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9-05-29 11:09:05
消費者看電影要為3D眼鏡買單?中消協發聲:涉嫌違法
■本報記者 許 潔
5月27日下午,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就“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問題發聲,認為該行為是影院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服務義務拆分開來,轉嫁給消費者,加重消費者負擔,違背公平誠信,屬于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5月28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一家已上市電影院的分店,其門口擺放著一臺約兩米高,外形方正的機器,上面印著共享眼鏡字樣,租賃需要支付押金,租金為2元/副/4小時。一群人正圍在機器前掃描二維碼。工作人員表示,要想看3D電影,必須通過這個機器租賃眼鏡。
事實上,不管是共享或是直接購買3D眼鏡,都有強制消費之嫌。“我們已經關注到這個消息,也支持中消協,誰在里面受益就應該由誰來承擔這個成本,國外都是由發行方來承擔。”一位不愿具名的3D眼鏡生產廠商高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3D眼鏡收費或影響客流
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委員邱寶昌律師指出,3D眼鏡是觀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物件,提供3D眼鏡是觀影服務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消費者按照3D電影的票價購買了觀影服務,影院經營者就應當依約向消費者提供滿足觀影要求的全部服務,包括向消費者提供3D眼鏡等觀影設備。影院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服務義務拆分開來,轉嫁給消費者,加重了消費者負擔,違背公平誠信,屬于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
早從2015年開始,就有影院開始試水不再免費提供3D眼鏡,其中橙天嘉禾影城成為國內取消提供免費3D眼鏡的首例。此后,中影、星美、金逸等院線相繼“跟風”,陸續在南方部分城市推出3D眼鏡收費服務。不過記者28日從第三方平臺上看到,橙天嘉禾、中影、星美都已顯示“免費提供3D眼鏡”。
國家電影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國內電影票房產出約610億元,比2017年增長9.1%,增速明顯放緩。2019年,小幅增長直接變成了下滑。具體表現在,票房方面,2018年前4月,國內電影票房共241.3億元,而今年前4月國內電影票房共233.2億元,同比減少約3.3%。觀影人次下滑也很大,去年前4月國內電影觀影人次共6.75億,而今年前4月國內電影觀影人次共5.93億,比去年同期減少了約8000萬人次。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影院的任何一項不當行為都可能將消費者拱手送人。
北京一位連鎖影院的經理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一直都是免費提供3D眼鏡,如果收費,可能會對客流產生影響。”
國內仍是“灰色地帶”
記者走訪的上述影院里擺放的是由眾享隨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名叫“鏡享”的智能租賃設備。官網介紹稱其可以2秒取鏡,1秒歸還,超大容量,即換即走,性能穩定,錢款無憂。
創始人喬椿曾對媒體表示,影院無人化和少人化是行業發展、產業升級的趨勢,其可以幫助影院實現無人化、少人化的產業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多附加值服務的產品。普通影院的回本周期在6個月左右,而對于人流量在平均線以上的場景,回本周期會遠遠小于這個時間。
上述3D眼鏡生產廠商高層對記者表示:“我們也有這種智能租賃設備,會給影院免費提供,影院只需要提供場地就行,租賃獲得的收入再和影院分。”
國家電影局早在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電影銀幕總數55623塊,同比增長20.6%,較2017年底新增4847塊,其中3D銀幕49190塊,占比高達88%。
在3D銀幕大幅增長的情況下,3D電影也成了各大院線的“主菜”。從影院和3D眼鏡生產企業的視角來看,3D眼鏡租賃、銷售及共享的全功能模式,可以實現自動“租售還”一體化,既方便消費者付費,又節省影院現金收支的人工,同時提升3D眼鏡生產企業的現金流效率。
但伴隨著消費者協會的此次發聲,上述格局將被打破。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讓他們買單的做法確實不好,而影院只是一個銷售渠道,在整個產業鏈里面,還有很多其他角色,我認為誰真正受益,誰就應該來承擔這個成本。國外都是由發行方來承擔這個成本,他們會把價格包在電影票價中。”上述3D眼鏡生產廠商高層對記者表示,“國內則沒人說得清楚,大家都是模模糊糊,影院各有各的模式。最后由誰買單,我們也在討論,但現在還沒有清晰的結論。”(證券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