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2019-01-18 17:19:01
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聯組討論上,7個界別小組的北京市政協委員與北京市副市長楊斌及有關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協商“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天藍水清土凈地綠的美麗北京”議題。 陳碩 攝
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 劉文曦)目前,北京市民飲用水來源分三部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南水北調水(以下簡稱南水),其中南水居第一位,占市民用水量的70%左右。如何更好地節約水資源、用好南水,成為正在舉行的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委員們關心的話題。
跨區域、上下游流域實行系統治理
自從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正式進京,四年來累計引進南水42億立方米,去年全年輸水量達到12.1億立方米。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水務投資中心總經理畢小剛表示,節約水資源,單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還得靠市場這只“手”起作用。
畢小剛介紹,目前北京已建立了國內第一家水資源交易所,行業之間、流域之間暫時不用的水資源可以進行交易,“各行各業都有用水指標,過去通過壓縮指標來考核企業,現在既要壓縮指標,也要用合同規定指標”。
他認為,要有剛性約束的生態空間管控規劃;規劃的編制方式要改變傳統的由利益相關行政區域主導,應突出綜合性、有戰略眼光,從長遠著眼,把當期建設與遠期留白統籌起來。
畢小剛說,守護好綠水青山,除了要搞好建設,還要搞好管理維護,這就需要將管理、服務與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將服務融于經營,將建設與管理結合。目前,河湖長制、街巷長制成為環境治理的重要機制,以河長制為例,河長制的主要措施是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承擔河長,為每一條河流確定了“監護人”,但從操作層面來看,作為領導的河長,缺乏具體的實施主體。因此,有必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企業來承擔管護等具體工作,讓企業成為河湖長的重要抓手,形成“河長負責、企業干活”的工作格局,同時,設計出企業統一服務上下游“河長”,實現跨區域、上下游流域的統一實施,實現系統治理。
行政、經濟手段并舉應對水危機
如何打破行政區、建立生態環保協同機制?畢小剛表示,如今,城市生活和發展已經實現了多區相連,生態和環境資源保護責任很難按照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概念劃清。河湖流域生態空間涉及上下游、左右岸,森林綠地生態資源多分布在行政區域相交區域。光靠各個行政區“單打獨斗”,很難系統解決生態、環保等問題,要從大空間、大尺度、大規劃統籌考慮,解決生態治理問題。
畢小剛建議,建立健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分配和交易制度,完善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把管理機構或企業打造成為自然生態空間管控的監護人、生態環境受損后的利益追訴人,變傳統的行政管理為行政管理與企業運行相結合,在生態空間管理中引入民事調解機制,降低管理的行政成本。
中國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委員會認為,轉變用水管理理念、管理對象和管理手段,實現經濟社會支撐功能和生態服務功能之間的用水均衡;用科學技術提高社會水循環的更新能力,研發污水處理新工藝,提高污水處理率,降低用水成本;由控制用水需求向實施節水戰略轉換,調整產業結構、采用低耗水工業工藝和農業技術,降低產業用水量。(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