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02-28 16:19:02
新華社哈爾濱2月28日電(記者楊思琪、何山)電影《流浪地球》中地球與木星的“同框”亮相,承載著觀眾對空間探索的無限憧憬;而今,一張由中國學生拍攝的“地月合影”登上《科學》雜志,帶領更多人圓著“航天夢”。
登上《科學》雜志的地月合影圖。(圖片哈工大衛星技術研究所提供)
銀閃閃的月球,伴著藍瑩瑩的地球,在深邃星空的映襯下,格外迷人……這張被外媒稱為最好的地月合影之一的照片作者是誰?又是怎樣拍出來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衛星技術研究所尋找答案。
“這張照片不是盲拍,是算出來的”
打開電腦,一張張電路圖擠滿了桌面,每張圖打開都如同迷宮一般,讓人眼花繚亂。在23歲的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大四學生泰米爾眼中,這些是他最要好的伙伴。
去年,泰米爾及其所在團隊自主研制了月球軌道超長波天文觀測微衛星“龍江二號”。作為“相機設計師”,經過設計電路、反復調試,泰米爾為這顆小衛星裝上了攝像頭——微型CMOS相機。
泰米爾介紹,這張“意外走紅”的照片拍攝于北京時間2月3日23時20分,尺寸是640*680像素。自“龍江二號”繞月飛行以來,已拍下79張照片。他說,之所以這張照片“走紅”,大概是因為“地月位置和角度最好”。
“這些照片不是盲拍,而是算出來的。”泰米爾“解密”道,在“龍江二號”的仿真系統里,輸入一定參數,就可以計算出它的運行軌道和所處姿態,從而推測出相機與地球、月球的相對位置。隨后通過系統發出指令,便可以“遙控”相機拍照。
泰米爾說,這個團隊十幾名成員都是“90后”,平均年齡不到24歲。他們來自航空宇航與科學技術、力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工程、機械工程、通信工程等不同學科,是一支本碩博協同創新、集智攻關的學生科研隊伍。
每張照片背后都是“國際工程”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年輕力量,小衛星團隊心里藏著“大宇宙”。團隊里年紀最小的是出生于1999年的大二學生黃家和。自從去年進入團隊以來,黃家和主要負責信號處理和軟件設計工作。
回憶起來自太空的第一張照片時,黃家和很激動。那是2018年8月2日,隨著信號傳來,漆黑的照片上出現了一個亮點,通過調整照片對比度,并且對照天區,黃家和發現,亮點竟然是火星,并且發現了摩羯座。“那一刻,我們確信,小相機好用了!”黃家和說。
泰米爾展示“龍江二號”上所用的同款小相機。新華社記者 何山 攝
22歲的大三學生趙渝浩負責小衛星的數據解析系統。他介紹,照片的拍攝和普通拍攝沒什么區別,瞬間就能完成,但是傳回照片則需要10分鐘到半個小時。“這還是項國際工程,需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無線電愛好者共同完成。”
“荷蘭、日本,還有中國新疆、廣東、北京……目前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十位愛好者都是我們的‘粉絲’,通過我們研發的網絡共享平臺,利用簡單的信號接收設備,他們就可以接收照片,并且每張照片上都會標注出他們的貢獻。”趙渝浩說。
“我們的征程是浩瀚星海”
有網友評論說:“他們在小小年紀,就完成了很多科研工作者一輩子的夢想。”在泰米爾看來,他和團隊伙伴是“實驗室里的航天員”,“圓夢”背后凝結著他們超出同齡人的奮斗付出。
為抓住機會學習,有人曾請假,遠赴新疆的射電天文臺,一“貓”就是一個月;為了趕制工期,有人假期沒結束,就從家回到學校“泡”實驗室;為了獲取數據,他們從早到晚連軸轉,一天只休息3個小時……
在趙渝浩看來,太空并非遙不可及,每個愛好者都有機會參與其中,為航天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說,跟隨“龍江二號”的這款相機,寄托著每個人對于外太空的向往。
哈爾濱工業大學小衛星團隊合影。(圖片哈工大衛星技術研究所提供)
從電路設計到相機升級,從軟件優化到遙測接收,這一團隊不斷完善著小衛星的制作。如今,他們正在承擔“阿斯圖”衛星的設計與研制任務。作為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支持的衛星,阿斯圖的發射時間預計在2020年4月前后。
“真正的熱愛能激發更強的專注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團隊負責人、航天學院博士四年級學生韋明川說,“希望更多人加入我們的團隊,向著更浩瀚的星海出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