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19-11-28 16:15:11
半月談記者:孫愛東 張初
物業公司與業主成了對手,15年建不成個業委會,面對居民大小煩惱各部門束手無策……說起小區的事情,很多城市居民都有一肚子苦水。小區內發生的種種矛盾糾紛看似小問題,卻每天發生在每個居民的身邊,對城市居民生活質量造成很大影響。小矛盾日積月累,小煩惱反復發作,就會變成大麻煩。
難道這真是一道無解題?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浙江溫州的“紅色管家”有效解決了當前城市小區物業管理失范、監督缺位、治理失衡等突出問題。
溫州市委組織部部長馬永良介紹,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各類組織、各項工作的“主心骨”。社區治理只要堅持黨建引領,充分調動基層各類組織、各類群體積極性,整合各方面力量資源,聚焦民生關鍵小事,就能使人民群眾更有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選好人,立好章,辦好事”
南郊街道金會昌家園在溫州屬中高檔商品房社區,小區內高樓林立,干凈整潔,生活井然有序。誰能想到,這個小區的管理曾經也是“一團亂麻”。社區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上一屆業委會不作為,導致小區管理服務差、居民滿意度低。業委會為了轉嫁責任,甚至煽動居民對抗社區,最亂的時候甚至在樓棟外拉橫幅、貼告示,阻礙社區日常辦公,煽動居民強占物業配套用房。
面對如此亂象,西嶼社區黨委從黨組織建設入手,牽頭開展“紅色管家”試點工作,加大治理力度。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是成立金會昌小區黨支部,嚴把業委會人選關,并將“黨員比例達到50%以上”作為業委會調整的硬桿杠。第二件事是業委會候選人帶著項目上門宣傳,帶著項目參加競選,帶著項目上崗履職。第三件事是創新開展電子化問卷調查,僅用10天完成100%需求調查,形成“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經審議確定的項目在小區內進行公示并接受業主評議。
三板斧下去,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心氣大順。
好的開頭必須要以制度固定下來,西嶼社區黨委確定了三項制度。
——紅色議事制。小區每周召開紅色議事,所有涉及小區運營的項目均由業委會、物業和相關代表組成的聯席會議確定,明確黨組織核心作用,黨支部對項目運營實行監管,并有“一票否決權”。
——項目領辦承諾制度。所有涉及小區運營的事項均由“兩委三方”(兩委:社區黨委、業委會;三方:社區、業委會、物業)和共建單位認領負責,并作出領辦承諾,定期匯報項目進展,接受意見建議和結果初步評定,最終結果由全體業主測評。
——雙述雙評制度。要求物業和業委會每年開展述職,物業向社區和業委會述職,業委會向社區和居民述職,述職及民生項目均須開展滿意度測評。滿意度低于80%的,勒令整改;整改不合格的,物業退場、業委會調整。同時,對業委會運行情況從優到劣實行“綠藍黃紅白”五色動態管理,對物業服務企業開展“五好物業”創建和“最美物業服務小區”評選等。
制度確定以后,抓落實是關鍵。社區支部采取入戶問卷調查、逐戶排摸走訪、接訪等多種形式,廣泛征集群眾需求,全面了解掌握當前小區急需解決的問題,形成“需求清單”;社區黨組織牽頭統籌轄區范圍內的各項資源,全面整合人、財、物等,形成“資源清單”;推動群眾熱切盼望和關注的實事項目化,經聯席會議研究討論后,形成籌備實行的民生實事“項目清單”。
金會昌小區黨群微家開展中老年人“慢性疾病預防與保健知識”講座
黨建一抓,綱舉目張,居民滿意度迅速提升。2019年6月24日,金會昌小區開展了半年度居民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滿意度達到了95%。南郊街道辦事處組織委員黃穎潔說:“這種結果非常喜人。”
金會昌小區的做法是溫州推行“紅色管家”的一個具體案例。溫州鹿城區委組織部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以此為抓手,鹿城區去年解決了加裝電梯、消控室癱瘓等業主反映強烈的問題3236件。
“1+3+X”治理機制,激活基層“神經末梢”
溫州在推進基層治理過程中,把基層“紅色管家”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總載體,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條條塊塊雙向用力。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看到眼前1000多平方米的社區劇場,家住萬順社區的方雪琴高興地驚呼。社區的合唱室激發了群眾學習熱情,社區書記鄭爍敏特意另尋了一塊新場地,將其打造成了社區群眾自娛自樂的“社區劇場”。
“以前社區很散亂,居民間凝聚力不強,經常會有一些糾紛,但是自從我們打造了集教育、服務、文化生活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引進了專業化的社工團隊后,現在社區黨組織成了社區居民的主心骨,黨群服務中心成了居民議事交流、娛樂活動的主陣地,社區和諧多了。”鄭爍敏認為,用陣地建設來團結社區的居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萬順社區還把轄區內外國語小學等3家學校、8家銀行、12家企業、9個部門站所資源統籌起來,建立社區大黨委制,實現組織共建、陣地共享、活動共辦、資源共用,成為細化社區治理、解決民生訴求、促進城市建設的共同體。
金會昌小區黨群微家暑期開展青少年“急救知識”講座
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配合的“1+3+X”治理機制,打破了工作壁壘和“信息孤島”,激活“神經末梢”,打造了城市基層黨建“朋友圈”。如大南街道通過“區域鏈”,協調社區、職能站所,一舉解決商圈周邊4條道路、3個小區的交通亂象,擁堵情況同比下降90%。
“現在年輕人用手機真方便,這么快就幫我辦好了。”80歲的曾碎香夸的是幫她辦好房屋漏水維修補助金的“紅色樓長”鄭愛青。他得知曾碎香的需求后,直接在“萬順社區的訂閱號”上反映了這個事情,幾分鐘后,社區的“紅色代辦員”就聯系了他,只用了3天,就辦好了相關手續。
目前,溫州已研發黨建智慧平臺,建立黨建數據庫、信息平臺和終端交互系統,開通網上黨支部、黨員群眾在線互動、網上接訪等新功能,實現需求對接、資源盤活、服務派遣智慧化,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一線。
馬永良說,實踐證明,創新基層治理必須旗幟鮮明加強黨的領導。“黨在基層的聲音強了,各種雜音就弱了,各種老大難也就不再難了,老百姓滿意度提升了,黨的執政基礎也就更加鞏固了。”
掃描二維碼,關注半月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