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1-13 15:29:01
(脫貧攻堅風采錄·科技人員)
科技種好藥 勤勞治“窮根”——村支書汪治財的產業脫貧經
新華社西寧1月13日電 題:科技種好藥 勤勞治“窮根”——村支書汪治財的產業脫貧經
新華社記者王大千、周喆
以往種小麥、油菜都難有好收成,如今卻種出優質的黃芪、當歸,貧困“帽子”戴了好多年的趙軍財沒想到脫貧來得這么快。53歲的他過了幾年“手有余糧”的寬松日子,現在又迎來了一個沒想到:“上了培訓班,學會中藥材初加工技藝,到村里合作社打工,家庭年收入超過5萬元。”
趙軍財生活的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攔隆口鎮泥麻隆村,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淺腦山村。10年前,這里深山谷地產業單一,村民靠天吃飯,人均年收入不到5300元。如今,村莊因藥材種植遠近聞名,家家戶戶蓋新房、買新車,春夏季節的上千畝藥材和百余畝油牡丹香飄山野,游客絡繹不絕……
這一切,都與村黨支部書記汪治財的努力密不可分。
1991年,背負“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壓力,年僅17歲的汪治財離開家鄉打工創業。走了很遠的路,吃過很多苦,汪治財成為村里有名的“能干人”。2011年他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先念“脫貧經”,再念“產業經”,扛起了全村142戶村民的致富希望。
“村里有需求,我們多方對接,幫汪治財爭取到去甘肅考察中藥材種植的機會。”時任湟中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陳寶明說,參觀回來的汪治財發現,泥麻隆村雖海拔高,土壤和灌溉條件卻相對較好。他決心帶著鄉親們學技術種藥材,項目前期的可行性論證就做了好幾輪。
那時村莊周邊,經濟作物種植幾乎是空白,許多人還固守著不種青稞、洋芋就是不務正業的老觀念。汪治財的“斗貧記”一開篇,先是跟“別人不種,咱為啥要種?本來就窮,種虧了咋辦?”的質疑聲作辯論。
“錢大家一起賺,風險我來擔!”汪治財同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次商量后決定,先以自己個人名義借款10萬元購買苗種、化肥等物資,26名黨員先試種,學技術增收益,以示范得人心。
2012年,全村試種大黃、黨參120畝,每畝純收入達4千元,收入翻了好幾番,看到“真金白銀”的村民認可了汪治財的思路。2013年,泥麻隆村建立起“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品種擴大到6種,面積增加420畝,每畝純收入最高達6220元,徹底甩掉了“窮帽子”。
“摘帽”不容易,長遠發展更難。還沒喘口氣享受脫貧的喜悅,泥麻隆村就迎來了藥材市場的一輪“降溫”。“有的藥材價格甚至從80元/斤跌至10元/斤,脫貧成果需鞏固,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汪治財又踏上了繼續找出路的新征程。
“是技術專家和科研機構教我念好了‘產業經’。”冷靜下來搜集信息,汪治財發現,藥材降價不是市場飽和,而是市場對好藥材的需求更大了,創新技術突破種植品質才是泥麻隆村中藥材種植的新出路。
背包里裝著村里各類資料的汪治財出現在青海大學、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實驗室、辦公室。耕地分類精細化育種、道地藥材馴化、林下藥材微灌技術……一個個科技項目飛入泥麻隆村,在專家指導下落地生根。
雖然朔風凜冽、積雪猶存,但山腳下的大棚里,仍有不少人忙著對采收的藥材進行挑選、分類、修剪。臨近春節,走進泥麻隆村,一片勤勞致富的繁忙景象。泥麻隆村村主任汪治軍說,靠著汪治財敏銳的“嗅覺”,泥麻隆村多次調整種植結構,創新產業方式, 2016年新增種植的百余畝油牡丹更是給村莊賺足了名氣,增添了財氣。目前,全村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1000余畝,人均年收入可達14360元。
在泥麻隆村文化廣場中心,立著一尊“藥王”孫思邈雕像。汪治財說,新的一年,他還要帶著全村人挖掘高原村莊種藥材的文化內涵,念好“生態經”“旅游經”,讓泥麻隆村成為勤勞致富的品牌村,帶動周邊更多村莊同發展、同致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