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02-26 10:20:02
異寵貿易的興起,驅動了工業化規模的盜獵與走私,對野外物種續存帶來了巨大的威脅。視頻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提供并授權發布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記者欒翔)不知從何時起,飼養“異寵”——如爬蟲、猛禽、野獸等等,開始大行其道。中外專家告誡,野生動物并非寵物,異寵貿易背后的盜獵、走私、對野生物種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給飼養者帶來的健康風險,值得警惕。
專家建議,一方面呼吁公眾不捕捉、不購買、不飼養野生動物作為寵物,減少貿易需求,另一方面加強打擊野生動植物不法貿易力度,共同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
在野外環境中,非洲灰鸚鵡過著集群生活,是一夫一妻制,夫妻共同撫養后代,且每天長途飛行覓食。專家指出人工圈養環境中,非洲灰鸚鵡往往表現出與人類暴力受害者類似的情感和精神創傷。圖片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提供
日前,聯合國全面諮商機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北京發布野生動物異域寵物全球貿易報告《狂野之心:異域寵物貿易的殘酷現狀》中文版,首次揭露這一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全球性產業背后,由野生動物盜獵、走私和非法買賣帶來的巨大危害。
“異寵”或異域寵物,是指被人們當作寵物飼養和觀賞的野生動物,大多來源于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后代,往往來自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魚類、兩棲類、鳥類及獸類等。
野生動物有別于貓狗等伴侶動物,并沒有經過長達萬年與人類共同棲息的馴化過程,仍是自然生物圈的組成部分,將其從野外環境捕捉、運輸并作為寵物進行交易的產業,對野外種群的續存造成毀滅性打擊,更因打破生物圈的平衡而對地球生態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
“萌”,有罪嗎?因為憨態可掬而成為“網紅”的亞洲水獺,不斷被從野外捕捉后圈養,甚至在亞洲一些地區成了商家吸引顧客的“道具”。圖片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提供
根據報告,全球野生動植物貿易年交易額高達300-420億美元,其中200億為非法貿易額,而異寵貿易是主要的推動因素之一。目前全球統計出超過500種的爬行動物以及500種的鳥類被用作異寵交易,其中涉及大量瀕危和受保護物種。
異域寵物貿易的繁榮對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構成嚴重威脅,并導致一些物種出現區域性滅絕。以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非洲灰鸚鵡為例,這一遭受非法盜獵傷害的鳥類在過去50年中種群數量下降了79%,其中加納境內99%的野生非洲灰鸚鵡種群已經消失。
“異域寵物貿易的興起和日益繁榮對全球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產生了重大威脅,在這一貿易鏈中,航空公司和互聯網平臺扮演了重要角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CEO史蒂夫·麥克維爾表示。
前瞻產業研究院行業報告稱,到2016年,中國已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大寵物消費市場,預計2023年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而其中以鳥類、兩棲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主的“異寵”飼養占到市場規模的2.2%,比例不高但呈現不斷增長的勢頭。
在運輸過程中,60-80只鳥被塞進一個鳥籠,經過最長24小時的空運,往往在抵達異寵販子和買家手里之前就已死去,目前已知最多一批在運輸途中死亡的非洲灰鸚鵡多達340只。圖片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提供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報告指出,除了盜獵和貿易運輸過程中大量死亡外,至少四分之三的野生動物因缺乏合適的居住環境、食物、活動空間以及適宜溫濕度,會在家庭飼養一年內死亡。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孫全輝博士指出,調查顯示,47%的異寵初次購買者幾乎沒有花時間研究過購買的動物,也不了解這些動物的野外保護現狀與異寵貿易的真相。在了解異寵貿易背后的殘酷性之后,最終實際購買的比例會下降11%。
“我們呼吁公眾不捕捉、不購買、不飼養野生動物作為寵物,且不在社交網絡上傳播異域寵物售賣和娛樂的視頻,希望通過教育和引導公眾減少需求。”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項目經理郭京慧告訴記者。
郭京慧稱,中國社會各方正努力推動野生動物寵物貿易關鍵平臺進行行為轉變,其中包括網絡交易平臺、社交媒體、航空和快遞物流公司等。
公益組織“讓候鳥飛”志愿者天將明表示,盜獵分子通過聊天軟件群、直播平臺販賣野生動物,并且使用“黑話”“代稱”掩人耳目,進行網上交易,并通過遍及全國的物流快遞網絡進行運輸。
他說,隨著中國公眾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已經有越來越多人加入網絡監督的志愿者行列。
近年來,中國海關、海警與邊防公安部門也針對瀕危野生動植物走私加大打擊力度。2018年5月,廣東查獲了珍貴野生動物綠鬣蜥628只,豹紋陸龜30只;2018年10月,廈門打掉涉嫌走私瀕危野生動物活體的重大團伙,涉案CITES附錄一、附錄二的瀕危鸚鵡活體1.4萬余只;今年1月,羅湖海關查獲活體蜘蛛27只和蜘蛛卵5盒。
從企業方面,2018年3月,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快手等12家中國互聯網企業攜手國際同行,在美國硅谷成立第一個“打擊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全球聯盟”,承諾在2020年前將各自線上平臺出現的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減少80%。
專家指出,“異寵”被遺棄、“放生”或逃逸,已經讓中國本土生物多樣性深受其害,如常見的巴西紅耳龜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
同時,科學家也對飼養野生動物的公共健康風險提出警告。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5%的人畜共患病是由野生動物傳播的,如禽流感、SARS、埃博拉病毒等等。
“我們很喜歡野生動物,對它們最好的保護就是把它們留在大自然里,而不是把它們圈養為寵物。野生動物只屬于大自然。”孫全輝博士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