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9-12-27 09:24:12
在一線感知教育改革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探索鄉(xiāng)村教育振興的秘密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一項一以貫之的教改實踐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尋找辦好農村教育的根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記住為贛鄱大地“種樹”的人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低調一生潤物無聲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樹起人民教育家的精神標桿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觸摸“朽而沃若”的靈魂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十七年寫就“高原紅梅”掃描二維碼看詳細報道
2019年,《中國教育報》在一版重點推出了一些基層教改典型經驗和教育戰(zhàn)線的典型人物,均引起了強烈反響。年終歲末,我們請這些稿件的作者分享自己的體會和采訪背后的故事,向推動教育事業(yè)前行的奮斗者們再次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9年3月22日
在一線感知教育改革
本報記者黃鵬舉
一座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提升離不開教育。作為全國知名的制造業(yè)重鎮(zhèn),位于粵港澳大灣區(qū)核心的佛山市南海區(qū),需要怎樣的教育?這是采訪之初,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同南海區(qū)領導和教育局負責人交流中,我們了解到,2016年,南海提出打造“品質教育,學在南海”教育品牌,持續(xù)加大經費和硬件投入同時,連續(xù)出臺政策,從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供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入手,持續(xù)推動教育綜合改革。
在此后一周里,我們幾乎跑遍了南海所有鎮(zhèn)街,采訪了幾十位教師、校長、學生、家長,鎮(zhèn)街教育部門和教研部門負責人……在其中尋找素材和故事,從細微處求證南海打造品質教育的成效。漸漸地,改革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又開放包容的南海教育人形象在我們腦海中越來越清晰,文章也隨之有了框架。
平日里,我是個寡言少語的人,但一走進校園、走近師生話就多了起來,這一方面是職業(yè)要求,同時也是是情之所至。在那里,改變和傳承、開創(chuàng)和堅守并行不悖,一如這個國家教育改革一路走來的縮影。
2019年10月10日
探索鄉(xiāng)村教育振興的秘密
本報記者陽錫葉
采寫湖南省瀘溪縣辦鄉(xiāng)村教育經驗的報道,我們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過了長期的關注與思考,特別是該縣在全國率先實施鄉(xiāng)村教師津補貼政策之后,我們10余次深入瀘溪,走遍了該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對瀘溪教育的變化軌跡,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
今年4月,在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作出批示“瀘溪經驗很好,要推廣”后,我們一行再次深入瀘溪采訪,切實感覺到“瀘溪經驗”至少回答了鄉(xiāng)村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幾個共性的問題。
一是回答了窮縣如何辦大教育的問題;二是回答了鄉(xiāng)村教育如何建立科學高效治理體系的問題;三是回答了鄉(xiāng)村教師隊伍如何建設的問題;四是回答了如何辦好老百姓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的問題;五是回答了如何提升鄉(xiāng)村教育質量的問題。
這幾個問題,不僅是瀘溪一縣一地所面臨的問題,也是縣域教育面臨的普遍問題,甚至可以說,也是中國鄉(xiāng)村教育面臨的共同問題。瀘溪縣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正是瀘溪經驗的價值所在。我們深切地希望,在鄉(xiāng)村教育普遍面臨困境的情況下,有更多地方像瀘溪一樣,實現(xiàn)鄉(xiāng)村教育振興,這是民生之福,也是國家的希望所在。
2019年11月20日
一項一以貫之的教改實踐
本報記者王友文魏海政
早在2004年,山東濰坊就在全國率先開始探索實施校長職級制改革等一系列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工作。
在多年來深入濰坊各地、各校采訪過程中,我們對濰坊一以貫之的教育改革發(fā)展有了深刻的感受和認知。對其在加強基層學校黨組織建設基礎上,對學校發(fā)展采取的簡政、放權、搞活等舉措,感觸尤為深刻。
在簡政方面,濰坊大幅精簡面向學校的檢查、評比、會議、驗收等事項,減少對學校正常辦學秩序的干擾,實現(xiàn)了“管得越少,辦得越好”。在放權方面,濰坊通過建立一系列自主辦學正負面清單制度,厘清部門與學校權責邊界,部門到位不越位,學校履責不推責,讓權力各歸其位、各負其責、各盡所能,提升辦學效益。在搞活方面,濰坊把學校從微觀、直接的管理中解放出來,加強宏觀引領和助推服務,并開門借力,引導社會力量尤其是第三方機構廣泛參與,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激發(fā)了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活力。
濰坊的做法,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精神若合一契,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借鑒。
2019年11月14日
尋找辦好農村教育的根
本報記者蘇令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大興鎮(zhèn)中心學校的采訪,是一次探尋怎樣辦好農村教育的尋根之旅。這次采訪,給我們帶來了足夠多的震撼和感動。
首先讓記者感到震撼的,是這所偏遠農村學校的辦學成果:這里不僅升入優(yōu)質高中的學生數(shù)量多,本校舉辦的職高也有近80%的學生能升入高職院校。此外,未升學的學生從本校職高畢業(yè)后,大多成了當?shù)氐姆N植、養(yǎng)殖能手和致富帶頭人。
在之后的采訪中,記者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當聽到學校領導集體把榮譽、機會讓給普通教師已成為一種慣例時,記者感動了;當看到民辦教師出身,在本校土生土長,先后評上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的陶立新老師,寧愿夫妻兩地分居也不愿意調離學校時,記者感動了;當?shù)弥衲陮W校舉辦運動會,鎮(zhèn)上的商戶自發(fā)組織起來,為運動會提供獎品時,記者感動了……
這一切讓人感動的事例,離不開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腳踏實地地開展素質教育這個“根”。有了這個“根”,大興教育人才能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才能致力于探索如何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才能辦出讓群眾滿意的教育。
2019年4月19日
記住為贛鄱大地“種樹”的人
本報記者甘甜
2018年教師節(jié)前夕,接到采寫任務前,我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南昌大學教授王雨去世的消息,了解到這是一位毅然放棄香港名校終身教職,回來支持老區(qū)建設,最終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學者。我十分感動,能做的卻唯有一聲嘆息。
一心只考慮做事的王雨到南昌大學時,沒和學校提任何有關待遇的要求,不置產業(yè)的他一直帶著家人在學校附近租房。對他愛人的采訪就是在出租房里進行的,那個陰雨綿綿的冬日,屋子里空調壞了,像個大冰窖。
王雨的愛人原本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教師,隨他來到南昌后就做起了全職太太。她的描述,讓我進一步了解了王雨的情懷和價值觀,知道了很多溫暖的小細節(jié),王雨的形象也隨之越發(fā)清晰起來。
與此同時,王雨的愛人覺得自己沒做什么,堅持不讓我在文章中提到她的名字。采訪的最后,她還提出了一個“請求”:留幾份報紙,要讓孩子們長大后能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的人。
通過他人的文字了解至親是多么悲傷的一件事情。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白紙黑字,不過是幫忙記住。
2019年7月22日
低調一生潤物無聲
本報記者唐琪
《中國教育報》每年都會報道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先進事跡,但對我來說,于瑾老師很特別。
接到報道任務時,我發(fā)現(xiàn)這位已故的老師特別低調,網上幾乎沒有關于她的任何報道,簡介也只是寥寥幾句。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她的同事、學生對她的事極其上心。有畢業(yè)多年的學生在約定的采訪日前就給我打電話,因為“有太多的話想說”;有的已經離開北京,卻專程趕來接受采訪。她的同事都說,于老師真心關愛著身邊每一個人,所以她走后,人們不愿散去。
在我看來,于老師看似柔弱,內心卻篤定、強大,她用自己的方式潤物無聲地教育了學生,溫暖著身邊每一個人。
報道見報當天,本報新媒體平臺也進行了推送。正值暑假,又是夜里,反響卻出人意料地熱烈。一天時間,多個平臺閱讀量突破10萬+,大段的評論如潮水般涌進后臺。人們?yōu)樗墓适赂袆硬灰眩锌處熓翘柕紫伦畛绺叩穆殬I(yè)。我看見,于老師的能量穿越時空,輻射了千千萬萬人。我也因此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我決定,要更加努力地把教育戰(zhàn)線上可愛可敬的人和事講給更多讀者聽。
2019年11月4日
樹起人民教育家的精神標桿
《人民教育》記者余慧娟
于漪老師成名已久,但她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對整個教育界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在這種情況下,寫于漪老師的文章如何能寫出新意,是我們考慮的首要問題。
為此,我們研讀了21的冊《于漪全集》和她的自傳式作品《歲月如歌》,以及所有關于她的重要采訪。我們發(fā)現(xiàn),她所詮釋的“人民教育家”特質,集中體現(xiàn)在“信仰、奮斗、思想、風范、貢獻”5個關鍵詞上。
信仰是于漪老師精神力量的來源。“一切為中華民族”的堅定信仰,使她能夠穿越風風風雨,始終為人師表。信仰之上,是奮斗的人生。于漪老師骨子里有一種不服輸、不向困難低頭的韌勁兒,支撐著她不斷創(chuàng)造教育奇跡。思想方面,她關于教育的觀點貫通中西、精辟透徹引人深思。她的風范也堪稱中國知識分子的典范和精神標桿。關于于漪老師的貢獻,我們沒有停留在一位語文教師、一位校長的角色上,而是看到了她在推動中國基礎教育重大改革決策上的貢獻和智慧。
完稿時,于漪老師的偉大人格和深邃思想已深深濡染了我們,讓我們的心靈深受洗禮。流溢于筆端的,只有樸實真摯的感情和一個個動人的細節(jié)。
2019年11月11日
觸摸“朽而沃若”的靈魂
本報記者王志鵬
在我眼中,何家慶似乎與當今社會“格格不入”。
他不修邊幅,經常頂著一頭凌亂的長發(fā)、穿著發(fā)白的中山裝和解放鞋,就連2000年4月底去北京參加全國勞動模范表彰大會也是這副打扮;他醉心科研如同入魔,孤身勇闖大別山、大西南等地,遭遇過饑餓、嚴寒、山洪、蛇咬、車禍、搶劫,九死一生;他不通世故,上邊來了扶貧檢查團,他送每人一包價值兩角錢的牙簽當禮物;他毫不利己,2001年安徽省政府獎勵他10萬元,他卻轉身捐給了“春蕾計劃”,生命的盡頭,他又提出將眼角膜捐給山區(qū)貧困兒童。
何家慶生前曾問過來訪的記者:“學習我什么?”帶著同樣的疑問,我一遍遍讀他的文章、觀看他的視頻、聽著他的故事,漸漸領悟到:他身上有這個社會上少見的閃光點,那就是執(zhí)著的信念——“我是人民教師,當為人民服務!”
因為執(zhí)著于信念,所以心無旁騖,根本不在乎外表是否光鮮亮麗,更不會花費時間打扮自己;因為執(zhí)著于信念,可以無所畏懼,什么饑餓嚴寒、毒蟲野獸、山洪車禍,都擋不住一顆堅持到底的熱忱之心;因為執(zhí)著于信念,可以不懼世俗眼光,做自己該做的事,但求心安,不問前程;因為執(zhí)著于信念,才能把物質的需求降得不能再低,卻把一切奉獻給社會。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覺得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何家慶是多么的可愛又是多么的可貴。斯人已逝,風骨猶存,唯有期許世上能再多些何家慶式的人物。
2019年12月3日
十七年寫就“高原紅梅”
特約通訊員楊云慧
2019年12月3日,《中國教育報》再次大篇幅刊發(fā)了云南省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張桂梅的事跡。這里強調“再次”,是因為這已經是我從2002年起,第四次對張桂梅進行采訪、撰寫報道她事跡的稿件。先后呵護136名孤兒成長,憑一己之力辦成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每次采寫,我都會驚訝于是什么支撐著她那病弱的身軀、這副身軀又何以能迸發(fā)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初識張桂梅,是2002年夏天,她留一頭齊耳短發(fā),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厚的眼鏡,做起事來風風火火。17年過去,張桂梅依舊是這副模樣,只是更為瘦削。她對我說,近來瘦了10公斤。真有些為她擔憂!
此次又接到采訪張桂梅的任務,我個人覺得任務很重,張桂梅是個老典型,近期很多媒體都在大力宣傳她,我自己又多次采寫過,要寫出新意確實難度大。經過反復思考,我將采訪重點放在張桂梅帶過的孤兒院孩子,以及女子高中她那些年輕的同事身上,努力使這個人物更豐滿、更立體,也更為真實,在認真采訪的基礎上,最終完成了《紅土高原一枝梅》一稿。于我而言,這也可以說是用17年時間采寫成的稿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