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共和國的故事·治水記】汩汩南水 奔流北上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

2019-09-16 16:19:09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工程由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組成,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連接,構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中國大水網,是世界上覆蓋區域最廣、調水量最大、工程實施難度最高的調水工程之一。

調南水,解北渴,歷時50年論證、10多年建設的夢想變成現實。2013年5月30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成功試通水。2014年12月12日,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出陶岔、過啞口、飛渡槽、鉆暗涵,南水北調的一泓清水,不舍晝夜,一路逆勢北上,穿行千里,從長江到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區。隨著供水量持續快速增加,南水滋潤著北方大地,優化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修復了區域生態環境,有力支撐了受水區和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

解渴北方,效益遠超預期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在中國水資源分布圖上,這個現實堪憂。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水資源量占全國河川徑流80%以上;而黃淮海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21%。

嚴峻的現實使得北方地區不得不過度利用地表水、超采地下水、擠占農業及生態用水。長期的超采導致地面沉降、河流干涸等生態危機接踵而至,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

調水成為必然選擇。

從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提出“南水北調”的偉大構想,到2000年南水北調工程進入全面規劃論證,再到2013年5月30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成功試通水;2014年12月12日,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至此,“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中國大水網編織而成。

東、中線一期工程從根本上改變了北方受水區的供水格局,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南水”已成為京津冀魯豫地區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億人。截至2019年7月,中線工程累計調水225.87億立方米,東線工程累計調水39.1億立方米。

在北京,南水占城區日供水量的73%;

在天津,14個行政區居民喝上南水;在河南,受水區37個市縣全部通水;在河北,4條配套輸水干渠全部建成通水;在山東,膠東半島已實現南水全覆蓋;在江蘇,東線一期工程提高了7城市50個區縣共計4500多萬畝農田灌溉保證率。

“設計之初,南水北調只作為北方地區補充水源,如今,南水北調已成為很多城市的主力水源。”水利部部長鄂竟平說。

攻堅克難,保障調水安全

南水北調工程縱橫大半個中國,穿越數個地形地貌大相徑庭的省份。

一連串世界之最,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上。世界最大輸水渡槽、第一次隧洞穿越黃河、世界首次大管徑輸水隧洞近距離穿越地鐵……南水北調工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之最;63項新材料、新工藝,110項國內專利,南水北調人用中國智慧一次又一次刷新著水利工程建設的新紀錄。

在施工遇到的諸多技術難題中,以中線工程穿越黃河為最。穿黃工程是南水北調總干渠穿越黃河的交叉建筑物,不僅規模大,其建筑物的布局、形式等直接與黃河河勢相關,穿黃工程的隧洞施工可比喻為“牙膏里打洞”。工程技術人員因地制宜,以鑲嵌式方法先建立支撐結構和固化結構,再通過注漿讓土壤變硬,使得隧洞施工變成可能。最終,耗時5年,穿黃工程才得以貫通,長江水與黃河水實現有史以來首次“擦肩而過”。

千里調水來之不易,如何保障水質安全,始終是百姓關注的焦點。

為了保證南水北調水質安全,早在2000年南水北調工程進入總體規劃論證階段時,國務院就定下了“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工程重點是加強污水處理,實施清水廊道建設,完成蘇、魯兩省治污及截污導流項目。

汩汩清水是治污成效最好的例證: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后,東線一期工程輸水干線水質全部達標,并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中線水源區水質總體向好,中線工程輸水水質一直保持在Ⅱ類或優于Ⅱ類。

優化配置,緊扣生態發展主線

調水不僅要保供水,更要保生態,保發展。南水北調不是一條簡單的調水線,更是一條詮釋“生態文明”的發展線。

相比而言,南水對北方生態環境的改善成效更為明顯。面對水流嘩嘩作響的汊河,河北水利廳防汛辦公室副主任于清濤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講述了這些年的變化。“20多年來,滹沱河幾乎常年無水。自從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通水以來,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效果非常明顯。”于清濤說。在白洋淀上游,干涸30多年的瀑河水庫在南水到來后重現了水波蕩漾。

目前,中線一期工程連續兩年利用汛期棄水向受水區白河、清河、澧河、滹沱河等30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累計補水8.65億立方米,區域水環境大幅改善,受水河流煥發出新的生機。

南水,不只喚醒了北方的河流,也滋養了北方干渴的大地。

在水利部南水北調司副司長袁其田看來,地下水是極其寶貴的戰略資源,此前華北地區普遍面臨地下水超采問題。自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通水以來,通過限制地下水開采、直接補水、置換擠占環境用水等措施實施生態補水,有效遏制了黃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趨勢,地下水位開始回升。

據統計,北京、天津等6省市累計壓減地下水開采量15.23億立方米,平原區地下水水位明顯回升。

今年1月,水利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行動方案》并明確,要增供南水北調東線水,在保障正常供水目標的前提下,相機為主要河湖生態補水。

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副總經理胡周漢表示,此次應急試通水旨在通過援引長江水置換河北和天津深層地下水超采區用水,壓減深層水開采量,回補地下水,不僅有助于改善水生態環境,也將為北延通水常態化調度提供經驗和依據。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奔騰的江水從丹江口一路向北,穿越中原,直抵燕山腳下;澎湃的水流從揚州出發,沿著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直抵海河流域和山東半島。汩汩南水,奔流北上,不僅滋養著北方大地,更為北方的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水支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責任編輯:楊凡、郭美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