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4-29 10:19:04
孟母為何要“三遷”(旅游漫筆)
齊魯大地,儒風蕩漾,5月4日,2019孟子故里(鄒城)母親文化節即將在山東鄒城舉行。近年來,一些傳統文化專家與社會工作者致力于推動將每年的農歷四月初二(即孟子誕辰日)定為中華母親節,旨在提醒每個人在慶賀自己生日時都要感恩母親,弘揚中華敬母孝親的傳統美德,傳播時代新風。
孟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孟母教育得法。作為古代教子經典案例的“孟母三遷”,在今天依然有著現實意義,留給后人無限啟迪。
孟母三遷的典故出自漢代劉向編的《列女傳》,其中強調了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史書中記載:“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第一遷是因為孟子看到大人在墓地里埋葬死人,他就學習大人的樣子,做埋葬死人的游戲,而且玩得非常高興。孟子那時還很小,還不能體會到他人失去親人的痛苦。孟母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培養孩子,以他人的痛苦為樂,容易失去仁愛之心、同情之心。孟母不僅感受到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而且還深刻地認識到仁愛之心對人之為人的可貴。重視仁德,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這是孟母從“其舍近墓”的地方搬家,所給我們的啟示。
孟母把家搬到集市旁后,孟子看到商人在那里叫賣東西,他又學習商人“炫賣之事”。孟母看到以后說,“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這個地方不好,不適合我孩子的成長。孟子學習那些商人炫賣之事,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利益,如果家長不注意引導的話,孩子就會慢慢變得唯利是圖,為了利益不惜傷害到他人,這就不符合儒家講的義德。重視義德,培養孩子做事講求合情合理合法的習慣,這是孟母再次搬家,所給我們的啟示。
孟母再一次搬家,來到學宮的旁邊。孟子“乃設俎豆”,把供案設好,放上祭品,“揖讓進退”,學習禮了。“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孟母看到以后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居住的地方。于是“遂居之”,就在學宮旁邊住了下來。重視禮德,培養孩子彬彬有禮,與他人友好相處,這是孟母再次搬家,所給我們的啟示。
“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孟子長大后,學成六藝,終于成就了儒家大師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君子稱贊孟母善于用逐漸感染教化的方法。
但還有一層意思文本中沒有說出來。孟母娘倆在學宮之傍住下,孟子不會僅僅學習禮,還會學習“智”。清代的王夫之在《讀四書大全說》中說:“知字,大端在是非上說。人有人之是非,事有事之是非,而人與事之是非,心里直下分明,只此是智。”“知”在于探究物理,“識”在于修養道德,兩者合起來才叫“知識”。一個人既具備常識,又具備道德,才是古人講的“智者”。重視智德,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把握孩子人生的正確方向,這是我們從孟母搬家學宮之旁應該得到的啟示。
孟子的父親去世很早,孟母一個人靠著織布來養活母子二人,可以想象,生活一定很貧苦。但即使這樣,孟母還要搬家,可以看出她對培養孩子仁義禮智的重視程度。
在今天,感恩母親、孝敬母親不僅出于對母親生養之恩的回報,更是感激母親的教化之恩,讓我們成為知禮節、懂人倫、辨是非的人。
殷延祿
殷延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