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9-02-01 09:24:02
編者按
教育是牽涉千家萬戶的核心命題。“清華北大制造機”“虎爸”“吼媽”……每一個流行用語的出現,都展現出中國家庭的教育焦慮。這種教育焦慮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教育起跑線的不斷超前,同時也加重了學生校內外的雙重課業負擔,并直接催生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焦慮。當下,學習成績仍是學生學習行為的主導因素,學生自身對學習的期望也無奈地讓位于學習成績的提升需求,但由此極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以及對于學習倦態甚至厭學情緒的產生。為充分了解當前學生學習期望的現狀、影響因素,華東師范大學吳遵民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對2000名上海市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以及河南鄭州市的高中生展開了深入調研,并對此提出相關建議。
1、對學習成績的追求成為學習期望的主導因素
每年六七月份,高考占據著全民關注的目光。對于考生家庭來說,孩子該報考哪所大學、什么專業往往成為困擾他們的問題。還有一些學生,寒窗苦讀12載,順利走過高考“獨木橋”,有些甚至考上了著名學府,卻因跟不上大學的課程進度,或對所報專業不感興趣,而選擇轉專業,更有甚者選擇退學,重新參加高考。
學子們寧可放棄來之不易的奮斗成果也要從頭再來的背后到底潛藏著何種緣由?又是什么力量給予了他們重新選擇從零開始的勇氣?學生的學習期望,到底由誰來決定?
學習期望,指的是個體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其對學習目標的確立、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個人人格的完善都具有重大意義。課題組調查發現,盡管這種預期目標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它的核心仍在于學習成績。即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他們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追求壓倒了其他一切期望,并已經成為學生學習期望的主導因素。
以上海市初中生為例,絕大部分初中生的學習期望都與成績、升學緊密相關。調查發現,初中生的學習期望大概分為以下幾種:(1)個人成績;(2)個人進步;(3)個人突破;(4)學習成果得到他人認可。其中,期望個人學習不斷進步的占85.04%,期望考上好高中的占84.19%,期望在不擅長的科目上有所突破的占79.49%,期望在學習上得到老師認可的占78.63%,期望在學習上得到父母認可的占78.21%,期望個人成績名列前茅的占74.36%。總體來看,獲得學習進步、考上好高中可以說是初中學生最為熱衷與普遍的期望,而只有9.4%的學生對個人成績名列前茅無強烈意愿。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他們也期待自己的學習能夠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可。需要關注的是,老師和家長對他們學習的認可在他們看來幾乎同等重要,而這也揭示出了初中生對于老師和家長具有共同的心理依賴。
調查還發現,從總體上看,上海市的高中生對學習成績也同樣表現出了較為強烈的學習期望。這一結果與鄭州市高中生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具體而言,大致有55.6%的上海市高中生認為考上好大學是他(她)讀高中最重要的目的;認為提高自身素質重要的則占了32.8%。與此相對,45.18%的鄭州市高中生更為重視自身素質的提升,對于考上好大學的僅有35.03%。這一比率與上海正好呈現相反的特征。反觀鄭州市高中生,獲得綜合能力的愿望高居榜首,而被問及成績對自己是否重要時,高達82.22%的上海市高中生認為學習成績對自己而言重要或較重要,這一比例在鄭州市高中生中則下降為70.56%。這一結果表明,雖然綜合能力的形成是高中生理想中最想收獲的學習結果,但在現實的升學壓力面前,高中生仍然需要對成績保持高度重視,并以此作為一項明確期待,以期順利考入一所好大學。從對成績的重視程度和對進入好大學的期待程度來看,鄭州高中生明顯比上海高中生的表現更為“淡定”,其比例亦分別降低了11.66%和20.57%。在同一種教育制度下,是什么造成了兩地高中生對成績和升學的態度出現較大的不同呢?
調研組認為,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兩地社會氛圍或教育環境的孰優孰劣,而是在于升學率。有學者基于各省2005年到2015年間211大學高招錄取率做了量化研究,研究數據顯示,2005年河南省211大學高招錄取比例為2.663%,同年的上海則高達13.624%,因此河南省是屬于全國錄取率較低的省份。我們在對兩地的211高校錄取率進行對比之后,就很容易發現兩地高中生對成績和升學期待的較大差異緣何而來。上海的高中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跳得越高,摘到大桃子的可能性越大。而鄭州的高中生則陷入了群體性無助,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即便再努力,考上好大學的可能性仍然很低,由此他們對于自我發展的渴求便無奈地轉化為了對自身綜合能力提升的訴求。
調查發現,近40%的大學生在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對自己要求較高,并希望自己在學業和工作方面能有較好的發展機會。從學習目的的層面來看,39%的大學生認為讀大學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素質與能力,另有38%的大學生則認為將來找一個好工作才是他們要實現的重要目標。也有5%的學生表示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2%的學生認為是為了滿足教師的期望。在問及對未來畢業后的規劃時,絕大部分大學生都表示進行過思考,即將會選擇直接就業、繼續學習深造或創業,但有近21%的學生對此并不確定,仍然處在迷茫之中。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大學生對自身的就業選擇與未來發展都進行過較為深入而細致的考慮,他們找到了較為清晰并且具體可操作的未來發展目標。但仍有一部分學生還處在迷茫狀態,不知道今后的路該怎么走。
再從成人群體的期望來看,無論家長或教師,他們都已形成了對學生學習取得發展的普遍期望,這又主要體現在學習成績方面。數據統計顯示,絕大多數的初中家長在學習方面對學生都提出了比較強烈的學習期望,尤其是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極其重視。如高達97.46%的家長、98.88%的教師自稱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出了要求,其中約為70%的家長、62.92%的教師還希望學生的成績能夠名列前茅。
在高中問卷中,明確表示學生成績對其重要或比較重要的上海市家長和鄭州市家長占比高達88.20%與88.39%,這一比例在兩地的教師群體中更是分別達到了87.88%和100%。
上海市大學生家長問卷和教師問卷的分析結果與上述對高中生的結論不謀而合,二者對學生的學習都展現出較為一致的期待。如47.83%的家長和46%的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在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能對自己提出較高要求,畢業后能在學業和工作方面取得良好發展機會,而35.87%的家長及46%的教師則認為要掌握好專業知識和能力,同時能充分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取得較好的學業成績,而畢業后找到滿意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大學階段的學習期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與類似性,其中學習成績是學生、家長和教師所共同關注的重中之重,其支配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并由此不斷滋生出成人群體的教育焦慮與焦躁情緒。這一教育焦慮直接反映在學生的學習上,便是作業量的增多以及課外補習的常態化,而這也成為支配家長和教師對學生學習進行預期、規劃與加負的重要因素。
2、學生的學習期望并不被家長和教師所了解和尊重
從上述調研結果可知,家長、教師以及學生自身對學習期望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即都以學習成績為中心。然而,目的的一致性并不意味著成人群體對學生學習期望的尊重就一定能夠得以實現。那么,學生的學習期望事實上真的受到了成人群體的尊重嗎?
就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期望來看,其是否受到尊重主要表現在教師及父母對個體學習興趣的態度。問卷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和家長尊重其學習期望、支持其個性化的興趣發展需求。在與家長意見不一致時亦能夠一起協商予以解決。然而,盡管大部分教師以及家長都自認為了解學生的興趣并對此持支持態度,但家長和教師一般都不希望學生在某一興趣領域或某一無關考試的科目中花費過多的時間,同時也不希望學生把本來就不多的注意力分散到不利于學習成績提高的方面去。他們更希望學生能夠專注于學科學習,專注于學習與考試有關的書本知識,以爭取考上好高中,然后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為今后考入好大學做好準備。為此,高達98.88%的教師和97.46%的家長直言他們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出了要求。而在42.13%的教師眼中,學生的學習期待沒有受到家長應有的尊重。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課外補習與培訓的合理性也同時得到了印證。
再就高中階段來看,僅有29.78%的上海市高中生、19.29%的鄭州市高中生堅信家長和教師了解他們想學什么。然而,把同樣的問題提給家長和教師,73.29%的上海市家長和61.29%的鄭州市家長都自認為他們是了解學生學習想法的,81.82%的上海市教師與76.92%的鄭州市教師也自信他們了解學生想要學什么。由以上矛盾的結論可見,學生的直觀感受與家長的自我認知以及教師的經驗感悟之間產生了很大分歧。許多家長和教師都存在著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自以為對學生的學習想法十分了解,而事實上他們卻是知之甚少乃至一無所知,而這樣一種盲目自信為他們對學生指導的正確性與科學性埋下了隱患。
當問及學生在學習方面(包括升學、選文理科、選學校、選專業等)的決定主要取決于誰的時候,66.46%的上海市家長、58.71%的鄭州市家長均表示是由父母或教師和學生商量后一起做決定,僅有極少數的成年人稱是由父母或教師做的最終決定。然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兩地高中生則認為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出現過老師或父母不顧他們的意愿而改變他們自身學習期望或學習規劃的情況,只有30%~40%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遭遇到干涉。
至于大學階段,65.22%的家長表示會經常或比較經常地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和學習規劃,另有高達90.22%的家長則認同這種引導是必要的或是比較必要的。而從教師層面來看,32%的教師則認為自己會經常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目標,44%的教師也堅持自己只是偶爾引導,但82%的教師都肯定了對學生進行學習期望方面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而當與學生的意見相沖突時,則絕大多數的家長和教師都認為應該適當地提出意見,或和學生一起商量著做出決定。但也有13.04%的家長和8%的教師則直言自己傾向于說服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并力圖改變他們原有的學習期望。
綜上所述,關于學習期望是否得到尊重的問題,盡管各方的主觀意愿都持正面態度,并且學生家長和教師亦都宣稱他們對學生的學習期望有著基本的理解和尊重,但調查結果表明這種尊重似乎并不真實,具有較大的反差性。事實上,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的學習期望并沒有受到家長和教師的尊重,學生的真實想法甚至不為他們所了解。
學生的學習期望不受家長和教師等成人群體尊重的原因是多樣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成績第一的從眾心理。對學生及其家長和教師來說,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大部分的家長和教師都提出了應該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但這種促進是需要以學業成績的進步為前提的。成績至上的教育觀與心理期待值在當今中國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的普遍期待,家長和教師的指導思想亦受這種從眾心理的影響。重課內、輕課外,重成績、輕興趣的思想潛在地影響著家長和教師的尊重行為。
——缺乏心靈溝通的尊重前提。數據顯示,家長和教師都客觀地存在著對學生學習期望了解不夠深刻的現象。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家長、教師包括學生自身對學習期望受尊重程度的感受亦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對學生學習期望的了解欠缺與感知誤差,也從根源上阻礙了學生學習期望的真正實現。
——缺乏成人認同的學生自我獨立性。不可否認,學齡期的學生大部分處于身心成長與發展的階段,因此在作為成年人的家長和教師看來,他們不成熟,缺乏經驗和理性,不具備獨立發展、自主發展、全面發展的能力。換言之,“學生即使擁有學習期望也一定具有不完善性和內部缺陷,因此需要家長和教師進行及時干預、指導與調整”,這種根植于成人群體內心深處的對學生自我發展能力的不信任與不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學生學習期望的橫加干涉乃至粗暴剝奪的行為,自然就成為學生學習期望不能真正受到尊重的重要原因。
3、完善體制機制尊重學生的學習期望
課題組認為,教育如果要擺脫外在焦慮的困境,引導學生回歸學習的好奇和探索的初心,教育者就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期望,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能自由認真地選擇,通過認識自己、理解社會,來實現真正的自由成長。同時在實踐中還需要自覺形成對學習和未來人生的積極期待,并把這種期待化為強有力的內驅動力。由此,學生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并生發出持續的積極性。因此,必須從政策層面予以改善,方能調適學生、家長和教師以成績為核心的學習期望,最終使學生的學習期望受到家長和教師等成人群體的尊重。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開設家長講堂,強調尊重意識,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建議政府依托社區與學校的已有資源開設家長講堂,以此提升家庭教育的尊重意識與教育水準。其中,社區學校尤其應該發揮重要的聯結作用,以實現全覆蓋、多層次、廣內容的理想目標。具體而言,可以設計一系列覆蓋學前、小學、中學、大學的家長課程,內容涵蓋教育理論與實踐、心理健康、生涯指導與規劃等,家長跟隨學生的成長步伐依次學習每一階段的課程,以真正實現了解孩子的成長特征和心理需求,以此促進尊重學生學習期望行為。
——創建學生生涯指導機制,提升學生學習期望樹立的科學性。建議通過生涯課程的設置和生涯規劃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對自己學習期望的了解,同時建立起短期學習期望與長期學習期望、學習目標與學習過程之間的聯系,提升他們樹立學習期望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通過系統化生涯課程的設置,實現生涯教育專門課程和生涯教育滲透課程的結合,使得學生在浸潤性的自我規劃中加深對自身期望值的理解,由此生發出真實而確切的學習期望。再一方面,則是通過實習、見習和社會實踐等生涯規劃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提前了解職業生活,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志向所往,從而樹立更為堅定而科學的學習期望,并產生為之不懈努力的意愿。
——進一步完善新高考制度,全面推進招考雙向選擇的舉措。未來的新高考制度應該將原本確保獲得好成績為邏輯起點的目標逐漸轉變為立足于興趣、愛好或自主愿望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為學習興趣、未來職業等的選擇、思考與發展開拓空間。對此,可以從錄取方式層面進行改革,如改單向招錄為雙向選擇,即考生在一定的分值范圍內可以同時選報多所大學或專業,而被選大學也可以同時發出預錄取通知,最后學生綜合自己的興趣與志愿做出最后決定。這樣可以改變強制性地限制考生只能按照既定原則選擇一所學校的弊端,而給予學生更多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及多元發展的愿望去選擇大學和專業的機會。
——多方合力,形成尊重學生學習期望與多元發展的社會氛圍。建立促進學生發展與成長的專門性信息網站和平臺,開闊他們的社會視野,使之產生符合自己興趣與意愿的學習期望。同時,這也有利于擴大社會成人群體對學生及其學習期望的了解程度,從而更有力地推動尊重學生學習期望、尊重學生多元發展社會氛圍的最終形成。
(作者:華東師范大學課題組 課題組成員:吳遵民、李艷、鄧璐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