間,登記處要從0點開始對外辦公,疏解排隊的長龍。
很多人帶來了父母,幫著排隊、拎東西、背包、拍照、捧花?!敖Y婚登記代表你真的長大了,脫離了原生家庭,但有的父母習慣替兒女代勞。”
這與西方的傳統不同。張笑迎有次聽到登記室里的掌聲和笑聲。原來是一場涉外登記,女士穿了婚紗,20多個親朋好友沿著登記室門口兩側排開,歡呼、唱歌、造勢,氣氛熱烈,“像個小派對,讓人感覺很愉悅”。父母也到場了,穿著西裝和小晚禮服,恭喜新人。
“中國人結婚很不一樣,在我們的辦喜酒流程里,給家長倒茶、磕頭、改口、家長講話等,更多是讓新人感受到角色的轉變,又有了一對爸媽,要孝敬雙方父母?!?/p>
來登記的人千姿百態,有的年紀不輕,“看起來像搞科研的”,不善言辭,肢體語言不豐富,“在穩重和冷漠之間”。有位軍人在頒證儀式上哭了半天,兩個人對視,握著手,刷刷地流眼淚,“真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可能聚少離多,真的很不容易?!?/p>
還有電視劇般的劇情。一次,有位男士突然推開門,大喊“豆豆你不要跟他結婚,你不愛他,你是愛我的”。所有窗口的人都齊刷刷盯著他。女主角站著沒說話,最后這婚真的沒結成。
也有男士全程不說話,當登記員詢問是否自愿時,男士回答,“她愿意就辦唄”。“這種不能正面回答,不代表自愿的狀態下,我們一般不受理?!?/p>
在給無數個結婚證敲上鋼印之后,張笑迎自己結了婚。她當時想,如果沒做過登記員,自己一定會很興奮,也很害怕?!拔覀冎魅谓o我辦的,看過那么多結婚證,打印了自己和愛人信息的紅本,還是獨一無二的?!睆埿τ鸭t本夾在書里,怕受潮,也怕邊角翹起。
自從做了這份工作,張笑迎說自己對婚姻看得很透,“我們能認識到交朋友是交朋友,過日子是過日子”“沒結婚是兩個個體,結了婚還是兩個個體”。這里的登記員沒人離過婚,“我們對結婚看得不那么興奮,對離婚也看得不那么消極?!?/p>
用9年把《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管理”刪了
奧斯卡·王爾德言,“什么是離婚的主要原因?結婚?!被橐龅怯浱幍腂面屬于傷心者。張笑迎剛工作時,辦理離婚登記,和一個個即將分崩離析的家庭關在一個房間里,“環境是很尷尬的?!?/p>
過完節離婚會增多,人們為去誰家過節而爭吵。周一的離婚業務也多,矛盾常發生在周末,也與辦理后續手續有關。翻看離婚人士的結婚證,很多都是在“好日子”領的證。2008年8月8日領證,在10月就有離婚的。“一些人被浪漫的氛圍推著,沒想清楚就領了證?!?/p>
分手那日,有人一進門就哭天抹淚,往往是真的不想離;有的男人吼著“你離不離,不離我走了”,也可能是不想離婚的托詞。還有人到了最后簽字的一刻反悔,說不想離婚。
有人吵得天翻地覆,朋友眾人一頓勸說,要拉回去,告訴登記員“甭給他倆辦離婚”。但當事人態度堅決,“這婚必須今天離”,這是個人權利,登記員只能照辦。最后二人又來復婚。
兩位上了歲數的人走進登記室,拿著年代久遠的結婚證,滿頭白發的女士不發一言,低頭盯著手機;男士有點拘謹,從牛皮袋里扯出一堆證件,那可能是幾十年婚姻的證據。如今坐在一張桌子前,全程無交流,“兩人淡如水,坐在那,誰也不愿多跟對方說一句話,這種最不好調解?!睆埿τf,兩人之間的火熄滅了,燃不起任何激情,那是真沒有感情了。
當然也有好聚好散的,有人捧著花來,說自己是辦理離婚的。還有人進來時說說笑笑,也是辦理離婚的。張笑迎問,“你倆不挺好嗎?”對方答,“性格不合,做朋友可以,做情侶不行”。
20多歲時,剛接觸離婚業務,張笑迎害怕他們在屋里吵架,后來學會了在兩人爭吵時,站起身,俯視對方;還有在吵得膠著時,用手勢把女士引過來,說“來,我跟你說個事”。
有一次,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來離婚,那時還需要30天的審核,女士突然跪在地上,哀求登記員趕快讓她離婚。那位年輕的登記員容易被感動,覺得女士可憐,也跟著掉了眼淚。最后還被師傅罵:“作為登記員,哪能哭,一哭,你代表的就不是登記機關了。”
2003年10月1日起,《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取代了已實施近9年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肮芾怼倍窒?。登記不需要單位再開具介紹信,批準時間也能“當場就離”。
“最惋惜的是半路結緣的‘夕陽紅’,老夫妻兩個不愿離婚,子女摻和其中,不愿為另一位老人養老。老年人的婚姻挺無奈的。”脾氣相投的兩個人即將在法律上終結關系,白發老人仍保持著對彼此的尊重,相敬如賓,互讓著“你先來”。
作為孩子的媽媽,張笑迎也見不得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有一次路過大廳,她看見一個小男孩哇哇大哭,他可能正在經歷“你跟爸爸還是跟媽媽”的抉擇。
一位基層法院的法官此前對媒體說,以往法院沒有充足的心理輔助技術,會直接問孩子,父母一定要分開的話,你要跟誰?“我覺得這種方式不太好。就算離婚了,也是爸爸媽媽,你讓他選擇很殘忍吧。他很可能在爸爸這說,我要跟爸爸。在媽媽這說,我要跟媽媽。為什么,小孩要討好,不然他怎么能活下去。”
一位年輕爸媽抱著孩子走進登記室,孩子還不大會說話,手里攥著玩具。爸媽云淡風輕地換了一個證,孩子東瞧瞧西看看,還不能理解發生了什么。
離婚的原因千千萬萬,有人在知乎上提問,什么樣的婚姻讓你不得不離婚。一個人說,領證時鬼使神差地哭得稀里嘩啦,旁邊人都以為來離婚的走錯地了……
女人抱怨老公連家里的洗衣機都不會用;男人說老婆懶到蘋果核放在床頭,發毛了都不清理,一周前給她做的菜,碗碟還擺在水池里。一個人精疲力盡,另外一個人不以為意。
有人結婚半年就離了婚:那種感覺就像是前一秒還在陽光和煦的海上郵輪里曬太陽,突然在一瞬間船沉了,所有的光都沒了,一個人在黑暗的深海里掙扎,窒息、無望、焦慮、孤獨,無數個夜里蒙著被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然后慢慢地適應了黑暗中的深海,最后自己變成一條船。
看開的人說,已不愛他,也不恨他,不會原諒他,也不感謝他。
換人不如換思維
每一對來北京市朝陽區婚姻登記處離婚的人士,最先面對的是婚姻咨詢師。這些政府聘請的第三方機構人員每天要面臨婚姻最不堪的一面,以至于需要定期看心理醫生。他們在相當大的基數上,看到了每個家庭如何選擇。
劉婕每周有一天時間來此辦公。大廳里隔出一片半開放領地,兩張圓桌,幾把椅子,冷漠的、激動的、憤怒的、尷尬的兩個人走來,有人吵鬧砸東西,死拖活拽對方,說今天不離婚回家就活不了了。
劉婕的工作是審核材料,如果看到這段姻緣還“有救”,她便會調節,一天之內,勸回了幾對。
“從一些細枝末節就能分辨,有的人沒有任何肢體上的交流,能看出其實早就分開了,離婚只是個手續?!眲㈡颊f。
戴璟和劉婕是同行,她是上海社會心理學學會理事,曾在北京大學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工作。與在婚姻登記處駐守的咨詢師不同的是,戴璟的客戶是主動掏錢找來的,以求解決婚姻家庭上的問題。
一個家庭走進咨詢室,一打眼,從坐的位置就能評估關系。有些三口之家,孩子坐當中,父母坐兩邊;有的孩子跟父母中的一方坐一起;有的父母坐一起,孩子坐角落;還有家庭成員散坐的。
“入座的距離跟家庭關系有關”。戴璟說,坐中心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維系,也是問題的集中。孩子想跟父母保持距離的,往往呈現學業上的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等。散落的家庭成員呈現疏離的狀態,每個家庭成員可能都認為問題不在自己身上。還有一下子來了6個人,一個大家族的矛盾。
劉婕發現,離婚的主要原因是出軌、債務問題、父母干預、對子女教育理念不同以及家庭暴力。她見過一個案例,“女方吃定男方”,權力斗爭不平衡。男方父母癱瘓在床,他的全部經濟來源是做網約車司機。女方在家里鬧離婚,把所有東西都拿走,最后只剩下那輛車,也要拿走。
這片天地有人性的種種不堪,也有閃光時刻。婚姻走到最終,會邁過很多的坎。那次,劉婕只問了一句“你孩子8歲,為什么要離婚。”女士就哭了。她觀察到協議書里男方把所有財產留給女方。劉婕說人到中年,把婚姻打碎,相當于重整了一次。男士也落了淚?!按騽游业氖侨说街心甑牟灰缀托乃??!眲㈡颊f,“每個人在離婚的關口,都挺脆弱、迷茫的。”
人們對婚姻咨詢師的態度不盡相同。有些人的肢體語言顯示,咨詢師的話一句沒聽進去,完全屏蔽了外界。劉婕有時逗一下小孩,也是拉近關系的技巧。有的時候她什么也不說,就靜靜聽著。
那位基層法院的法官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調解,各打五十大板,是一種傳統的老娘舅式的做法。“事實上,尤其是現在,人的自主意識很強,我憑什么要改,你憑什么要改?我只有真心想愛你、想挽留你才會改變。我們的‘夕陽紅’調解隊伍也許會那樣(各打五十大板),這是他們跟我們的不同之處,老同志們的調解經驗相當豐富,并且有年齡、資歷的優勢,他們用這種方法更容易讓當事人信服,他們的調解工作和我們的審判工作是可以互補的。人本來是獨立自主的,有自己的想法。人家真的不想跟你過了,你強迫人家跟你過干嗎?”
以前,北京市朝陽區婚姻登記處大廳張貼過一則故事,勸人回頭,名叫《婚姻如橘》。講述的是妻子如何向第三者交代丈夫的喜好,事無巨細,最終丈夫感動回頭的故事。
“臨床中,發現做婚外情咨詢的人,早年父母的關系也不良,很多婚外情會在代際中傳遞。”戴璟做了七八年婚姻咨詢,總結出最重要的一點是創傷的“遺傳”。
“個體身上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烙印深,不易察覺。上一代沒有解決的問題,在下一代的戀愛、社會交往、家庭生活和親子關系中還會遇到,讓人陷入巨大的恐懼?!?/p>
戴璟接觸的家暴個案,原生家庭里,也有家暴史。大齡未婚問題,除了社會已知因素外,也有原生家庭的原因。如果大齡男女一旦識別到家庭需要他,很多人出于忠誠感會放棄自己的婚姻,比如多子家庭中,其他孩子都結婚了,會有一個自覺扮演陪伴父母的角色,“就像祭品一樣,沒有辦法完成獨立分化的過程?!?/p>
人們在談婚論嫁時,常說要找個“三觀合”的。戴璟認為,三觀不過是從原生家庭習得的,人要找的是自己熟悉的那類人,“人不會隨隨便便愛上誰,其實在找另一半時有個模板,我們總是被一類人吸引?!?/p>
她的客戶以85后、90后居多,受過高等教育,一些具有海外留學背景。這些做婚姻咨詢的人士遇到最多的問題是外遇,其次是育兒的分歧,有“喪偶式育兒”的,或者完全交給保姆,雙方誰也不管。
碰到外遇的情況,戴璟會評估二人對離婚的決心有多少。一般到這里來咨詢的,至少有一方是不想離婚的。她會做原生家庭的訪談,分別詢問夫妻二人是什么原因導致外遇發生。有的妻子認為丈夫事業開始發展,對自己有了不一樣的心態。丈夫則覺得妻子索取太多,跟那個女生在一起很輕松。
“很多人用離婚和外遇來解決自己親密關系的難題,其實是延后了問題。”人們總是希望找到一個伴侶來解決自己對親密關系的需要,兩個帶著需求的人相遇,沒有意識到對方可能滿足不了,一遇問題,就說三觀不合,“應該發展一些能力去彌合兩人之間的差異,不要把期待放在伴侶身上,把自我功能修復更好,換人不如換思維?!?/p>
由團北京市委等機構所做的北京青年婚戀狀況調查顯示,超六成女性不愿“為孩子而不離婚”。
離婚必然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戴璟說,離婚后爸爸說媽媽不好,媽媽說爸爸不好,孩子最愛的兩個人互相詆毀,會使孩子的自尊水平很低。等到孩子長大戀愛時,典型的反應是一旦親密關系達到一定親密度,他們就想逃跑。
她還發現,如果沒有處理好,離異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年齡很容易停留在父母離婚時。她建議,父母要對孩子解釋清離婚的原因。讓孩子意識到雖然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在了,但親子關系是一輩子的。“孩子最大的擔憂是,我失去了父母對我的愛?!彪[瞞、回避和強烈的沖突會影響下一代。
另一個極端是,媽媽過度與孩子緊密,爸爸變成家庭的邊緣人物。“比如兒子與母親粘連太緊,對孩子的性心理、個體成長影響很大。要么在青春期憤怒地推開母親,要么放棄自我成長,跟母親相伴相依。”戴璟說,這樣的家庭,父親沒有行使功能,“不是給孩子買點好吃的,就算做了好爸爸。”
戴璟在加拿大交流,當地學生讀大學要自籌學費,“沒有中國家庭緊密的支持性,也沒有粘連的關系造成壓力,和脫不開身的無奈感”。
中國家庭“盛產”“媽寶男”,上一代人與子女的家庭缺乏界限,代替孩子做第三代的父母。中國婚姻家庭咨詢服務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軍將父母稱為年輕人婚姻的“第三者”,“很多人沒有所謂兄弟姐妹,遇見問題時,排解的唯一方法就是跟父母講。然而,父母又絕對站在自己孩子這一方,一般父母牽扯進來就沒有余地了,問題反而會升級。”
我們這一代,沒有在戀愛中成長,結果直接在婚姻中試錯
父母事事代替子女,卻沒有教會他們最基本的愛的能力。一些客戶告訴戴璟,沒有看到父母是怎么保持親密關系的,怎么去表達愛是過往經驗上的空白。
他們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由于“不能早戀”等原因情感經驗不足,另一方面在經營婚姻上缺乏指導。完成高等教育、大學一畢業便開始遭遇親屬催促結婚的壓力。缺乏經驗、部分父母的強勢干預,年輕人大概難以練就挑選伴侶的火眼金睛。
有人說,“我們這一代,沒有在戀愛中成長,結果直接在婚姻中試錯?!?/p>
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一筠曾直言,“當下,我國各個行當都講究崗位準入證,做保姆、鐘點工都要培訓。遺憾的是,唯有兩門最重要的職業例外:做夫妻和做父母,無論是成人教育還是學歷教育?!?/p>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不一定等同于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他們還需要這個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贝鳝Z說,應該在心理層面認識到,為什么要生孩子,夫妻雙方是不是能達成共識。
更年輕的一代干脆選擇不進入婚姻關系?!八麄儧]有辦法忍受婚姻帶來的不確定感,不以婚姻滿足個體的需求。”也有人20多歲,處在職業發展的時期,要求暫緩親密關系。
民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晚婚現象明顯。2013年以前,20~24歲在辦理結婚登記的人群中占比最多。過去5年,比重最多的年齡段變成25~29歲。
2016年騰訊“當下中國人婚戀現狀”調查了5萬名受訪者,約七成后悔結婚(女性高于男性)。另一項調查里,61.2%的受訪者有“恐婚”傾向。
單身人士不愿為了不盡如人意的伴侶而犧牲自己的事業或生活方式。離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與穩定的基礎。
社會學研究者認為,在政府的角度看來,離婚意味著一個生產單位被分割,可能影響生產效率;夫妻離婚前后的爭吵矛盾、圍繞財產子女分配展開的斗爭博弈,會帶來不必要的資源消耗;另外有很多研究結果指出,有子女的夫妻一旦離婚,對子女負面影響極大,不僅無法讓他們在未來成為高效的生產者,還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社會的治安隱患,影響他人高效生產。
2016年有媒體報道,武漢市武昌區婚姻登記員熊玲工作9年來,多次以“打印機壞了”“網絡故障”等借口拖延離婚手續辦理,挽救了500余對瀕臨破裂的婚姻。同一年,“離婚冷靜期”開始試點,有網友詬病這是限制婚姻自由。
在美國,離婚要經過6個月的等候期;英國法律規定,婚姻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作出離婚聲明后,必須經過9個月的反省與考慮期,如果離婚申請人和當事人都還認為婚姻無法維持,才準許離婚;在韓國,申請離婚的夫婦如有子女,必須經過3個月的“熟慮期”,無子女縮短為1個月。
張笑迎工作久了,便覺得跟誰過日子都一樣,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就看人能不能看清自己。談戀愛時有激情的調味劑,人們察覺不出什么。等走到婚姻,很多瑣碎的事情,性格不合才慢慢體現出來。
“就像醫院看多了病人可能也會麻木,我對婚姻沒那么多不切實際的憧憬,想要什么婚姻,我們看得清楚?!?/p>
劉婕看到很多來離婚的人帶著隱忍和堅毅,選擇去承擔,離婚是有意義的。那些帶著怨恨、不舍、不甘和不得的人,還不如留在婚姻里。
戴璟認同電影《不見不散》里的愛情,“好的婚姻一定是能夠放下期待,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有能力解決問題,雖然吵過很多架,但愿意待在關系中,一生磨合?!?/p>
咨詢師的工作讓她在來訪者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很高級的愛非常打動我”。見到了生而為人的喜怒哀樂,找到人類共通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她有一位男客戶,有了事業,有了孩子,在庸常的婚姻生活中崩潰,外遇,離婚。新女友是生意上的伙伴,相對獨立,讓他輕松。
他頻繁地來咨詢,發現自己沒有辦法放下前妻,離婚后才真正明白愛的是誰。他說自己永遠不會忘記,結婚時,兩人在大學校園,她穿著白色的婚紗,回眸望他的那個笑容。那時他們都很年輕。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楊杰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