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年終報道|拆解貴嶼——曾以拆解垃圾聞名的粵東小鎮,如何重構未來

來源:新華社

作者:

2018-12-28 17:18:12

如果按每噸廢舊手機提取200克黃金計算,“電子垃圾之都”貴嶼每年可產黃金2噸至4噸,已接近中國黃金總產量的1%,當地甚至有“足以影響國際金價”之說

從2018年1月1日起,我國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廢紙、廢紡織原料和釩渣在內的24種“洋垃圾”

2012年5月31日,在貴嶼鎮的一家拆解作坊里,工人通過“燒板”將電子元器件拆解,這道工序產生的刺鼻廢氣未經過處理被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新華社資料照片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劉荒、黃海波)12月28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拆解貴嶼——曾以拆解垃圾聞名的粵東小鎮,如何重構未來》的報道。

改革開放拉近了貴嶼和世界的距離,率先登陸的卻是“洋垃圾”。

“家家拆解、戶戶冒煙”的場景,在這個古鎮僑鄉持續了二三十年。“要不是臟點累點,這么賺錢的事哪輪得到我們?”說這話的人知道,靠種地還得受窮。

如今,當地拆解戶陳偉揚的工廠,平均每秒鐘就能拆掉一部舊手機。一些年紀稍大點的工人負責第一道工序,動作熟練地拆出塑料、鋁殼、銅線和電路板。通過熱熔設備的熱風加熱和振動施力后,另外一些女工將電路板上松動的元器件迅速摘下,分門別類放入整齊排列的小瓷碗中。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被稱為國內最大的廢舊電子電器拆解基地。每年數以億計的廢舊手機流入這里,塑料外殼被切成顆粒,加工成再生料;舊元器件經篩選和交易,或出現在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被“掏空”的舊電路板,送進高爐提取真金白銀……從“終點”重獲“新生”。

早在拆解手機之前,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和電腦等電子產品,這里都已拆了個遍。據統計,貴嶼鎮拆解高峰年份,一年“消化”150多萬噸電子垃圾。2012年前,這些電子垃圾大部分來自海外。

變廢為寶的故事可能并不新鮮,而看到金子的眼睛卻會變紅。如果按每噸廢舊手機提取200克黃金計算,這個粵東小鎮每年可產黃金2噸至4噸,已接近中國黃金年產量的1%。

當地人還有更驕傲的說法——他們從廢舊電子垃圾中提取的黃金,足以影響國際金價。但在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鄭金雄看來,這個比喻有些夸張,媒體報道貴嶼有10萬人從事電子拆解,其實也是估算的,實際沒那么多人。

產業規模的不確定折射出市場的無序,野蠻生長則使貴嶼吃夠了環境污染的苦。

烘烤電路板“燒板”時會發出刺鼻的煙霧,強酸“洗金”產生的污水隨意傾倒已導致河道盡墨……除了“電子垃圾之都”,經國外媒體報道渲染,貴嶼還被貼上過“全球最毒之地”的標簽。

雖然早在2005年,貴嶼鎮就已被列為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但真正發力整治拆解行業,著力修復生態環境卻是在2012年。兩年后,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投入使用,1243個電子拆解戶組成的29家公司和218個中小塑料造粒戶組成的20家公司,一并搬遷入園,接受統一監管。園區之外,嚴禁私自拆解和交易。

鐵腕治污之下,環境污染得到遏制,產業發展更加有序。不過,鄭金雄等管理者認為,搬遷入園或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權宜之策。重構貴嶼的未來,電子拆解并非優先選項。

上圖:2012年6月1日,進入貴嶼鎮中心的主干道上,回收拆解廢舊電子電器的招牌鱗次櫛比。下圖:2016年5月17日,在與上圖同一條道路上,過去密集的招牌已被全部清除,取而代之的是打擊在園區外非法拆解電子垃圾的宣傳條幅。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消失的“貴嶼味道”

走進貴嶼小鎮,街頭小樓林立。偶有幾戶人家的外墻高處,還有LED廣告牌閃爍,循環顯示“收購鈀粉”之類的廣告。這些自建的三層小樓,多被冠以“明德樓”“安豐樓”“承輝樓”之類的名號。

按潮汕傳統習俗,除了主人名字外,也會把建房出錢最多的兒子的名字,一起加到樓房的名號中,祈求后人福壽綿長、財運亨通。

當地人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過去都是一樓當作坊搞拆解,二三樓住人過日子。因為有拆解電子垃圾這個行當,家家戶戶才蓋得起樓。

當年的廢舊電子電器大都來自境外,拆解利潤相當可觀。一心想著賺更多錢的農民,對刺鼻難聞的氣味早已習以為常。直到外地人嘲諷說,閉著眼睛都知道到了貴嶼,他們好像才回過味來:再這樣下去,樓上的名號和子孫的未來就徹底失聯了。

如今,一個占地500畝的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正在改變這座垃圾小鎮的生活,當地人指望它能消除飽受各界詬病的“貴嶼味道”。

一道玻璃墻擋住了嘈雜的金屬敲擊聲,輝華機電拆解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揚坐在辦公室,一邊抿著茶,一邊盯著監控器。

這位精明能干的資深拆解戶,面對記者提問,極少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嚴謹如其發型一樣紋絲不亂。但在環保問題上,他肯定地表示“不想再回到過去”。

2014年底,陳偉揚成為首批入園的企業主。和多數拆解戶一樣,他也有抵觸情緒,畢竟入園后要付出更多成本。不過,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污染更讓他清醒,“戶戶點火村村冒煙”的生產模式已走到頭。

2001年,陳偉揚大學畢業,從拆硬盤開始,一步步發展成為當地拆解行業的領軍人物。一百多人的工廠,每天僅手機的拆解量,就能達到4萬部。前幾年高峰時,一天甚至可以拆掉7萬部。

據他回顧,貴嶼電子拆解行業經歷了三個階段:用煤炭生爐子“燒板”,工人在嗆人的味道中工作;裝上簡單的抽煙管道,煙霧通過煙囪外排;入園之后,拆解產生的煙氣統一收集處理。

其實,外界常提及的“貴嶼味道”,既有電路板樹脂基材遇高溫產生的煙塵和刺激性氣體,也有酸洗電路板上的貴金屬時強酸泛出的酸性氣體,還有焚燒無法利用的電子垃圾和廢舊塑料時產生的濃煙。

這種用“19世紀的工藝處理21世紀的垃圾”的拆解方式,使貴嶼小鎮變得滿目瘡痍,昔日的發財夢終被噩夢取代。

圖為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拆解現場。黃海波攝

由汕頭大學醫學院教授霍霞等人發起的調查表明,貴嶼當地兒童和新生兒生物樣本中,鉛、鎘、鉻、錳等重金屬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人群。

2012年,還在貴嶼鎮政府上班的鄭金雄和另外一位干部,爬上一家酸洗戶的樓梯去排查。只聽見“嘎嘣”一聲,雙雙掉入梯子下面的酸水池里。兩人飛快地爬出水池,顧不上周圍有沒有人,直接脫掉衣褲找水沖洗……

貴嶼鎮黨委書記趙少雄當時也在現場,回憶起這一幕至今后怕。在搬遷入園之前的“解毒”行動中,他常被酸水味嗆得喘不過氣;因為常踩到被酸液腐蝕的地面,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報廢一雙鞋。

貴嶼是潮陽區中唯一設立環保分局的街鎮。環保執法隊員莊文強的日常工作,就是處理對私自拆解的舉報。據他回憶,2012年整治拆解行業時,沖突常有發生,有拆解戶因毆打管理人員被判五年。現在沖突較少,有人想不開的話,就叫在一起喝茶。

在莊文強記憶中,小時候還能在附近的北港河里摸到魚蝦,但已經不敢吃。再到后來,河水變成了五顏六色。

北林社區曾是貴嶼“燒板”和酸洗最集中的地方。行走在街巷深處,除了偶爾從高墻鐵門內傳來的響動,很難與當年煙霧繚繞的場景聯系起來了。

20歲出頭的李成林,在北林社區一家洗車店邊喝茶邊抱怨。空氣質量確實好了,“貴嶼味道”沒了,可生計也沒了。許多像他一樣的本地人,如果離開了拆解行業,只能到外地務工。

華美社區曾是貴嶼另外一個拆解集中點。在華美中學門口,有一條寬約三米的排污溝,從老連江出來,泛著白沫流經鎮政府門前。

來自貴州的小伙子吳天明,每天早晚都在這支起煎餅鋪子。這位“煎餅小哥”指著身后水溝說,臭是臭,但比以前好多了。趙少雄也承認,排污溝確實很臭,下面淤泥沉積了十幾年,但都是生活污水,與電子垃圾無關。

鎮上也曾考慮用暗管代替明溝,集中處理生活污水,無奈效果不好,“當地老百姓講究風水,你在人家房屋下面接根管子,相當于房子在拉稀”。

這條排污溝已通到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全部完工后,每日可處理4.5萬噸污水。

除了生活污水處理,省里對貴嶼的環境整治提出了20多項任務。目前,北港河經修復后,淤泥中的污染物能被有效固定在處置單元中,基本無滲出風險;龍港、渡頭2個村(社區)共96畝基本農田,經過4種技術修復,農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達到國家食品衛生標準;聯堤社區共116畝被酸水污染的土地,也已完成修復驗收。

這些舉措正在慢慢修復飽受污染的小鎮。一個月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埃里克·索爾海姆在上海一次會議上特別提到:“‘世界電子垃圾傾倒場’貴嶼鎮,在實施‘禁廢令’以及一系列相關舉措之后發生了蛻變,其壞名聲成為歷史。”

“環保部門下來檢查,不打招呼,直接到任務點去看。”得益于政策的剛性執行,趙少雄對貴嶼的環境質量有了更大的信心,“媒體的報道也趨于中性,肯定了進步的一面。但貴嶼的治污絲毫不能放松,否則將前功盡棄。”

垃圾不會說謊

紐約市史坦登島上的佛瑞坑垃圾場,掩埋著這座城市過去幾十年丟下的垃圾。將這些垃圾分層挖掘出來,足以管窺美國人不同時期的生活方式……美國作家拉什杰和默菲合著的《垃圾之歌》一書中,通過這項名為“垃圾計劃”的研究,揭示出不同時期美國人對于不同種類肉食的興趣、對于飲酒的態度,甚至對于避孕方法的偏好。

垃圾不會說謊。它是人類生活方式的見證,也隱含著人們的行為密碼。就連李昌鈺這樣的頂級大偵探,也不會放棄從犯罪現場的垃圾桶中尋找線索。

如果把垃圾作為一把標尺,同樣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水平。上世紀80年代,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為了緩解原材料供給不足,大量廢紙、廢塑料、廢五金等固體廢物被進口到中國。公開資料顯示,從1995年到2016年,我國每年進口的垃圾數量從450萬噸增長到4500萬噸。

根據《巴塞爾公約》,電子垃圾屬于有毒物質,相關貿易必須受到監管。中國在加入《巴塞爾公約》之后,電子垃圾就得到了較強控制。

但在趙少雄的印象中,從20世紀80年代起,來自國外的廢舊電池、手機、電腦、打印機等大量電子垃圾,仍在通過各種非法渠道進入貴嶼。

貴嶼南瀕練江,河流交錯地勢低洼,經常遭遇水困。改革開放之前,一批為生計所迫的貴嶼人,輾轉到外地收購雞毛和塑料拖鞋,這里漸漸成為舊貨集散地。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出現舊電子設備的拆解生意。

最先拆解電子垃圾的不是貴嶼人,而是來自浙江、安徽那些“有技術”的外地人。當時“洋垃圾”拆解“賺錢容易”,貴嶼很快形成一條回收、拆解、加工和銷售電子垃圾的完整產業鏈。

時至今日,貴嶼拆解行業仍有不少于20%的業務掌握在外地人手中。拆解成為貴嶼的支柱產業,也是當地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從2018年1月1日起,我國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廢紙、廢紡織原料和釩渣在內的24種“洋垃圾”。

貴嶼人率先從“洋垃圾”中掘得財富,也率先感受到“洋垃圾”“退潮”后的寒意。主拆手機的陳偉揚,至少有3年時間沒有大量拆過“洋貨”了。再往前幾年,陳偉揚的公司只拆“洋貨”,瞧不上“國貨”。進口電子垃圾的元器件質量和貴金屬含量,要優于國產。

外來的電子垃圾少了,國內市場淘汰的舊貨順勢“接棒”。

眼下,即便是擁有正規資質的企業,要將電子垃圾運進貴嶼,也要經過幾道檢查站,而且必須在園區內進行交易。于是,占地86畝的集中交易裝卸場,成為觀察貴嶼拆解行業的重要窗口。

裝卸場保安李志安來自四川達州,在貴嶼待了20多年。據他觀察,每天約有五六十輛重型卡車開進來。“‘洋垃圾’沒有了,國產的拉都拉不完。”保安說這話時,眼神里還沒放松警惕。

事實上,每輛車按照載重20噸計算,貴嶼如今的拆解量和高峰時期已經相去甚遠。

“現在進口的非常少,海關不讓弄。”一旁趴活的裝卸工李山虎湊過來搭話,“這里生意還是很好,這些車早上開過來,下午就能賣完。”他指著院子里一輛正在卸貨的大車說。

說到興奮處,他還把裝卸場老板的電話號碼告訴記者,“要做這一行,可以找他幫忙”。為了證實誠意,他掏出了身份證。

陳偉揚是貴嶼最大的二手元器件供應商。經過認真篩選,各種型號的拆解件,被運往電子賣場和手機維修店。比起電子垃圾姓“洋”還是姓“土”,他更關心元器件的價格變化。

貴嶼的廢舊手機元器件貶值速度,和市場上手機更新速度成正比。除了供應商,經營元器件的散戶也要和“摩爾定律”賽跑。

午休時間,擁有300多個商鋪的貴嶼電子市場,生意顯得比較冷清。郭財松低著頭,用一把牙刷仔細刷著黃豆般大小的電子元器件——俗稱“鐵帽仔”。

他抬頭看一眼,舉起手里的“鐵帽仔”說:“這個叫什么名、有什么用,估計市場上沒人能說上來。我們只看編碼,按著客戶發來的編碼,對上了就能賣錢。”

運氣好時,一個二手“鐵帽仔”能賣500元,不過這樣的機會現在并不多。郭財松已積壓數千個“鐵帽仔”,最老的已有12個年頭——當時手機市場還是諾基亞的天下,一年后才有蘋果手機。

在貴嶼電子市場,郭財松正在挑揀”鐵帽仔“。黃海波攝

數以千計的“鐵帽仔”占著郭財松40多萬元的資金,靜靜地躺在小店鋪中等待客戶上門。即便如此,隨著進口電路板減少,郭財松能收購到的優質“鐵帽仔”越來越少,他有時會花高價購買新貨。

“實話實說,前幾年拆下的進口‘鐵帽仔’,也比現在國產的質量好。”郭財松語氣肯定地說。

垃圾產業不等于“垃圾產業”

總投資超過20億元的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去年稅收3000萬元,看上去回報率并不高。但搬遷入園之前的2011年,貴嶼電子拆解和廢舊塑料回收加工的產值接近37億元,彼時全鎮稅收僅有900萬元。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富民產業,就是收不上來稅。有時候你去收,他就跑到稅率較低的地區給你弄張稅票。”趙少雄為此頗為苦惱。

稅收沒貢獻,污染的板子卻要管理者來挨。這位鄉鎮黨委書記,曾因北港河污染被誡勉談話。鄭金雄也坦言,有一位上級領導直接提出,“你貴嶼就別再搞這個產業啦”。

這里的基層干部則提出,拆解行業發展這么多年,涉及全鎮大部分人的就業,既是環保問題、產業問題,更是民生問題,不可能“一刀切”就給關了,只能疏堵結合治理。

“當時這么一反映,估計領導心里不高興,但也不再表態。”趙少雄回憶說。

管理成本要提高,環保投入要追加,部分入園企業頗有怨言。鄭金雄認為,不能穿上了西裝還說穿拖鞋的話,老路回不去,只能向前看。

為尋求轉型升級,園區管委會主導組建了拆解“國家隊”——TCL德慶環保發展有限公司,其工藝流程和環保措施更加符合國家標準。

“國家隊”很快貢獻了貴嶼絕大部分的稅源。公司總經理朱福蓀卻叫苦不迭,希望能降一點稅,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2012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等六部委聯合印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將“四機一腦”(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微型計算機)納入首批基金補貼范圍。

受政策鼓勵,TCL集團和貴嶼當地一家企業共同創辦了TCL德慶環保,并從2013年年底開始領取國家補貼。這家處理垃圾的環保企業,核準處理能力5萬噸,折合120萬臺套。

頗為尷尬的是,TCL德慶環保的“補貼糧”,吃了兩年就斷供了。“到目前為止,一共‘拖欠’了我們大約2.9億元。”朱福蓀說。

圖為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拆解現場。黃海波攝

針對基金延遲撥付問題,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公開回應,基金本身不足與審核程序復雜是主因。

據朱福蓀分析,回收處理基金由生產企業繳納,標準是根據市場存量和產品使用壽命測算出來的。但這個繳納標準低估了國內消費者對于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導致收支平衡被打破。

補貼不到位,拆解“國家隊”的日子就不好過。目前全國109家擁有拆解資質的企業中,只有81家尚在運營,且只維持最低的開工率。

陳偉揚對“越吃越瘦”現象不予評論,只是幽默地表示自己是“農村戶口”,對方是“城市戶口”。

2015年某個時間段,陳偉揚發現流入貴嶼的舊手機突然減量。隨后,市場傳聞已經有手機拆解企業拿到了國家補貼,開始大量囤貨。

政策和市場產生的價格波動,都能波及陳偉揚這樣的微觀主體。這位和電子垃圾打了近20年交道的拆解戶感慨說,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但年年都在堅持。

和他差不多年紀的貴嶼人,許多屬于“拆二代”。他們之中,有些去了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但是不再倒騰二手貨。有些去了更遠的地方發展。這位精明的本地商人正在謀求轉型。如果順利的話,搬遷入園后空置的4000平方米老廠房,將改做內衣生產。

由于貴嶼周邊鄉鎮有內衣產業分布,過去數年間,大批拆解戶轉到了內衣生產。拆了多年硬盤的王迎娣和郭偉民夫婦便在此列。兩人共同經營的內衣廠,距離循環產業園不到5公里。

2010年,郭偉民將一批舊硬盤拆完后放置在樓下倉庫里,結果在夜里被盜,損失近20萬元,一下子就沒有了本錢。

郭偉民自稱是郭子儀的后代,所在村大部分人姓郭。他操著一口生硬的普通話說:“要是沒有被偷,可能我還在拆硬盤呢!環境治理好一點,拆解其實是適合我們中國人的,講究勤儉節約。”

“我們不能再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了。”天色漸黑,趙少雄還要趕往40公里外的區里開會。他聲音沙啞,身體疲憊地“陷”進沙發。

貴嶼鎮正在積極引入一家大型環保企業入駐產業園,用市場化手段運作這個產業。按照設想,到時政府主要做好服務,抓好稅收。

此外,按照規劃,目前散落在園區之外的眾多塑料分揀企業也將實行入園管理;服裝產業尤其是內衣生產加工,會成為貴嶼突圍的重要方向,與之配套的產業園正在建設中。

無論對一鎮,還是對一國,垃圾總要有人來處理。已依賴電子垃圾30多年的貴嶼,在“垃圾產業”還是“環保經濟”的糾結中,已走上產業重構之路。(文中部分采訪對象為化名)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油價“五連跌”來了:加滿一箱油節省14.5元

油價“五連跌”來了:加滿一箱油節省14.5元

汽油每噸下調370元、柴油每噸下調355元。折合92號汽油每升下調0.29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31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30元。[詳細]
人民日報 2018-12-28
年終報道|“箭客”雄心——中國火箭民企點火升空這一年

年終報道|“箭客”雄心——中國火箭民企點火升空這一年

年終報道|“箭客”雄心——中國火箭民企點火升空這一年2018年,被稱為“中國民營火箭發射元年”。“SpaceX把過去封閉的、高高在上的航天拉下...[詳細]
新華社 2018-12-28
年終觀察:增長大超預期 2018中國外貿“有驚無險”

年終觀察:增長大超預期 2018中國外貿“有驚無險”

2018中國外貿“有驚無險”。最大難題來自外部:世界經濟增長波動分化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下調明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至3.7%,加之主要經...[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上海交大成立大學生發展研究院 聚焦學生成長規律和網絡育人

上海交大成立大學生發展研究院 聚焦學生成長規律和網絡育人

上海交大成立大學生發展研究院。聚焦學生成長規律和網絡育人上海交通大學大學生發展研究院揭牌成立。[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北京持續大風天氣 “刮”出頭頂隱患

北京持續大風天氣 “刮”出頭頂隱患

向軍南里小區4號樓居民反映,最近北京持續大風,加上樓上不時會有雜物落下,不免讓大家擔心。老墻皮隨時會脫落。[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2018年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發布 工科類大學排名領先

2018年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發布 工科類大學排名領先

2018年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發布。西南交通大學大學國際化評價研究中心28日在成都發布《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URI-2018)》報告。[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成都獲批144小時過境免簽 系中西部首批實施城市之一

成都獲批144小時過境免簽 系中西部首批實施城市之一

成都獲批144小時過境免簽。記者18日從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9年1月1日起,成都航空口岸對53個國家持有本人有...[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唐山港或躋身中國前三 向世界一流綜合貿易大港推進

唐山港或躋身中國前三 向世界一流綜合貿易大港推進

唐山港或躋身中國前三。中新網唐山12月28日電28日,在唐山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官方稱,唐山港已初步形成了以內陸港為節點...[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2019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受理舉報9.6余萬件

2019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受理舉報9.6余萬件

2019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受理舉報9.6余萬件。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28日在北京表示,今年兩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共計受...[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內蒙古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驗收

內蒙古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驗收

內蒙古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驗收。中新社鄂爾多斯12月28日電。[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中國人社部:技工院校就業率在所有教育類型中最高

中國人社部:技工院校就業率在所有教育類型中最高

技工院校就業率在所有教育類型中最高。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28日在北京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共十八大...[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海關總署:允許美國大米輸華 應符合檢驗檢疫要求

允許美國大米輸華。應符合檢驗檢疫要求中新網12月28日電。[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中國最古老的鐵路再“延伸”唐山至曹妃甸開通客運

中國最古老的鐵路再“延伸”唐山至曹妃甸開通客運

中國最古老的鐵路再“延伸”唐山至曹妃甸開通客運12月28日7點30分,首列唐曹鐵路客運列車正式開通。鐵路的發展與建設始終與唐山發展建設息...[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12-28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