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3-26 17:56:03
齊魯網3月26日訊 張飛廟位于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與云陽縣城隔江相望,始建于蜀漢末期,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3月25日,“十萬山東人游重慶”2019年山東媒體、旅行商走進重慶貧困區縣采風團一行來到云陽張飛廟,細細品味了一把歷史積淀的悠悠古韻。
據了解,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巴蜀勝境,文藻勝地”。廟宇依山取勢,坐巖臨江,層層迭起,錯落有序,是一座宏偉奇特的古建筑群。2002 年10月,因修建三峽工程,張飛廟進行閉館拆遷,被國家批準原樣復建到云陽新城對岸,并于2003 年 7 月復建開館。遷建后的張飛廟與云陽新城遙相呼應,相映生輝,成為長江三峽黃金旅游帶的重要景點之一。
晚上8時,采風團一行來到張飛廟景區,走近張飛廟,記者發現,張飛廟的大門打破了“方方正正”的傳統做法,開在了側墻上,門前梯坎道路彎斜曲折。據介紹,安置張飛的廟宇之所以會“斜門歪道”,是因為當初建廟門時,山溪對岸有一處山梁擋住了西邊的視線,而西北方向的成都正好是蜀漢王朝的都城,山門面朝此向,更能表達張飛對大哥劉備的忠耿之心。
跨步斜門歪道,采風團一行步入張飛廟正殿,馬上感受到的便是“江上風清,樓臺亭榭,廊接殿通,氣宇軒昂”的氣勢。據了解,正殿是為祭拜張飛而建,里面有張飛坐像、“怒鞭督郵”“義釋嚴顏”“長坂退敵”“閬州遇害”系列雕像,屋梁匾額上還寫著對張飛生前的評價:“力扶漢鼎”“剛強直理”“義氣千秋”。
張飛廟內還珍藏有大量的碑刻及古代木刻字畫,藏量豐富、珍品繁多,具有高超的考古價值和藝術價值,現存石碑和摩崖石刻計有360余幅,木刻書畫200余幅,書畫作品遠自漢唐,近迄明清。廟宇面江背山,依山取勢,由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筑群組成,氣勢宏偉壯麗,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結義樓、望云軒、助風閣、杜鵑亭和得月亭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