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荔枝新聞
2019-12-22 16:21:12
特約評論員/秦希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五周年。文藝工作者牢記囑托,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推動著文藝創作邁向“高峰”、“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惠民“成色”更足,讓近14億人民的文化強國夢愈加清晰。
文藝創作邁向“高峰”。文藝是時代的鏡子,也是滋養心田的精神食糧。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今年以來,“中華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創新報國70年”大型報告文學叢書等一批獻禮新中國華誕的作品相繼問世。12月6日20時37分許,2019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累計達到600億元,更是比去年提前了24天。文藝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背后是中華文化的活力四射。
“走出去”步伐加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回望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阿語配音版電視劇《美好生活》曾登陸黎巴嫩國家電視臺、迪拜中阿衛視、突尼斯國家電視臺;《長安十二時辰》也在海外各大平臺多語種上線,濃烈的“唐風古韻”吸引了眾多海外觀眾……越來越多的中國影視劇“漂洋過海”,在豐富國外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表明中華文化“走出去”步伐在不斷加快。
文化惠民“成色”更足。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化具有凝聚民心和增進民生福祉的功能,是衡量幸福美好生活的一個重要標尺。一年來,“紅色文藝輕騎兵”送文化下鄉活動紅紅火火,為越來越多群眾送上豐盛可口的文化大餐;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惠民進社區活動,既增進了鄰里感情也搭建了溝通橋梁。越來越多文藝工作者承擔起時代責任,在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同時讓文化惠民“成色”更足。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通過審議,將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再次凸顯中華文化的迷人魅力。可以說,汲取著建設、改革的偉大力量,文化正激蕩著民族自尊、自強與自信,為追夢中國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文化是軟實力,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和不容低估的巨大作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一年來,在文化浸潤下,中國道路不斷拓展,中國理論不斷豐富,中國制度不斷完善,中國自信不斷提升。2020年即將開啟,廣大文藝工作者應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創造出更多經得起時代和人民檢驗的優秀作品。(秦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