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北日報
2020-03-06 10:12:03
3月3日,武漢市江岸區馨悅國際小區外,志愿者把幫社區居民團購的生活物資分門別類碼放整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這個占爹爹74歲了,還帶著個兩歲的孫子;這個王婆婆80歲了,耳朵不太好……”
2月26日,武漢市漢陽區龍陽街道陶園社區南國明珠二期門前,志愿者朱項斌從口袋里掏出幾張表格,上面詳細記載著150余戶居民的姓名、年齡、電話號碼等信息。對其中的3戶老人,他格外上心。
在不遠處,幾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分發100多份由愛心業主捐贈的蔬菜,朱項斌拎起3份蔬菜走進小區,送到3戶老人的家門口。
外防輸出、內防擴散。為了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千萬武漢市民宅在家中。
如何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僅靠社區的‘十幾條槍’,肯定玩不轉。”武昌區糧道街道東龍社區黨委書記郭慧敏,說出了許多社區書記的肺腑之言。
不計報酬,不計得失。2.4萬余名專項志愿者默默付出,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的“最后100米”。
居民的“菜籃子”
食用油、雞蛋、萵苣、大蔥……
3月3日下午,武昌區糧道街道東龍社區老百花居小區門前的人行道上,擺放著100多份蔬菜糧油,每份物資下壓著一張硬紙片,上面的號碼代表著一戶居民。幾名“紅馬甲”正忙著分揀,準備分發。
志愿者張紅霞介紹,這樣的團購每周都有,很受小區居民歡迎。他們都是通過“志愿服務關愛行動”招募的志愿者。
英雄的城市,造就英雄的人民。
2月23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武漢市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在全市范圍內專項招募志愿者,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為社區居民提供食品藥品等代購代送服務。7天時間,報名人數就超過7萬人。
江漢區唐家墩街道西橋社區的穗豐花園東區,距離華南海鮮市場約2公里,疫情防控壓力大,實施非常嚴格的封閉管理。小區門口的帳篷里,專項志愿者秦天、趙宸深夜還在堅守。來自外省的免費愛心菜、來自商超的10元菜、1000多戶居民的訂單菜,全靠他們來張羅,為了團購名單不漏一戶,他們常常忙到第二天凌晨。
在武昌區中華路街道戶部巷社區,62名年輕的專項志愿者被分成線上和線下兩個組,女生線上收集需求聯系商家,男生在線下分發物資;在江漢區萬松街道航空社區,為了保證采購蔬菜的質量,志愿者張玉菡拉上在超市做收貨員的媽媽把關;在武昌區水果湖街道茶港社區,志愿者以樓棟單元為單位,為居民提供代購服務……
專項志愿者,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一頭連著一扇扇房門背后的期盼。孤寡、獨居老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是他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3月2日上午11時30分,三輛貨車停靠在江岸區大智街道吉慶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貨車里裝的是愛心企業捐贈的豬肉、雞蛋、牛奶等物資。每戶“5斤豬肉、30枚雞蛋、1箱牛奶、20斤大米、1壺食用油”,209份物資被專項志愿者用推車送到每一戶困難家庭的門口。
“沒有這些志愿者,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他們是大好人!”社區的張爹爹說。
患者的“藥箱子”
除了食品,藥品也是患病居民離不開的。
3月1日上午9時30分,青山區紅衛路街東興社區門口,一些居民正在進行購藥登記,有普通藥物,也有重癥慢病藥物。不到1個小時,就有十幾名居民進行了登記。
不一會兒,一位“紅馬甲”拿上單子,騎上電動車出了門。一個多小時后,“紅馬甲”返回,手上拎著七八個裝滿藥的塑料袋,“這次是買普通藥,沒怎么排隊。”
在武昌區糧道街道民主路社區,專項志愿者岳一帆是個90后,主要負責“跑藥店”為居民買藥。
硚口區榮華街道中山社區轄區,大多是無物業老舊小區。老人多,許多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重癥慢性病,需長期服藥。志愿者小蔣提起購藥,就會緊鎖眉頭,原因就是排隊時間太長、藥品種類不多。
隨著武漢市開通“互聯網醫院門戶”、將重癥定點零售藥房由10家增加到50家,重癥慢病買藥難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岳一帆和小蔣也不用再從早排到晚了。
做志愿服務,得讓老百姓有需要時能隨時找得到人。
“大家好,我是本社區‘志愿服務關愛行動’的專項志愿者……”在武昌區中華路街道戶部巷社區,21歲的志愿者陶宏琳“亮身份”的舉動,引來微信群里眾多居民的點贊。
在一些社區,志愿者除了電話、敲門,還把自己的聯系方式貼在居民門口,隨叫隨到。貼心服務,讓居民從起初的“有點煩”變成了“盼人來”。
如今,武漢每天有2.4萬余名專項志愿者上崗。他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活躍在江城的1000多個社區。他們舍小家、顧大家,與醫務工作者、基層工作者等一起,成為這座城市的“脊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