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2019-02-26 16:45:02
大戰略帶來大機遇,港澳不能錯過
——海外網三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之二
摘要:國家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綱要》,有助于港澳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增加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獲得的機遇,進而借此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無人機拍攝的深圳和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及周邊風光(2018年5月23日攝)。(圖源:新華網)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開發布,這份綱領性文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劃。港澳曾經在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中發揮中國內地與海外聯系橋梁及市場經濟示范作用,為中國內地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在這過程中港澳也獲得很大發展機遇。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經濟百廢待興,港澳尤其是香港憑借資金、技術及海外廣泛聯系優勢,到廣東投資辦廠,香港廠商甚至將制造業的制造環節北移廣東,并逐漸形成香港與廣東前店后廠格局,使香港能夠騰出空間發展第三產業;加上內地各省市通過港澳了解海外市場信息,并通過香港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設備和將內地產品輸往海外市場,這極大地促進了香港國際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的形成與發展,并帶動金融、旅游等系列第三產業發展,使香港在上世紀80、90年代成功實現了第二次產業轉型,即由制造業為主轉向第三產業為主,并實現經濟高速發展,從1982年至1997年間,香港GDP年均增長率高達13%,由此也使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回歸后,內地土地、勞動力成本優勢下降,港澳與內地經濟互補性減少,但是香港仍有國際金融中心、專業服務業高質素并與國際接軌等產業優勢,且有法制健全、全球經濟最自由、稅制簡單、稅率低等制度優勢。因此不僅內地企業到港上市,而且很多國際企業通過到香港上市建立通往內地市場的門戶,使香港成為世界IPO(上市招股)融資總額排第一的地區,并連續多年居首次公開招股集資總額全球第一。同時透過發展人民幣債券、貸款和股票類產品,香港也成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融資中心。由卡塔爾金融中心與倫敦金融市合作研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自2007年開始排名,基本上每年前3名不變都是倫敦、紐約和香港。2003年《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簽署,內地為香港服務尤其是專業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很大機會,推動香港服務業出口不斷增加,由此香港服務出口大幅領先于臺灣、韓國等周邊地區。因此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普遍進入低增長階段,香港經濟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長率,2004至2012年香港GDP年均增長約4.6%,是同期其他發達經濟體平均值的近2倍。回歸后的澳門經濟更是在內地大力支持下,于回歸初期便由回歸前連續多年負增長變為正增長,2003年“內地人赴澳門自由行”推出后,經濟更是高速發展,人均GDP已經達40000美元,連續多年排亞洲第二位,財政收入增長超9倍,社會保障增長超13倍。
近年來,中國內地經濟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影響力日益提高,不少國家都希望與中國建立經貿聯系以獲得更多商貿機會,而港澳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國家一直大力支持,但是互補優勢減少及缺乏協調,港澳與廣東經濟上的競爭已超過合作,產業與城市功能同質化發展趨勢明顯,這使港澳經濟與制度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出來,并減少了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獲得的機遇。
現在,國家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綱要》,有助于港澳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增加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獲得的機遇,進而借此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規劃將港澳穗深定位為發展的“核心引擎”并共同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且依據港澳及珠三角9市的各自優勢分別做出定位,香港要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同時要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澳門則要建設成世界旅游休閑城市、中葡服務平臺等。這將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質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多、法制健全等優勢以及澳門的中國與葡語系國家聯系橋梁優勢更充分發揮出來,并在大灣區合作中使珠三角發展空間大、制造業發達、科技產業已建立一定基礎等優勢,彌補港澳發展空間狹窄、科研成果轉化渠道不足等劣勢。
加上國家的大力支持,國家財政的科技經費可在香港跨境使用、國家實驗室遷至香港、設立粵港澳產學研創新聯盟,這對香港成為大灣區高科技術產業融資中心極為有利,為香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帶來重要機遇。澳門的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之間橋梁作用也將發揮更大作用,產業適度多元化目標也將有更大機會落實。港澳利用好這次國家大力支持的機會,不僅可以逐漸改變產業不合理的結構,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對港澳人尤其是青年就業、升職、創業、置業帶來廣闊空間,從而為改善民生也帶來重要機遇。
(陳麗君,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