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1-06 06:23:11
2019年3月16日,新疆分社記者白佳麗(右)采訪克里雅人脫貧攻堅情況。
【演講稿】走進沙漠高原“最后一公里”
大家好,我叫白佳麗,是新華社新疆分社的記者。
在新疆,人跡罕至的沙漠腹地里,帕米爾高原的萬仞冰山下,貧困就在這些艱苦的地方沉淀,而攻堅克難的故事正在發生。
依明?買提庫爾班,一個維吾爾族八零后,他的家在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心地帶。
為了找到他,我們在沙漠里不斷地陷車、迷路。終于在今年3月的一個夜晚,我們到達了他生活的地方——新疆于田縣達里雅布依鄉。
生活在那里的人們,被叫作克里雅人。他們的房子像童話里描述的一樣,用紅柳、胡楊、泥巴搭建而成,里面并沒有什么家具,沙子壘得高一點就是床,我們把它叫作沙炕。
這里的大多數人,一輩子也沒有出過幾趟沙漠。
晚上,我們躺在沙炕上,透過木頭的縫隙,看見滿天的星星,房子四面漏風。很難想象,在同一個時空里,有人居然過著這樣的生活。
少言寡語的依明,對待我們這些第一次來他家的客人,拿出最好的食物,為了讓我們吃上菜,他甚至走了幾個小時,到鄉政府附近唯一一家蔬菜店,買了一小捆小白菜。
要知道,沙漠里沒有辦法種出任何農作物,面粉、蔬菜都是要從外面運進來,一片小菜葉都是奢侈品。以前,他們甚至要騎著駱駝去外面運面粉,一個來回就是半個月的時間。
我第一次知道,一粒掉在地上的馕渣也是珍貴的。吃起飯來,嘎吱嘎吱響,嘴里一半是食物,一半是沙子。那里的食物太過珍貴了,我們每個人都沒有吃飽,但是趕緊說:“吃好了”。
采訪結束后,我們帶依明來到沙漠外的于田縣城,他的兒子在這里讀初中。那一晚,他生平第一次住進了酒店。他反復對孩子念叨著這一句話:“你要好好學習,千萬別像爸爸一樣!”
今年年底前,這個“最后的沙漠部落”將搬遷到現代新村,依明要告別沒有網絡、沒有自來水、沒有道路的家,離開這個沙漠的“肚臍”,過上向往但不敢想象的生活。
講完沙漠,我想再講一個關于高原的故事。一個為了保護國家,丟掉性命也不怕,但是見到自來水,卻嚎啕大哭的故事。
不久前,我們在中國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采訪了20天。我們所去的村子是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最偏遠的一個村,叫熱斯喀木,那里,距離北京4000公里。
那里的村民,零零散散住在12條山溝中,人數最少的一條溝,只有一戶人家。
熱斯喀木的護邊員們每天都要騎著摩托車,穿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界碑之間。
腳下的路是石頭路,頭頂的山是石頭山。風一吹,山上的石頭就開始往下落。
跟著塔吉克族護邊員在烈日下顛簸了一整天,感覺每一塊骨頭都在咔咔作響,我不斷地想問,為什么你們還要堅守在這里?在這個幾乎被人遺忘的地方,每天還要面臨著生命危險。
我得到了兩個答案:當地的小學老師告訴我,她問孩子們的理想是什么?所有孩子齊聲高喊:護邊員!在這個偏遠、封閉的地方,這些孩子們甚至沒有見過菠蘿,可是護邊員,是他們心中唯一的英雄。
63歲的老護邊員告訴我,塔吉克族祖祖輩輩都在游牧,祖訓里就說,你要守護好你的國家!
他們巡邏的路,冬天被雪覆蓋,夏天被水沖垮,但他們從來沒有停下過巡邊的腳步。
護邊員們,甚至會騎幾天的馬,從縣城買一桶紅油漆,就為了將界碑上的“中國”兩個字描得鮮紅一些。
去年,熱斯喀木整村易地扶貧搬遷,從12條山溝里搬到了旁邊的一塊平地上。新村有了電,也有了自來水。一位護邊員看到水龍頭里流出的自來水,突然嚎啕大哭。他說,好多老鄉沒見過自來水就去世了,好想讓他們也能看上一眼。
在中國反貧困的斗爭中,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我們走到了最難到達的“最后一公里”,用筆記錄下邊疆地區脫貧的歷史進程。也用一篇篇報道,推動著脫貧工作的行穩致遠。
我們,也從各族群眾的身上,感受到了最真實的擺脫貧困的信念和努力。面對“最難啃的硬骨頭”,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一個人也不能掉隊。
三年前,我還沒有到過一次新疆,而工作的三年里,我走過了新疆的許多角落,遇到了很多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在困難面前充滿了力量,也讓我把踐行“四力”的步伐扎得更深。我想把這些小人物在大時代的命運記錄下來,把這些故事講給您聽。
謝謝大家!
(新華社新疆分社對外采訪室記者。三次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三次登上帕米爾高原等人煙罕至的區域采訪,每年出差時間達到120天以上,挖掘了“拾荒教師”潘玉蓮、“紅柳老人”劉銘庭等,產生良好社會反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