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網
2019-03-01 10:39:03
當下,各地日益重視企業營商環境建設,但多地中小企業仍反映深受身份、門檻、融資歧視。
遭遇“有色眼鏡”,民營企業被排斥
一些中小企業負責人對半月談記者說,民營經濟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民營企業地位也有所上升,但仍有一些地方和單位戴著“有色眼鏡”看民企。
重慶一位知名民辦教育機構負責人說:“我們10年時間為社會各界培訓了8萬余名學員,受到學員和社會的好評。但因為是民營機構,無論你做得再好,一些領域、一些地區始終無法進入。”
對民營企業的身份歧視,不在少數。2018年,重慶市委統戰部大面積調查走訪發現,一些政府項目為了避嫌,有意設置隱形壁壘,把民營企業排斥在外,以規避所謂“政治風險”。
同時,一些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按照舊觀念來辦事,也讓民企有被排斥之感。浙江一家密封件企業銷售額達到億元,是行業內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然而,這家企業在發展路上沒少碰到“隱形門”。這家企業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行業內主導方大都是體制內單位,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大多有渠道。部分業內主導方至今未能轉變計劃經濟的老思路,與之溝通不順暢,對接很困難。
門檻歧視,人為造成“大魚吃小魚”
不少中小企業說,現在一些本不需要高門檻和準入前置的政府投資項目和PPP項目,卻給中小企業設置了無法跨越的門檻,致使僅有少數大型企業才具備投標條件,中小企業要想承建項目,必須經過大型企業轉手并繳納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人為造成“大魚吃小魚”。
西部某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每年各級政府都會投入大量經費在教育領域開展各類培訓項目,但一些培訓項目要求培訓機構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教授、副教授,將中小企業“擋在門外”。
“實際上,現在是共享社會,很多資源是可以共享的,讓中小企業養那么多專家,根本不現實。”這名負責人說,一些高校拿到這些培訓項目后,轉手分包給了中小教育機構,自己什么都沒做,還吃了中間差價。
苛刻融資條件滋生“資金掮客”
湖北一家水泵生產制造銷售企業,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企業每年都自行研發推出10多個產品,使原來售價2萬元至3萬元1臺的單泵,通過技術升級后能達到6萬元至10萬元。但這樣的技術升級,每年需約200萬元的研發投入,加上企業正常經營的流動資金需求,企業每年都要在市場上融資。
“對于中小企業,一談貸款,銀行就看房產、土地、設備的抵押價值,即便有良好的經營情況、現金流、企業信用、知識產權等,仍無法獲得貸款。”這家企業負責人說,金融機構有時還通過各種所謂“金融創新”,讓中小企業貸款融資、貨款回收周期越來越長,成本越來越高,現金越來越少。
由于金融機構和大企業利用身份、規模等因素,對處于市場底層的中小企業融資設置苛刻條件,中小企業由此獲得的金融支持非常有限。重慶市工商聯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全市民營經濟總量占全市GDP比重達到50.5%、交納稅收占比57.6%、吸納就業占比88.7%,但民營企業獲得的銀行貸款總額不到銀行貸款總額度1/3。
福建一家民營企業負責人介紹,有大型國有企業,主動找到民營企業幫忙開辦國際信用證、國內承兌匯票等業務,這類金融業務即使經過國企轉手加價,融資成本也比民企直接找銀行申請便宜,衍生“資金掮客”,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高企。
公平的營商環境是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礎。針對當前營商環境中存在的身份、門檻、融資等歧視,一些中小企業負責人建議相關部門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面清理、廢止阻礙公平競爭的各項歧視性規定。(半月談記者 韓振馬劍 李勁峰 黃鵬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