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02-01 16:11:02
新華社莫斯科2月1日電(記者張若玄)身材修長、鼻梁高挺、笑容爽朗,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中俄混血小哥哥阿列克謝是值機柜臺前“亮麗的風景”。
謝列梅捷沃機場是俄羅斯接待中國游客的第一門戶,阿列克謝在這里擔任海南航空航站管理部的值班經理。相比之下,他更喜歡自己的中國名字:馮剛。
馮剛的母親是俄羅斯人,父親來自中國東北。盡管生在俄羅斯、長在俄羅斯,馮剛與家人始終過著中式生活:說中文,吃中餐,過中國節。春節更是一家人格外重視的團圓節日。“小時候,我的小伙伴們都很羨慕我,因為我可以過兩個新年:一個俄羅斯新年,一個中國新年。”“從小爸爸媽媽就帶著我看春節聯歡晚會,每年都不例外。”
馮剛在家煮餃子。(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記者第一次見到馮剛,就忍不住問這個土生土長的俄羅斯小哥哥,中文為什么說得這么溜?
“其實我爸媽的俄語都是后來才學的。我媽媽雖然是俄羅斯人,但從小生活在中國,她跟爸爸兩人都是30多歲才到的俄羅斯,所以中文很流利。不過,在我們生活的新西伯利亞小城巴爾瑙爾,中國人很少,出門交流還是用俄語。”馮剛笑著說,“我們一家人在一起聊天,既說俄語,也說中文,怎么順怎么來。”
因為父母的原因,馮剛一直有著濃濃的中國情結。大學期間,他申請交換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留學一年,畢業后加入了海航圣彼得堡普爾科沃機場團隊,兩年后又轉到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工作。
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值機柜臺,馮剛幫助旅客翻譯。(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現在來莫斯科的中國游客中,老年人居多,他們大多語言不通,值機過關常常遇到各種狀況。機場人多的時候還容易跟團隊走散,甚至走丟。”馮剛向記者談起經常需要求助的“困難對象”。“還有就是留學生,如今來俄羅斯讀書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出國,沒有什么經驗,經常丟三落四。”
馮剛有著俄羅斯人的率性,也有著中國人的熱心。兩年前,一趟從比利時飛往北京的航班上,一位準備回家過年的老人突發身體不適,飛機備降圣彼得堡,老人被送去當地醫院。
馮剛下班后還是有點不放心,決定開車去醫院探望,結果卻發現老人躺在醫院的走廊椅上,無人搭理。因為語言不通,他的老伴也沒法跟醫護人員說明病情。馮剛既惱怒又心疼,趕緊想辦法聯系了醫生和使館,第一時間為老人安排了緊急手術,并趕在除夕之前,幫他們順利回家。“現在每到過年,他們都會給我打來問候電話,我們還一起嘮嘮家常。”
馮剛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海航值機柜臺前。(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近年來隨著赴俄中國游客數量不斷刷新高,俄羅斯幾大機場都增加了中文指示牌,這里面就有馮剛和同事的一份功勞。
“之前機場的指示牌只有俄語和英文,很多旅客見我會說中文,就來找我幫著翻譯,但碰到值機高峰期往往很難兼顧。”為了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馮剛和同事找到機場管理層,建議推出中文廣播服務,并在指示牌上添加中文。
機場方面起初并沒有采納建議,馮剛和同事只好先在海航服務區試點。中文標識一經推出,好評不斷,旅客的呼聲令機場方面終于改變主意,將中文設為第三種指示語,在所有航站樓推廣開來。
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的指示牌。(新華社記者張若玄攝)
現在,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各大機場,中文已經成為“標配”,如果你降落在這兩個城市,抬頭看見熟悉的漢字,聽到悅耳的中文播報,恍惚間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覺:“我真的出國了嗎?”
馮剛說,往年臨近年關返鄉中國旅客集中,辦理值機和出關會遇到各種問題,語言障礙和迷路是最主要原因。有時候因為一個小誤會就容易誤機,曾遇到乘客因為錯過航班當場大哭。如今機場有了中文服務,大大方便了中國旅客出行。
馮剛在家門口貼福。(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現在我們也開啟了春節航班,進入了春運節奏,雖說與國內春運的規模不能比,但每個人想回家過年的心情,我想都是一樣的。”馮剛說,“因為我的家庭,我很明白春節對一個中國人意味著什么。我現在的工作,就是幫助在莫斯科的他們,順利回家過個團圓年。”(視頻制作:張若玄、楊依然;編輯:王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