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18-12-18 17:35:12
半月談記者 牛少杰
生活垃圾增速較快,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處理量超過設計能力,填埋場超負荷運轉。一線工作者呼吁,應增加投入緩解燃眉之急,同時垃圾減量化也應盡早布局。
多地庫容將告罄 日處理需求超設計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填埋場規劃較早,垃圾增速超出設計預期,正超負荷運轉。
鄭州市垃圾綜合處理場設計總庫容1573萬噸,日處理能力2300噸,200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22年。但鄭州市市區高峰期日產生垃圾約7000噸,其中2000噸用于焚燒發電,最大日進場垃圾約5000噸。場剩余庫容量快速減少,填埋場臭味擾民投訴增加,成為垃圾場面臨的難題。
據該場負責人黨元申介紹,場內滲濾液處理能力是每天900噸,但現在每天產生量已超過1000噸,只得暫將規劃的填埋區處理后用于存儲超出的滲濾液。但場內滲濾液處理企業負責人表示,延后處理會導致處理成本和難度上升。
據黨元申測算,如不開辟新庫容,明年6月填埋場或將面臨無地可填的危險,現通過加高堆體和改造堆間通道爭取新庫容,為預計明年6月建成投產的焚燒發電廠(設計日處理能力4000噸)爭取時間。
與鄭州市垃圾綜合處理場相似,信陽市無害化垃圾處理廠在2015年底垃圾填埋量已經達到設計上限,每天有400多噸垃圾只能在原堆加高堆積,而當地正在進行場地擴容。
“溫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處理量也超出設計預期,庫容預計還能使用2年。”焦作市溫縣城管局黨委委員王長太表示,“城鄉環衛一體化”正將這一期限縮短至一年多,急需新的垃圾處理終端。
據估算,預計到2020年,河南省每年將產生生活垃圾3500萬噸、建筑垃圾1.2億噸,傳統的無害化處置能力嚴重不足。
生活垃圾激增超預期 填埋場選址落地難
調查發現,造成垃圾填埋場超負荷運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城市垃圾產量增速超預期、設計之初未考慮鄉鎮垃圾進場和填埋場選址落地難。
據黨元申介紹,鄭州市城市外延拓展迅速,填埋場服務半徑擴大超預期,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而城市其他垃圾處理能力卻并未及時提升,填埋場超負荷運轉在所難免。
“填埋場設計之初并未將鄉鎮垃圾入場考慮在內。”據信陽市城管局公共事業科科長呂錫敏介紹,近年來為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填埋場周邊鄉鎮垃圾被轉運集中到市填埋場,增加了填埋場的運轉負擔。
信陽市城管局副局長劉祖剛說:“群眾支持規劃新的垃圾處理場,但反對鄰近自己的居住地,因此在規劃和拆遷方面存在很大的難度;另外,政府建設用地指標緊張,連片土地拿來建垃圾填埋場很困難,也會影響工商企業在周邊入駐。”
增加投入緩解燃眉之急 垃圾減量應盡早規劃
“當前填埋場處理一噸垃圾的直接費用僅10多元,低投入影響垃圾處理質量;一線員工待遇較低,社會認可度不高,導致目前直接操作的人手短缺。”黨元申建議,在增加設施投入,提升填埋場處理能力的基礎上,提高艱苦工種薪資待遇;此外,即便以后焚燒設施的處理能力能夠滿足城鎮垃圾處理需求,但是仍需留出一部分庫容應急。
據了解,河南正加快區域統籌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計劃到2020年,各省轄市要規劃建設一批覆蓋半徑40-60公里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量達到全省生活垃圾處理量的50%以上。
劉祖剛建議,為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政府應該在用地政策上對基礎設施用地有所傾斜,緩解垃圾處理設施用地難的緊張局面;加大獎補力度,調動垃圾分類和處理企業的積極性;上級部門應細化管理標準,便于基層部門提升執行效率。
據悉,為破解“垃圾圍城”“廢料圍城”等問題,河南明年將開工建設25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產后累計處置能力達到5.4萬噸/日。
環保和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呼吁,長遠來看還應清除影響垃圾分類、處理和再利用等產業發展的障礙,推動垃圾減量措施真正落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