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3-16 17:01:03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金融政策逐步顯效 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增強——經濟學家崔歷談當前中國經濟金融形勢
新華社記者吳雨
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當下面臨的一道重要課題,而采取精準有效的金融政策顯得尤為關鍵。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金融形勢?金融政策在下階段應如何發揮作用?對此記者采訪了建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崔歷。
“疫情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是短期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當前,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經濟增長依然韌性十足。”崔歷認為,近期疫情防控取得了積極進展,各地已有序組織復工復產,這離不開金融政策精準有力的支持。
崔歷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一系列金融舉措陸續出臺,成效正逐步顯現:專項再貸款等定向工具精準支持保供,展期續貸等舉措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加大公開市場操作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下調政策利率引導整體利率下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在專項再貸款支持下,已有4708家企業獲得優惠貸款1821億元,財政貼息50%以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平均約1.28%,低于國務院不超過1.60%的要求。在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下,地方法人銀行已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1075億元,其中涉農貸款205億元,普惠小微貸款385億元。
“今年前兩個月,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企業貸款占比大幅增長;市場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銀行間市場利率水平明顯走低;金融系統優化流程、提高發行效率,企業直接融資明顯增長。”崔歷表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進一步發揮,有助于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加速經濟回歸正軌。
在她看來,金融對宏觀經濟的支持已從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現出來。數據顯示,前兩個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4.24萬億元,同比多增1308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3.99萬億元。前兩個月企業債券凈融資7747億元,同比多2043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058億元,同比多650億元。
崔歷表示,不可否認,疫情影響下,餐飲、娛樂、旅游和交通運輸等行業受到較大影響,恢復正常尚需時日。不過,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我國制造業有望3月份有所回升,中國經濟也將逐漸實現修復、反彈和企穩。超大規模的市場和潛力巨大的內需,加強了中國經濟抵御疫情沖擊的彈性和韌性。
她認為,疫情期間,遠程辦公、線上教育、網絡娛樂等線上經濟興起,同時人們的醫療健康類需求增強,這為不少產業發展打開了新空間,也給金融服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創新金融支持方式,推出更精準的金融舉措。
當下,各地都在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推動經濟恢復發展。崔歷認為,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加快,金融支持力度也相應加大。人民銀行13日宣布兩項定向降準措施,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并集中投向普惠金融領域。
“定向降準釋放的長期資金,可有效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崔歷說,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潛力仍有釋放空間,利率傳導效率可進一步增強,這些都有助于支持實體經濟,激發經濟活力。
置于全球市場的坐標系中,受海外疫情擴散及國際油價下跌雙重沖擊,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對此,崔歷認為,在此背景下,中國金融市場運行平穩,A股市場表現相對穩定,韌性漸顯,彰顯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的良好預期。未來需持續關注全球經濟的發展和國際金融環境對我國貿易和資金面的影響,預計宏觀政策也會相機抉擇。
展望未來,崔歷表示,通過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將更好地發揮金融市場功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實現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