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2-15 11:09:12
新華社石家莊12月14日電 題:千里“南水”潤燕趙
新華社記者郭雅茹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5年來,來自丹江口水庫的長江水順著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千里奔流而來,滋潤燕趙大地,帶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截至12月上旬,河北省累計受水約59億立方米,受益人口2000多萬。如今,石家莊、邯鄲、保定、衡水等城市主城區“南水”供水量占75%以上,部分城市全部用上“南水”。
“遠水”解“近渴”
位于河北省南和縣的河北金達福藥業有限公司對用水要求較高。“過去,企業用自備井,水垢多,制水車間需要用大量藥劑軟化水、去水垢,凈化器濾芯一年得換一次。用上南水北調水后,水質明顯變好了,單藥劑這一項,每年能省20萬元左右。”總經理王海龍說。
“不僅如此,以前用自備井時,水壓不穩定,還易受用電高峰期和檢修影響停電停水。現在南和縣水務總公司24小時恒壓供應南水北調水,保障了企業穩定生產。”
河北省水資源嚴重短缺,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凸顯,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跨越千里而來的長江水,解決了河北的“發展之渴”。
2014年底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建成通水以來,河北省加快配套工程建設和江水切換工作,省政府陸續出臺《推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和江水利用實施方案》《關于建立健全水價調整補償機制的意見》和《關于用足用好南水北調引江水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進引江水的利用。江水利用量從通水后首個調水年度的0.83億立方米,提升到2018-2019調水年度的22億多立方米。
告別苦咸水 居民喝上“甜水”
“沒有接通自來水前,我們一直使用井水,鄉親們通常是用肩挑,用車向家里拉水吃。井水日漸枯竭,我們面臨著吃水難的問題。南水北調的水來了,鄉親們吃水真的方便。”臨城縣前都豐村村民趙福國說。
長江水實現了燕趙人民“喝上好水”的愿望。
河北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省黑龍港流域水資源緊缺,淺層地下水苦咸,深層地下水高氟。飲用苦咸水,不僅口感差,還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低下;飲用高氟水,會造成氟斑牙、氟骨病。長期以來,由于沒有優質水源,這一區域的農村群眾不得不飲用苦咸水、高氟水。
2016-2018年,河北省抓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的機遇,在全省6個市的37個縣(市、區)實施農村生活水源置換項目,建設南水北調地表水廠與農村供水站連通工程,共連通農村供水站231個,鋪設管道2960公里,到2018年底受益人口達506萬。
現在,磁縣居民只要打開水龍頭,就能吃到千里之外的長江水。水質同早些年吃的自來水相比,提高程度讓當地居民馮國英喜上眉梢。“以前的水煮好后,水垢特別厚。現在,水垢的問題沒了,水又清又甜,感覺特別幸福”。
河北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2022年河北計劃投資40億元繼續大力實施農村生活水源置換,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同時徹底結束當地群眾飲用高氟水的歷史。
水清岸綠重現燕趙大地
受氣候等影響,河北省平原地區大部分河流常年斷流,河湖水生態嚴重惡化,迫切需要盡最大可能增加外調水量。
2018年開始,河北系統謀劃實施了河湖生態補水工作,水利部和河北省政府聯合啟動了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3條河地下水回補試點工作,同時利用引江水向其他河流生態補水。去年9月到今年8月,河北圓滿完成了3條試點河道補水任務,補水總量14億立方米,超額完成水利部確定的7.5—10億立方米的目標。
滏陽河生態補水以來,有水河道長度達160公里,形成生態水面950萬平方米,全面改善了滏陽河的水質水量,邯鄲人民的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恢復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水生態環境,出現了水生植物扎根生綠、魚游水中、水鳥飛翔的美景。
“南水”到來后,有效地增加了河北省可利用的水資源,沿線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今年以來,河北省地下水位下降趨勢有所減緩,根據省地下水位自動監測成果,2019年10月底,全省地下水超采區淺層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8.8米,同比下降0.24米,下降幅度減少一半;深層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5.57米,同比下降0.83米,下降幅度減少四分之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