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網
2019-09-04 17:17:09
據新華網報道,1949年時我國有5.4億人,其中農村人口占比89.36%;到2018年時,全國人口已近14億,農村人口占比卻降至了40.42%。
70年間,中國農民占比減少了近五成。有人不禁要問:中國農民哪里去了?這個問題其實倒不難回答,在農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城市化持續推進的過程中,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國農民實現了由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當農村人口占比大幅下降,有人可能就會疑惑,那究竟由誰來種地呢,又由誰來守護國民經濟的基礎呢?可是當你看到這樣一組數據,你的心里肯定也就有了底:“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158億斤,比1949年增長4.8倍,年均增長2.6%”“中國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人口”……可見,中國人牢牢地將飯碗端在了自己手里,中國農業的發展并未受農村人口占比下降的影響,相反中國經濟在這個過程中是更具活力的。
大量農民“進城”,其實最直觀地折射出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村人口之所以能夠離開鄉村,除了戶籍政策的日益靈活,除了城鄉二元結構的逐漸打破,更在于可以以更少的勞動力來承擔原來需要更多的人來從事的勞動。2018年時,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其中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這就意味著數量眾多的農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高強度勞動中解放出來,他們完全有可能進城就業務工甚至是安家立業,這樣一來,不僅他們的身份實現了轉變,更有力地推動了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發展。
大量農民“進城”,農業卻持續發展,更折射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耕地灌溉面積達到10.2億畝,比1952年增長2.4倍,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4億畝,無疑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重要體現;從農業合作化制度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農產品市場化改革、取消農業稅等,再到農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深入推進,充分體現著“因時制宜”的制度靈活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則更是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的穩定發展。這種發展的延續性,這樣的偉大成就,只有社會主義的中國可以辦到。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業向好則全局主動。當農業不斷進步發展,當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才有了更堅實的基礎,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才更有底氣,這既是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繼續走向光明未來的信心來源。
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業發展成就舉世矚目。步入新時代,隨著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的深入貫徹,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隨著城鄉二元結構的不斷被打破,隨著農民進城和各類人員返鄉下鄉創新創業的良性互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農業會有更好的發展,以農業為基礎的各項事業都會有更好的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