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1-01 11:39:01
新華社哈爾濱1月1日電(楊思琪 徐凱鑫 孫曉宇)“北極”漠河、“東極”撫遠、“冷極”呼中,是黑龍江省獨具特色的三個“極點”。它們不僅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而且氣候嚴寒,最低氣溫都在零下30攝氏度以下。近日,新華社記者分別來到這些地方采訪。在三所鄉村小學,記者體驗了鄉村教師的工作和生活。
在“東極”:感受民族文化傳承
“我把太陽迎進祖國。”指著教學樓上的八個大字,抓吉赫哲族學校校長董文濤驕傲地說。
抓吉赫哲族學校位于黑龍江省撫遠市抓吉鎮,是祖國大陸最東端的學校。目前學校有九個年級33名學生,其中赫哲族4名。
作為民族學校,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學習赫哲族語言,三年級學習赫哲族舞蹈、魚皮畫制作,體育課還開設“頂杠”“魚王角力”等赫哲族傳統運動項目。
為了迎接2020年第一縷陽光,師生們正在排練赫哲族特色文藝節目。精美的民族服飾、朗朗上口的“伊瑪堪”說唱、激動人心的“校園頂杠”……活動室不時傳出歡聲笑語。
“赫哲族文化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財富,我們有責任保護好它。”學校語文教師宮福云說,守土一方,就要做好民族文化傳承。
“向東迎接第一縷陽光,轉過身來擁抱祖國。”董文濤說,學生們不僅熱愛赫哲文化,學習也很用功,“總有一天他們會從這走出去,到祖國各地大展身手,擁抱美好未來。”
在“冷極”:撒播冰雪運動種子
在有著“中國最冷小鎮”之稱的大興安嶺呼中區,氣溫已達零下40多攝氏度。一場別開生面的雪地足球賽,給足球這項傳統運動帶來新的“打開方式”。
“上去搶!——傳球!傳啊!”“慢了!”“上去斷他!——好球!”激烈的呼喊傳達著比賽的精彩。在呼中區呼中鎮第一小學,指導教師趙治國正給小學員們上雪地足球課。
一邊聽著指導,一邊努力在腳下找準位置,孩子們在雪地上跑出歡快的節奏。“漂亮!球進啦!”不一會兒,幾位足球小將很快融入戰斗。
“咋還犯這個毛病呢,不是你自己,咱是一個團隊啊!”六年級學生銀斌在球隊里擔任前鋒,經常獨自帶球射門。聽著趙老師的話,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和隊友打配合。
每一次挑戰都有收獲,像這樣的雪地足球賽已經成為這所小學體育課的重要內容。學校副校長宋玉鳳說,以前學生很容易感冒,參加過這一系列冰雪運動之后,學生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冬天容易感冒的學生隨之減少。
不少家長表示,利用當地獨特的氣候資源開展冰雪運動,既能讓學生養成鍛煉的好習慣,又幫助他們磨礪意志品質,可謂一舉多得。
在“北極”:守護希望之光
越是條件艱苦的地方,越需要堅守。在我國“北極”漠河市北極鎮北紅村,有我國最北的希望小學——北紅小學。一對80后夫妻教師迎來在這里駐扎的第11個年頭。
“梯形的面積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二……”王忠雷的講課聲在教室里回蕩,臺下整齊坐著四個五年級的學生。
2009年,王忠雷從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后,成為北紅小學的一名特崗教師。王忠雷回憶,起初,村子里不通電,晚上沒有燈。學校里不通水,只能到周邊村民家里一桶桶拎水。盡管對鄉村教學條件早有預期,但這樣的艱苦還是遠超他的想象。
令王忠雷沒想到的是,經常有學生教他生爐子,還有學生來給他送水……想起那雪地里的一串串小腳印,在3年服務期滿后,王忠雷決心留下來。2012年,在他的影響下,妻子于晶也來北紅小學當老師,負責語文、音樂、美術等課程的教學。
如今,隨著鄉村教育不斷發展,北紅小學不僅通水通電,還配備了閱讀室、音樂室、電教室。學校共有兩個年級7個學生,他們不用出村,就能享受到這對夫妻老師的悉心教育。
“讓希望之光灑滿祖國各個角落。”王忠雷說,看著村子里的孩子一點點成長,作為一名老師,這是能夠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參與采寫:唐鐵富、姜賀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