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01-08 07:00:01
冰清玉潔王冰玉,一片冰心在玉壺——唐朝詩人王昌齡肯定不會想到,在他創作《芙蓉樓送辛漸》1200多年后,一位名叫王冰玉的女運動員以其清秀、純美、睿智的形象,和對運動事業的忠心、熱忱,被網友們贈以了這首詩的改編版。
兩行詩,14個字,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前中國女子冰壺隊隊長王冰玉的身份、形象和個性特點。
可以說,冰壺運動在中國,因為王冰玉和她所在的那支中國女子冰壺隊才迅速家喻戶曉,她為自己受到的這份厚愛而感恩。因此,王冰玉特意選擇了2018年11月22日這一天,正式通過個人社交媒體宣布了自己退役的消息,以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雖然已經離開了冰壺賽場,但身處于中國將舉辦2022北京冬奧會這個時代背景下的王冰玉,又幸運地成為北京冬奧組委的一名工作人員,分管冰壺項目。3年后的“水立方”,王冰玉將以另一個角色繼續追尋奧運夢想。
有人說,是王冰玉成就了原本在中國極其冷門的冰壺運動,但在王冰玉看來,成全了自己也成就了中國冰壺,其實正是這個時代。
角色不同,夢想相同
2018年12月底,在王冰玉宣布自己退役一個月后,記者在北京冬奧組委見到了已不再是中國女子冰壺隊隊長、而成為一名普通工作人員的王冰玉。皮鞋、公文包、一身深色正裝……與昔日賽場上的“運動風”相比,如今的王冰玉少了一些颯爽,多了幾分精明、干練。
在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的辦公區內,王冰玉的工位緊靠窗邊,可以遠眺首鋼園區的宏偉,但繁忙的工作讓她幾乎無暇欣賞一下窗外的風景。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王冰玉還在迎接平昌冬奧會的最后備戰,一年后的今天,王冰玉要考慮的都是如何保障好2022北京冬奧會冰壺賽事的圓滿完成。
如此的角色轉變,對于18年來一直作為運動員的王冰玉也是不容易的,她回憶,“從平昌奧運會回來之后,也想過要不要打2022,也想過是不是還要再堅持。”但王冰玉清楚,那不是單純地喊一句口號“我要打2022”這么簡單的事情,而是要明白,“這4年當中你需要經歷些什么,包括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我們的目標、我們的責任是什么?所以,你會一直糾結怎樣去打2022,包括可能是做運動員,還是作為教練員,還是作為一個工作人員。”
當王冰玉在2018年8月來到北京冬奧組委之后,很快就預感到這里將是自己的下一站。平昌冬奧會落幕之后,冬奧周期進入了北京時間,北京冬奧會的各項籌辦工作已經全面開始,但冰壺這一塊還缺少相應的人才去開展工作。王冰玉顯然是統籌管理這項工作的最佳人選。
但她在一開始不敢接受這個挑戰,王冰玉說自己就是從做運動員過來的,特別清楚奧運會對運動員、對教練員、對一個國家的意義是什么。作為冬奧會冰壺項目的保障工作事關重大,不是一個只懂冰壺技術的人就能勝任的,“可能提到冰壺大家就會想起王冰玉,但是那個王冰玉更了解的是冰壺技戰術,她并不了解如何去籌辦一個比賽。所以換了一個身份之后,你其實是脫離了自己的舒適圈,所以我會覺得害怕、緊張。”
但是王冰玉最終還是決定接受這個挑戰,“我愿意去做,愿意去嘗試,因為我覺得只要跟冰壺有關系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做,我覺得我這輩子可能跟冰壺都撇不開關系了。”
從2018年8月到北京冬奧組委工作,直到11月才正式對外宣布了自己退役的消息,這期間,王冰玉一方面在逐步適應新的角色,每天都有新的學習、新的收獲,另一方面她也是希望低調處理自己退役這件事,畢竟從內心來說,對運動員生涯還有著百般不舍。
18年的冰壺運動員生涯、18年在冰壺賽場上的榮辱成敗,當真的與它揮手告別的時候,只有當事人才能深切感受到那種痛苦,這是被王冰玉稱之為“生離死別”的痛苦,是她不愿去一遍遍體味的痛苦。王冰玉宣布退役后,“粉絲”之間流傳著一份王冰玉簽署運動員退役書時的簽名,看起來字跡并不工整,像是一支顫抖的手書寫的字。王冰玉澄清說,這是大家的一個誤解,因為當時是簽的電子簽名,確實不太容易寫工整。但如果當時真的是在紙上簽名,王冰玉說自己也很可能會雙手發抖,“因為那一刻對我來說,知道寫下的那15筆(王冰玉名字的筆畫數是15筆)代表的是什么。代表你告別了一個時代,告別了你摯愛的一段生涯。”
其實,從王冰玉的內心來說,確實考慮過再戰4年,她知道“那一定是所有運動員的夢想,作為東道主選手,站在賽場上為國家而戰,那一定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但王冰玉此生可能注定將留下一個遺憾——在家門口舉辦的第一次冬奧會上,她不能以運動員的身份出戰。
不過,王冰玉也想到,“如果同樣的你,能站在另外一個角度,能同樣為北京2022冬奧會盡一份力,去交出另外一份答卷,也是挺好的。”
時代的幸運兒
王冰玉是中國最早從事冰壺運動的極少數人之一,是中國第一批冰壺國家隊運動員,也是迄今為止創造了中國冰壺世界大賽最佳成績的成員之一。
她稱自己是一個幸運兒。
是中國冰雪運動發展的大時代給了王冰玉這個幸運。
許海峰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中國實現了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以至于很多國人都以為在國際奧委會于1979年恢復中國的合法地位之后,1984年洛杉磯是中國首次參加的奧運會。其實,早在1980年的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就已經重新回到奧運賽場,但是中國冬季運動的實力遠不如夏季項目,當中國代表團在重新參加夏季奧運會就實現金牌零的突破時,中國在冬奧會上的金牌突破卻等待了22年。
2000年,16歲的王冰玉初中畢業,她在假期第一次接觸到了冰壺。彼時的中國,距離大楊揚首奪冬奧會金牌還有兩年,為了擴大中國冰雪項目的奪金面,較為適合亞洲人參與的冰壺運動已經從日本引進到中國哈爾濱。但當時在哈爾濱,冰壺也尚未走向大眾,王冰玉借著自己出生在體育世家的優勢,才有機會接觸到冰壺。王冰玉回憶,“自己去體驗了之后,就覺得很喜歡。喜歡感受推著冰壺的那種滑行,喜歡石頭和石頭的那種撞擊。再加上回到學校之后跟同學說我練了一種叫冰壺的運動,然后他們都不知道冰壺是什么。那個年紀你就會覺得自己很厲害、很牛,就好像練了一個絕密武功一樣。然后就一路堅持了下來。”
王冰玉的父親曾經是中國最優秀的冰球運動員之一,參加過1981年在北京舉行的男子冰球世錦賽C組比賽,當時中國男子冰球隊以頑強拼搏的精神連克強敵,最終實現升組。在那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全國人民正以極大熱情建設美好新生活的時代,受到中國男子冰球隊員的感染,首都大學生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王冰玉從小就從父親那得到教育,“聽著他的故事,就覺得作為一個運動員,能代表國家去比賽,那個感覺真是不一樣的,是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
王冰玉其實從來沒有正經練過什么體育項目,父母也沒想過把她培養為運動員,但王冰玉覺得冥冥中可能就有這種機緣,自己偶然接觸到冰壺,喜歡上冰壺,并決定要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母親起先強烈反對,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讓步,王冰玉就這樣成為中國第一批冰壺專業運動員。
一旦入了行,王冰玉才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
冰壺畢竟是在“奧運爭光”戰略下被引進到中國,運動成績是這個項目能否生存下去的唯一依據。如果在一定時間里沒有成績上的起色,冰壺項目也很可能被砍掉。王冰玉回憶,那時,感覺每次和隊友們的出國比賽,都跟這個項目的生死存亡聯系在一起。因為冰壺當時在中國就是一個新興項目,大家都希望看到它的前景、突破,如果一直沒有什么好成績來表示它有發展前景,這個項目很可能就不搞了。“所以每次你都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不是單純來自你喜歡一個項目,更多的是要為它的生存、它的興衰榮辱而戰。”
這種肩負重任的經歷,在王冰玉看來,加速培養起隊員們的責任感、榮譽感。
不過,對于一窮二白的中國冰壺來說,成長的代價也是必須付出的。2003年,中國女子冰壺國家隊成立,王冰玉與周妍、柳蔭、岳清爽都還是20歲上下的年輕姑娘,卻在加拿大被一群上了年紀的大媽級業余選手打得落花流水。在隊伍成立初期,每一次慘痛的失利,都化作了隊員們更加努力的動力。但年輕,同樣也是王冰玉與隊友們的最大資本,她們可以每天十幾個小時的訓練、全身心的撲在冰壺運動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中國女子冰壺隊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成長著。
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同樣以“奧運爭光”為使命的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爆出驚雷,韓曉鵬勇奪男子項目冠軍,實現了中國在雪上項目上的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他也成為中國第一位男子冬奧冠軍。
中國女子冰壺也在短短5年里從業余水平迅速提高至世界頂級。2008年,王冰玉與隊友們奪得世錦賽亞軍,次年,她們就在韓國登上了世界冠軍寶座。
現在已經很難再去分析,究竟是因為當時中國女隊的成績顯著,一步步挺進半決賽、決賽,還是因為那一屆世錦賽在韓國舉行,電視轉播幾乎沒有時差影響。總之,央視全程直播了中國女隊的半決賽、決賽。這對于當時在中國還屬于極度冷門的冰壺項目來說,本身就是一大奇跡。
中國女子冰壺隊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曝光機會,給全國億萬觀眾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尤其是隊長王冰玉,清秀、純潔、睿智的形象恰如“冰玉”其名,加上她在中國隊與瑞典隊決賽的最后時刻擲出技驚四座的一記“雙飛”,為中國隊奪冠立下頭功。這位有勇有謀、秀外慧中的冰玉姑娘一夜間成為億萬國人心中的女神。
至此,中國冰壺至少在輿論中徹底擺脫了“冷門”地位。而在中國冰雪運動的奧運備戰體系內,女子冰壺也成為奪金點之一,再也不用擔心生死存亡的問題。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王冰玉與中國女子冰壺的首次奧運之旅——到2018年的平昌,王冰玉已經成為奧運會的“三朝元老”——但只有溫哥華那次,是她終身難忘的記憶。在溫哥華,被視為是中國奪金點之一的女子冰壺,最終雖未奪冠,但奪得銅牌的成績也足以載入中國冰雪運動史冊。
回想起來,18年的運動員生涯,參加過無數大大小小的比賽,但在王冰玉心里,唯有這枚銅牌最珍貴,“因為至今為止,它依然是獨一無二的。雖然它是銅色,可能沒有金色那么燦爛,但我覺得它還是獨一無二的。那是我的第一次奧運會,我的第一塊奧運獎牌。現在想起來都是很難忘的經歷——到奧運村里一切都是那么新鮮的、我們擊敗了加拿大隊、與美國隊比賽時量壺量了兩次、贏了日本隊、與德國大媽們發生的趣事……現在回想起來都依然歷歷在目。我覺得對于很多人來說奧運會都是獨一無二的。”
此后,中國冰壺再也沒有奪得過像世界冠軍、奧運銅牌這種分量的大賽成績,2009年至2010年的中國女子冰壺隊已經成為迄今為止中國冰壺運動的第一個高峰,王冰玉就是這座高峰的代名詞。
面對這些成績,王冰玉感嘆自己幸運,因為“通過努力得到了回報、拿到了世錦賽冠軍、拿到了奧運會的第三。有了這些成績上的突破,我才被大家所知曉。但是其實在中國、在世界上,還有太多的運動員,他們的付出并不比我少,但是他們并沒有被眾人所熟知,他們的付出和回報,我覺得可能真的沒有成正比。同樣的訓練、同樣都是離開家人,或者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奧運夢想,參加過四次甚至五次的奧運會,他們可能也沒有拿過奧運會獎牌,但是他們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追求著。相比之下,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那一個。”
希望有更多的王冰玉出現
到去年參加平昌冬奧會時,王冰玉已經身為人母,這是10年前的她根本無法理解的身份。不僅自己成了媽媽級選手,連做了十幾年隊友的周妍也是這樣。
年輕時不可想象一個當了媽媽的人怎么還能繼續從事高強度的專業運動訓練,那是因為年輕時還理解不了那種成為母親后的專注。
2016年3月,王冰玉不得不與還不滿周歲的女兒分開,開始備戰2018年平昌冬奧會。作為中國女子冰壺的旗幟人物,王冰玉的回歸不僅提升了中國女隊的實力,也讓冰壺項目又有了更高的輿論關注度。但從王冰玉來說,回歸的過程伴隨著巨大的付出和內心的煎熬,這讓她必須在家庭與奧運夢想的選擇中懂得如何做到專注,“因為你已經錯過了女兒成長的過程,你不能再錯過為奔向奧運而努力的過程,你必須要專注。我覺得,人有的時候更應該讓自己活在當下,我不想讓自己活得很撕扯、很擰巴——就是你在跟女兒在一起的時候,你在想我要不要現在回隊訓練,因為可能很多人正在努力訓練,你的國外對手也在努力訓練。而你努力訓練的時候,你又在想,其實我應該多抽點時間陪陪女兒。所以,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完全專注做這件事。“
那段時間,王冰玉錯過了太多與女兒成長的相伴。這段經歷,雖然是王冰玉理性思考后的選擇,但每每回想于此,王冰玉依然難以抑制一位母親的遺憾和悲傷。
在從運動員轉型為運動項目的管理者之后,王冰玉更多地開始思考運動項目的發展規劃,自己作為媽媽級選手所受過的心靈煎熬自然不會回避,“如果國家隊開始慢慢針對媽媽級的運動員有了一些新的途徑或者管理方法的話,那說不定以后會有更多的優秀的運動員,即使到了媽媽級、爸爸級,他們依然可以回到國家隊,依然可以為了他所喜歡的競技體育去努力和奮斗。所以,我覺得我的這段經歷也是值得的,為后面的運動員去探出一條路子。”
2022年北京冬奧會正在一步步走近,從中國冰壺來說,很多人都擔心,在王冰玉退役之后,中國女子冰壺再出現一個明星人物和一波發展高潮不知要等到什么時候。王冰玉不希望冰壺只有一個自己,它應該有更多的“王冰玉”出現,“我始終覺得如果一個運動項目只有一個人物或者一支隊伍的話,這個項目的發展也是很可悲的,或者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所以,我希望人們記住我,但我更希望人們不只是記住我,還能熟知更多的冰壺隊員、更多的賽事、更多的臉孔。”
2022年北京冬奧會給了中國冰雪項目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包括冰壺在內,中國冰雪項目正在人才選拔、梯隊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隨著人才厚度的增加,整個冰雪項目都有望涌現更多的優秀選手,王冰玉看好在冰壺領域將誕生新的標桿人物。
“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也在逐步變為現實,這是包括冰壺在內,中國冰雪項目真正贏得生命力的基礎。王冰玉本身就是很好的冰壺運動推廣代言人,“一個運動項目真正能做得好,不應該只有競技體育,它應該向大眾所推廣。”但是,王冰玉希望大家更多的是感受冰壺運動的魅力,而不是她的魅力,“希望大家喜歡冰壺并不是因為我們拿過多好的成績,而是這個項目本身有魅力。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去體驗,或者說是能真正的接觸過冰壺,很多人都會喜歡上這個項目。”
在北京將辦2022冬奧會的背景下,近幾年國內掀起了冰雪場地設施的建設熱潮,隨著面向大眾的冰壺場地從無到有、逐步增多,冰壺運動從“高冷”走向親民也有望成為現實。過去10年,王冰玉已經為中國冰壺做了最好的廣告,現在是時候讓更多的人走上冰場,親自感受一下真正的冰壺了。(慈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