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9-12-14 20:56:12
播撒信仰的種子——記全國優秀教師、湘潭大學九十五歲教授滄南
一把竹藤椅磨得發亮,一張有蟲洞的小書桌堆滿圖書,這就是湘潭大學東坡村9棟3單元2樓滄南居室內景。竹藤椅上,桂花樹旁,靜坐桌前讀書備課寫作——這個定格40年的場景,滄南自稱為“坐真理的冷板凳”。
40年來,湘潭大學哲學系離休教師、95歲教授滄南孜孜不倦地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術問題,書寫著對信仰的執著。不僅如此,他還常年節衣縮食資助貧困學生,離休后堅持給學生上黨課400余場……
11月27日,教育部授予滄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這也是時隔26年、退休24年后,滄南再次獲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學術的道路上,哪有什么終點?”
1924年5月,滄南出生于安徽合肥。1952年,滄南從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系碩士畢業,后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
1974年,湘潭大學恢復建校。1977年11月,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研室主任的滄南,提著一口大樟木箱子從武漢來了湘潭,成為從全國各地高校支援湘潭大學建設的首批教授之一。
此時的湘潭大學,沒有電燈、自來水,沒有圖書館、教室,辦學條件十分艱苦。教師分散住在附近農民家里,晚上蚊子多,備課的時候,大家只好把腿放在水桶里,防止叮咬。
滄南從此與湘潭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與來自全國近百所高校的600多名教師一道,滿懷激情,艱苦創業,心中只有一個愿望,就是牢記毛主席囑托,把湘潭大學辦好。
1978年,滄南向學校建議,湘潭大學哲學專業招考毛澤東哲學思想碩士生,并建立毛澤東哲學思想教研室。1983年,滄南提出“毛澤東方法學”這一創見性的學術課題,并主編了圖書《毛澤東方法學》。他認為毛澤東制定的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科學理論,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大創舉。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副主任、求是雜志社原社長李捷評價說:“這是滄南先生獨具特色的學術貢獻。”
40年堅守與開拓,滄南先后撰寫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趨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實際馬克思主義化》《關于群眾路線的幾個問題》等大量論著。湘潭大學也因此成為全國毛澤東思想研究的“重鎮”。
一點燕麥片,一杯牛奶,一個雞蛋,每天散完步吃完早餐后,滄南就徑直坐到書桌前,思考問題,撰寫文章,開始一天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學術的道路上,哪有什么終點?”滄南對記者說。
“共產黨員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
1995年離休后,閑不住的滄南在學校關工委兼職做起了志愿者。他給學生上黨課,給本科生班級做輔導員。
“人一定要有信仰。共產黨員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什么情況下,都始終堅定地相信、自覺地踐行馬克思主義。”雖是耄耋之年,但只要站上講臺,滄南總能娓娓道來。
滄南上黨課不說大道理,而是把自己擺進去,說心里話、大實話。滄南的課堂給學生帶來了一道道理想信念的精神大餐,在校園掀起了一次次學馬列、信馬列、用馬列的熱潮。
正是在兼職講授黨課的三尺講臺上,滄南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徹底的理論力量、深切的家國情懷,在學生心靈播撒信仰的種子。近年來,湘潭大學先后涌現出了文花枝、楊懷寶、鄧榕等一大批青年先進典型人物。
“身體力行就是最好的教育”
在湘潭大學的校園里,滄南是學生心中最親近的“滄爺爺”,學生是他心中最可愛的“小朋友”。
他的黨課不僅在課堂。每天的“早操”也是他和年輕人交流的好時光。
“2015年暑假,每天8點鐘,連續好幾天,滄南教授坐在東坡村附近的石凳上,給我講他從放牛娃到共產黨員和人民教師的故事。”正在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的吳璇回憶。
“身體力行就是最好的教育。”一直以來,滄南生活清貧、勤儉節約。一件棉襖穿了30多年,拉鏈壞了還舍不得丟。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副書記黎益君說:“我是做行政工作的,在最冷或最熱的天氣去滄老家,發現空調沒開,原來是壞了。等我找了人給他修好,可他還是不常開。”
湘潭大學先后為教授蓋了幾棟樓房。20世紀90年代,學校安排滄南搬到松濤村的“校長樓”,有位患哮喘的同志提出也想搬到新環境里住。滄南聽說后想也沒想,就讓出了自己的新住房。
2015年,滄南告訴女兒,他準備賣掉郵票,將所得資金全部捐給湘潭大學哲學系設立獎學金。
20世紀40年代,滄南開始集郵。剛到湘潭大學時,妻子從武漢寫信都會寄來郵票,他回信就寄上妻子喜歡的手絹。妻子來湘潭大學后,兩人常去湘潭市里淘郵票。女兒深知郵票在父親心中的分量。她問父親:“可不可以只賣一半,或者捐一半?”
沒想到,滄南賣掉了所有郵票,捐出了所得的20萬元。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佳華說:“我是滄老的學生,得知此事后,擔心老師生活困難,為他湊了一筆錢,但他也全捐了出來。”
在《滄年往事》一書中,這位有著63年黨齡的老教授寫下:“共產黨人只有一種人生觀,沒有離退休后的第二種人生觀。在職也好,離退休也罷,都要為實現共產主義和人民的徹底解放而奮斗。”
(本報記者 禹愛華 龍軍) 【編輯:王詩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