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07-03 17:31:07
“寶藏老師”和他的“爆款”思政課
新華社西安7月3日電 題:“寶藏老師”和他的“爆款”思政課
新華社記者張斌
陜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的一間教室里,張帆站在學生中間答疑,這是他本學期最后一節課。張帆顯得意猶未盡,“因為還有很多可講的、未講的,略有遺憾。”
張帆今年32歲,是陜西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副教授,主講思政課。在很多學生眼里,這個中等個頭、體型微胖、講起課來神采飛揚的“帆哥”可是個“寶藏老師”。
“氣勢磅礴”“幽默得一塌糊涂”“有意思的靈魂”……這些都是學生們對張帆的“畫像”。
“他嗓音洪亮,氣勢如虹,排山倒海一樣,并且一些觀點從他口中講出,就自帶幽默屬性,既讓人捧腹又通俗易懂!”外國語學院大二學生王笑寧說,“雖然他上課從不帶擴音器,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得把教室的前后門都關著,不然會影響到隔壁教室上課。”
“他講課時干貨滿滿,每節課都全情投入,有時候像在演講,有時候又像在說相聲,知識點密集,笑點密集,想分神都難?!笔称饭こ膛c營養科學學院大二學生黨高平說,以往來得遲的學生要坐在前排,現在前排座位基本要靠搶。
還有學生開玩笑說,為了讓課堂“冒熱氣”,張帆往往從自己開始,先“冒熱氣”。原來,因為天熱,加上講課時十分激動,有時候不自覺地“用力過猛”,一節課上完后,他的衣服就濕透了,真的冒著熱氣。
“但這種從內到外都酣暢淋漓的感覺挺好?!睆埛χ忉屨f。
如果說張帆用獨特的講課方式喚醒了學生的耳朵,那么他課堂上大量鮮活的材料和生動的語言,則讓生澀的理論不斷被解凍,更易于學生接受。很多學生感慨:“原來,思政課還可以如此有趣、實用!”
“而且知乎、抖音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軟件,也常是課堂上的‘下飯菜’?!笔称饭こ膛c營養科學學院大二學生黃復璜說,“他的課堂有一種魅力,會不斷重塑我們對于事物的認知,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思考邏輯,增強對于時代和自我的認同?!?/p>
事實上,初為教師時,張帆也曾面臨困窘:翹課的學生不少,坐在教室里低頭看手機的人比抬頭的人多,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抵達率”并不高……
經過反復思考,張帆開始從青年學生的特點入手,不斷了解他們的需求。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90后’和‘00后’,他們思維活躍,對新生事物懷有熱情和好奇,對現實生活關注密切,富有批判精神,對于所接觸內容的趣味性、便捷性、互動性要求更高,因此,我就從內容和形式上不斷開始調整自己的教學?!睆埛f。
張帆說:“教學就好比談戀愛,如果你送了一個東西給心上人,但是這個東西送的方式不對,硬邦邦地塞給對方,人家不見得會接受,接受了也不見得會開心?!?/p>
因此,他逐漸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備課之中:每備一節課,他都會從社會熱點和歷史資料里廣泛挖掘素材,力求深入淺出,往往一節課需要一周的時間來準備;講授每節課前,他會在家里對著鏡子試講,哪里需要活躍氣氛,哪里需要深入剖析,甚至表情和動作也要“雕琢”。
當這些提前反復打磨的內容呈現在課堂上時,他發現自己逐漸從手機端把學生搶了回來,并且“圈粉”不少。
對于課堂的探索從未停止。去年,陜西師大引進并推出了“學習通App”。張帆發現,這個App還可以實現彈幕功能,于是,在他的課堂上,傳統的舉手回答方式逐漸變成了發彈幕的方式。
“老師提問后,大家都搶著回答,通過這個App,我們的答案就以彈幕的形式顯示出來。張老師還會根據回答,給我打分。”外國語學院大二學生陳曦昊說。
陜西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任曉偉認為,張帆之所以講課時有底氣、有氣勢,受到同學們歡迎,一方面在于他善于把握青年群體的特點,能夠將教材的主要內容和學生成長及當下現實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他對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的真信,對自身科研內容的自信,這樣一個有信仰的人去講信仰,他在課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富于感染力。
在教學之余,近年來,張帆也參與主持了多個重點科研項目。無論是探索“模塊教學法”“翻轉課堂”在思政課堂中的應用,還是探尋“中國共產黨青年工作的歷史經驗”,從這些科研項目中都可以看出,他仍在不斷總結、反思和提升自己。
“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對于教學的探尋沒有盡頭,我只是剛剛開始?!睆埛f,未來他還將不斷豐富自己的課堂,要把思政課教師的使命和責任完成得更加充分、擔當得更加堅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