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院士“科技菜”種進大別山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0-03-16 14:12:03

院士“科技菜”種進大別山(科技視點·科技扶貧 我們在行動④)

“脫貧程度看樓房,人均收入看銀行,幸福指數看臉龐!”這是安徽省首批脫貧摘帽縣之一的岳西縣流傳的一首歌謠。靠種蔬菜富起來的農民,親切地把新蓋的樓房稱為“蔬菜別墅”“茭白樓”。

大別山是安徽省貧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積最大、扶貧任務最重的地區,岳西縣位于大別山腹地。近年來,國家大宗蔬菜、西甜瓜、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們將大別山區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區域,長期堅持深入蔬菜生產一線開展產業扶貧。山區許多鄉鎮的蔬菜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強到優,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一個小山村的脫貧故事:生態菜“種”出致富路

“張老師,瓜菜出苗了,您看看苗情怎么樣?”一大早,岳西縣響腸鎮新滸村的農民技術員胡劉國就給“場外指導”——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站長、安徽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其安研究員發去了圖片。

“出苗有點慢,低溫、水分不足,要做好保溫和澆水的措施……”不一會兒,張其安就回復了詳細的技術指導。

胡劉國一邊看一邊記下要點,“種菜哪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每天不問問專家,我這心里就不踏實。”

人勤春來早。青山環繞中的新滸村,田間地頭都是忙碌的身影,不遠處則是掩映在山水間的一棟棟二層小樓。“在我們新滸村,已經看不見老房子了!”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胡發文自豪地說,“以前種水稻,一畝地最多產值千把元;現在種上西甜瓜和辣椒,一畝地平均產值上萬元。我們家也從年收入一兩千元變成現在的4萬多元。”

由于地處山區,新滸村人均只有3分地,全村600戶人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58戶。如今,大山深處的新滸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山村巨變,變化從何而來?

村民們記得清楚,2014年,小山村里來了大專家。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科學家杜永臣、合肥綜合試驗站站長方凌等人來到新滸村調研。“綜合考察土壤、氣候等因素,新滸村適合發展蔬菜產業。最關鍵的是蔬菜產值高、周期短,很適合貧困地區作為主導產業來發展。”方凌回憶說。

脫貧“藥方”開了出來,村民們卻有些猶豫。“咱連水稻都種不好,蔬菜能種好嗎?”“種菜可是個技術活,聽說有的村沒整好,賠了好多錢呢。”……

科技扶貧,要扶真貧、真扶貧。專家們手把手教起來,從整地、催芽、播種、育苗、定植到肥水管理,每一步都親自示范。不僅傳授技術,還送品種、選肥料,提供“一條龍服務”。每個月,方凌和同事們都要從合肥市往新滸村跑幾趟,還專門派了一位技術骨干駐村指導。作為種菜能手,胡劉國脫穎而出,和另一位農民技術員成為重點培養對象,在合肥綜合試驗站免費培訓半年。

“以我們的主打品種西甜瓜來說,選的就是國家西甜瓜體系培育的小果型西瓜,很受消費者歡迎。種植方式上,也是先進的吊蔓種植;施肥要用餅肥、澆水要用滴灌……”胡劉國說,這樣種出的瓜,產量高、品質好,一直供不應求。

科技扶貧,不僅是生產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建立現代化的生產組織方式。在體系專家的幫助下,王世遐帶頭成立了山水間種養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流轉土地600多畝,實現了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經營,帶動村里1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勞務用工、土地流轉等實現了脫貧。

科技“開藥方”,把農民最需要的品種和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科技“點綠成金”,改變的不止一個新滸村。國家大宗蔬菜、西甜瓜、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以合肥綜合試驗站為依托,聯合安徽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對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把山區蔬菜產業發展最需要的瓜菜品種和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為農民鋪就致富路。

“茭白種的時間長了就會品種退化,茭白顏色、形狀越來越不好看,產量只有以前的一半,也賣不上價。”岳西縣姚河鄉民意茭白專業合作社社長陳宗義對幾年前的困難記憶猶新。

關鍵時刻,科技發揮支撐作用。針對高山茭白產業問題與需求,體系的專家們積極開展研究與服務:先后篩選系列茭白品種4個,建立茭白種苗繁育基地335.5畝;推進餅肥、生物有機肥替代雞糞;建立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技術示范基地;推行統一品牌、統一包裝,規范使用“大別山”商標等標識標志,助力茭白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那一年的6—8月份,茭白采收季節,地頭特別熱,但是俞飛飛老師和專家們來了好幾趟,在地里一待就是一天,幫我們選好的茭白種。”陳宗義說。

在專家們的指導幫扶下,合作社用上了優質種苗,并在生產方式上進一步向綠色、有機轉變,使用生物有機肥、燈光誘殺害蟲、茭田養鴨除草等,“大別山”茭白的名頭越來越響亮。

“現在我們茭白畝產兩三千斤,產值5000—8000元,農民只要種上三四畝茭白,年收入都有幾萬元。”陳宗義介紹,合作社發展壯大,也帶動了150多戶貧困戶脫貧增收。因病致貧的馬石村農民儲德文高興地算起增收賬:“每年種植五六畝茭白,農閑時在合作社務工,一年收入加起來有5萬元,咱也蓋起了‘茭白樓’。”

“高山生態蔬菜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岳西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繼民介紹,近年來,國家和省蔬菜體系的專家們從指導建基地、提供新成果、幫助建品牌、指導組建聯合體、加強培訓推廣等方面助力岳西扶貧攻堅。據統計,國家大宗蔬菜、西甜瓜、特色蔬菜三大產業技術體系近年來幫助5萬農戶通過發展蔬菜產業實現脫貧。

集聚“國家隊”力量,破解產業發展瓶頸

科技扶貧,不僅授人以漁,還要不斷解決產業發展中涌現出的新問題。

“茭白品質提升了,我們還想錯峰上市,進一步提高效益,冷藏庫咋建設?”“現在的茭白只是初加工,我們想延長產業鏈,把茭白‘吃干榨盡’,這生產線應該怎么建?”

面向產業需求,體系的專家們又展開研究。“不同的蔬菜品種,保鮮條件不同,需要的冷藏溫度也不同。”專家們開始做實驗,一點點摸索出最適宜茭白保鮮的冷藏溫度,指導岳西縣建設起3000多立方米的茭白冷藏保鮮庫。

“有些問題單靠我們自己研究解決不了,但好在有整個體系的專家做后盾。比如冷藏問題,我的專長在育種和栽培,但體系是按照產業鏈建起來的,有專門從事冷藏、深加工領域科研的專家,大家一起努力來破解難題。”張其安說。

體系專家們的目光更為長遠。生物菌有機肥如何讓土壤活力更旺盛?一家一戶育苗風險大,集約化育苗如何突破技術難關?山區蔬菜能否做到一年四季周年供應?張其安表示,這些都是產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體系的優勢在于能夠集聚全國科研力量聯合攻關,切實解決產業需求,讓科技真正為生產服務,切實發揮出科技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

這些年,為了幫扶大別山地區的蔬菜產業發展,國家大宗蔬菜、西甜瓜、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們傾注了不少心血。每年,這些體系的首席科學家、崗位科學家和試驗站站長們,都定期來到山區考察、指導,為基地提供瓜菜品種與技術,為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山區不少農民都自豪地說:“別看我們在山溝溝里,院士科學家都經常來哩!”

“現在一年大半的時間都在下鄉,有時晚上11點多還有農民發微信問問題,雖然辛苦,但能夠發揮專業知識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我們特別有成就感。”方凌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6日 19 版)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湖北黃岡城區公交3月16日起恢復?假的!

據黃岡市政府網消息,15日,一則題為《黃岡城區公交恢復運營方案》的消息在網絡流傳,該《方案》稱,“自3月16日起,分三階段有序恢復公交...[詳細]
湖北日報微信公眾號 2020-03-16

青海所有餐飲經營單位可全面恢復營業

新華社西寧3月16日電(記者央秀達珍)青海省人民政府15日發布公告稱,全省所有餐飲經營單位(含酒店、餐館、早餐店、夜宵店等),即日起可...[詳細]
新華網 2020-03-16

“給一線醫護送編制”符合程序嗎?生死考驗就是最嚴謹的程序

人社部日前印發文件,要求各地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各類醫務人員的及時獎勵工作,重點向疫情防控救治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的醫務人員傾斜。習...[詳細]
半月談微信公號 2020-03-16

出版人劉伯根出新書 關注出版行業變革

中新網北京3月16日電近日,出版人劉伯根所著的出版論集《出版行思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劉伯根結合30多年出版工作實踐對行業進...[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3-16

冷空氣來了,雨會一直下,廣西各地氣溫下降4~7℃

陰雨、大霧天氣。廣西將迎來新一輪的雨水過程。不僅如此,預計16日晚起,它還將給桂北、桂中帶來強降雨,局部甚至會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同時...[詳細]
廣西日報 2020-03-16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