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11-23 15:37:11
11月18日,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林本堅7位科學家獲頒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其中,“生命科學獎”授予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3位科學家,表彰他們在推動水稻產量可持續增長的“命題”下獲得了重大成就,他們的原創性工作對中國在基礎科學領域以及國計民生的巨大影響博得國際科學界的公認。
在廣西桂林市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超級稻生產基地,袁隆平(左二)在查看超級水稻生長情況。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攝
消息一公布,網上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討論再度熱起來。這位公眾認知度、認可度極高的科學家,也再度激起了人們對科學家的致敬。
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河北硅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范基地通過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203.36公斤。圖為工作人員在收獲超級雜交水稻。
郝群英攝(人民圖片)
“實至名歸”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
截至11月22日0點,微博上,“#袁隆平獲未來科學大獎”話題,已經有8.4萬條討論,2.2億閱讀,一度成為熱搜榜第一名。
人民日報發布于11月19日晚10點前的一條微博,轉發量已達到了5.7萬條,點贊量高達34.5萬。中國新聞網的微博轉發量也超過了5000,而其專門制作的袁隆平讀獲獎感言短視頻雖然僅有29秒,卻在短短幾小時內收獲了超過1300萬點擊量。
“我真的是吃您家大米了”,網友“MrLeelei”這句感慨,有2萬多人點贊。“袁爺爺神農般的存在”,網友“城南舊夢”的感慨,也有1萬多人點贊。網友“章碧松”引用了魯迅先生的話致敬袁隆平,“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年輕的網友們,不約而同留言,祝愿這位深受愛戴的科學家身體健康。
云南共青團則再次介紹了袁隆平,在微博中這樣寫道:“【有夢想的人生最富足,致敬袁老】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北京奧運會001號火炬手;他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半個世紀,為解決人民糧食問題作出卓越貢獻。袁隆平獲未來科學大獎,發表得獎感言:我還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致敬,每一個有夢想的人!”這條微博吸引了上萬網友點贊。
而對于袁隆平獲此獎,網友們最多的評價之一是,“實至名歸”。
兩個夢想
由于身體原因,已經88歲高齡的袁隆平院士未能親臨現場,但通過視頻發表了得獎感言:“感謝評委會評選我為獲獎者,我把這一獎項視為很崇高的榮譽,我代表雜交水稻工作組,向評委會表達誠摯的感謝。今年適逢改革開放40周年,小平同志把科學技術提高作為第一生產力,這是對知識分子極大鼓舞。雜交水稻的發展也是被視為第一生產力才得到發展的。雜交水稻每年多養活7000萬人,為中國擺脫糧食問題起到巨大作用,目前我們致力于研究超級雜交稻,并且已取得較好成績??茖W研究永無止境,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還有一個就是雜交水稻走向世界,覆蓋全球夢。讓雜交水稻能造福世界人民,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發揮重大作用?!?/p>
袁隆平在獲獎感言中提到的這兩個夢想,亦有出處。其中,“禾下乘涼夢”是指他曾夢到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則和幾個朋友坐在稻穗下乘涼。這看似夸張的夢想,其實寄托的是對稻子高產的希冀——按照畝產來說,至少需要達到1500公斤以上,才能實現“禾下乘涼夢”。而雜交水稻走向世界,則是袁隆平始終不懈推進的工作。
為了夢想的實現,袁隆平依然奮斗在一線,依然親自去試驗田察看,夏天依然讓他感到快樂。這股勁頭也感染了不少年輕人。
在百度指數中,過去一周時間里,“袁隆平”關鍵詞的資訊指數同比上漲了775%,人們對他的搜索量也在未來科學大獎頒布后明顯上漲。袁隆平的夢想,也借此在網上迅速傳播開來。
致敬科學家
事實上,最近以來,公眾對于科學家的關注和支持很多,多次出現輿論熱點。
袁隆平此次獲得的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于2016年1月17日,是由華裔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置“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為大中華區科學發展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旨在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讓科學家成為偶像,成為公眾學習的榜樣。
從此次袁隆平獲獎引發公眾熱議來看,“讓科學家成為偶像”這一目標正在實現。
許多網友紛紛發言,致敬科學家。網友“一龍看點”說,“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總是想著別人,向這種精神致敬”;網友“我愛吃甜品”說,“致敬偉大的袁老”;網友“國際游學Estefania”說,“驕傲,為全人類做如此大的貢獻,中國人的驕傲!”
盡管設立時間短,但這個獎從一開始就對標了國際上眾多知名獎項。
比如,未來科學大獎采取提名制。候選人由科學委員會邀請的提名人提名產生,不接受個人申請與機構推薦。整個評獎過程也由一流科學家組成的科學委員會來推進,并有第三方監督機制。
無獨有偶,前不久騰訊斥資10億元人民幣作為啟動資金設立的“科學探索獎”,也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按照規劃,這個獎項將用來資助年輕科技工作者,每年選出50人,每人60萬元,并持續資助五年。與前者相似的是,這個獎的發起人也由頂尖科學家組成,如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施一公等等。
微信公眾號“俠客島”評價說,“多年來,在中西方科學界的共同傳播之下,社會上早已認可,科學研究應當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但具體到課題經費、獎項時,往往是最強調的宗旨最難做到?!眰b客島認為,國家科技進步,需要有人仰望星空,也需要為這些人送上御寒棉衣。
想必此刻埋下的致敬科學的種子,會在未來開花結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