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01-09 15:37:01
2016年12月20日,昆明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機場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查驗郵包。隨著海外代購等電商業務的發展,昆明機場口岸入境國際郵包快件數量不斷增加。(資料圖片) 新華社記者 劉勇貞 攝
新華社杭州1月9日電(記者吳帥帥 張璇)進入2019年后,在澳大利亞工作的浙江人李睿只發布了一條有關代購的朋友圈消息。而過去的兩年中,她每天都要向國內客戶推介3到5次海外產品。
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曾經被統稱為代購的中國海外“買手”如今需要轉變身份:在新法中,他們被統一稱為“電子商務經營者”。
按照線上線下一致的原則,電子商務經營者需要注冊登記營業執照,依法納稅,并且對銷售的產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代購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李睿說,5年的時間,她從一名留學生成為了熟悉各大賣場促銷信息的半專業買手,忙的時候一天要跑4、5個賣場。從兼職代購開始做起,到現在年收入幾十萬元人民幣,靠著代購的一部分收入,她在澳洲西部按揭了一套房產。
與此同時,代購行業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原來代購競爭沒有那么激烈,只要賣的產品質量好,海關查驗順利,每年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李睿說,但后來做這一行的人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一些違規甚至違法的現象。比如在國內囤貨逃稅銷售,產品以次充好等等。
曾有非官方數據顯示,僅在澳大利亞,中國海外代購者的數量規模一度可能突破5萬人。母嬰用品、保健品、護膚品、美妝等都是熱銷產品。
李睿說,法律通過后,中國國內就有很多聲音議論代購可能會被“團滅”,但是實際上在做這一行的人并不這么認為。“其實新法出臺后,對一些小代購來說,只要合法注冊運營,還有稅收優惠。對這個行業來說,電子商務法的實施從長遠來看一定是一件好事。”
李睿回憶,中途曾經也無數次想過轉型,比如拿品牌代理,甚至自己創業,但對小代購來說,這樣的合作機會很少,貿然投入風險也很高。李睿說,新法的實施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轉型契機,但也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放棄。
24歲的羅林就是其中之一。他覺得代購只是兼職,自己并沒有太多時間去申請執照、處理稅務。“以后也就幫親戚朋友帶點東西,注冊公司就算了。”
在電子商務法實施之后,許多人注意到,不少原本活躍的代購突然間在朋友圈“集體沉默”了好幾天,但一周后又開始頻繁發送廣告。
電子商務分析人士表示,這其實代表了很多代購者心態:他們了解法律條文,但還未取得相關執照之前,依然抱著觀望、試探的心態賣貨。
要繼續把生意做下去,按照電子商務法的要求,李睿需要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國內都完成登記注冊。
李睿說,按照目前的要求,她個人代購的利潤超過了免稅的范疇,但她還是舍不得自己多年積累的客源和信譽。
“可能會相對應降低常規代購的比重。”李睿說,她正在和一家澳洲紅酒企業談合作,把自己的客戶流量和渠道介紹過去,也已經開始申請澳洲的營業執照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