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2019-09-04 17:18:09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力重千鈞的話語,充分彰顯了一個大國領袖為黨為國的使命擔當、人民至上的博大情懷、舍我其誰的堅定自信和無比崇高的奉獻精神,生動體現了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深刻揭示了共產黨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處世之道。
心中“無我”,才能做到舍生取義。李大釗曾是薪俸優厚的北大教授,但他卻以生命詮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彭湃曾是錦衣玉食的富家少爺,但卻散盡榮華、走上為大多數人求解放的道路。一大批仁人志士為何放棄生活無憂的日子,甘于加入主張“要替窮人翻身”的共產黨呢?因為他們堅信自己追求和信仰的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總想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內有無數置生死于度外、置自身利益于度外、置個人于度外的人。新的長征路上,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無我”的革命精神不可或缺,永遠不能丟。
心中“無我”,才能做到一心為民。“人民”二字,永遠鐫刻在共產黨人的靈魂深處,也是我們黨永葆活力的源泉所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雷鋒,“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的“樵夫”廖俊波,“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草鞋書記”楊善洲……一代又一代優秀共產黨員為了人民利益忘我奮斗、無私奉獻,用赤誠和生命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今天,人民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做到心中“無我”,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宗旨意識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如此方能答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一重大命題。
心中“無我”,就是要敢于擔當。上世紀80年代初,市場經濟仍被視為洪水猛獸時,袁庚以“敢想、敢言、敢試、敢闖、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勇闖禁區,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在深圳蛇口工業區創造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傳奇。謝高華當年冒著丟“烏紗帽”的風險,力排眾議,拍板給路邊市場開“綠燈”,義烏這個“一條馬路七盞燈,一個喇叭響全城”的貧困縣,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改革開放40多年,面對堅冰和風險,無數先驅以“無我”的擔當精神勇毅前行。沒有他們,改革開放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如今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面對的暗礁、潛流、旋渦越來越多。啃下難啃的“硬骨頭”,就更加離不開“無我”的擔當精神,既要“哪壺不開提哪壺”,直面問題不回避,更要“提了哪壺開哪壺”,將改革進行到底。
心中“無我”,就是要沖鋒在前。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這是共產黨員應有的樣子。面對臺風和巨浪,黃群、宋月才、姜開斌挺身而出,為保護國家重點試驗平臺壯烈犧牲,用寶貴的生命踐行了共產黨人“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掩護了戰友。他們并非不清楚危險,并非不珍惜生命,只是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毅然選擇了“無我”。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淬煉“豁得出來”的膽魄,災難面前沖鋒在前,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在重大風險考驗中靠得住、拿得起、立得牢、叫得響,才能真正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
“無我”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境界。新時代,我們要努力追求“無我”的精神境界,正確處理公與私、義與利、是與非、正與邪、苦與樂的關系,實現個人抱負與黨和人民事業的有機統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無我”的境界、“有我”的擔當,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我們就一定能建功立業新時代,寫好奮斗追夢新篇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