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0-04-26 16:03:04
“小木耳,大產業”。一夜之間,這短短的六個字傳遍了陜西省柞水縣的角角落落。
4月21日,來自陜西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的柞水木耳走紅網絡、一貨難求。打開淘寶,記者發現“柞水木耳”已登上熱榜Top1,僅4月21日,“柞水木耳”淘寶搜索量達20萬,超2000萬人通過網絡電商平臺買走了24噸產品。
柞水木耳,源自生產黑木耳的上等菌材柞樹,以其質地脆嫩、個大肉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馳名,是柞水縣名優土特產、科技部定點幫扶地區特色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柞水木耳”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和口碑效應,“吃柞水木耳,賞秦嶺風光”已成為柞水旅游亮麗名片。但在發展過程中,受制于資金條件、生產技術等多種原因,柞水木耳的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進程經歷了重重困難。
陜西秦峰農業有限公司是柞水縣最早開始生產木耳的企業之一,公司負責人吳曉軍介紹:“我們知道,木耳是個好產業,政府也大力支持。但在企業發展初期,我們既擔心生產研發技術落后,生產的木耳出現質量問題,也怕打不開市場,不能很好地為地方帶來效益。”好在從建廠開始,稅務部門就及時跟進,主動上門輔導自產自銷農產品免稅優惠政策,及時幫助辦理增值稅優惠備案,精準開展稅收政策輔導。注冊至今,企業累計享受到了20余萬元增值稅減免優惠。
位于下梁鎮金盆村的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科研、生產、培育、加工、銷售于一體,以精準扶貧為宗旨的現代化科技農業公司。公司實行“園區+公司+基地+農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就業、種植、培訓、分紅等多種方式帶動了全縣60%的貧困戶到木耳產業化項目上來,幫助貧困戶脫貧。
柞水稅務部門在了解到企業的實際困難之后,及時深入企業宣傳、落實疫情防控期間減免“房土兩稅”、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退役軍人就業抵減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疫情期間,企業一直在負重前行,稅務部門及時上門為我們送上最新的優惠政策,為處于困難期的我們帶來了希望。一系列的稅收減負,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一季度就減免稅款1.93萬元。如今,我們的菌包、木耳都不愁賣了,上下游產業鏈條全部打通,資金鏈全盤活了。”企業負責人趙少康激動不已。
柞水中博金米菌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扶貧開發引進企業,2016年由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柞水縣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主要從事木耳大棚制作、木耳產品深加工、木耳菌包生產加工,公司具備年1000萬袋木耳菌包的生產能力。菌包作為木耳“種子”,一直享受著增值稅免稅政策。“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菌包收入65.74萬元,若按小微企業3%的稅率繳納增值稅計算,著實為我們免了好大一筆稅款。今年,柞水木耳按目前的形勢,發展勢頭非常好,稅務的隱形助力也是我們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公司總經理何錦漪說。
“秦嶺天下”是一家致力于柞水木耳網絡銷售的電商企業,通過網絡直播讓柞水木耳蜚聲全國。見證了一夜之間銷售24噸木耳的主播李旭瑛介紹:“我們通過網絡渠道,將柞水木耳推銷全國。以往愁銷路,現在不愁了。巨大的銷售市場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心,稅務部門的精準輔導和免稅政策為我們節省了大量資金,讓我們安心種植、生產和銷售。”
“木耳產業的做大做強,提升了產能,增加了就業崗位,使小木耳成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拉動了全縣脫貧致富的‘車輪子’。”柞水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柞水木耳作為全縣脫貧致富主要產業,2020年,全縣已有52個村發展木耳產業,栽培春季木耳5500萬袋,建成木耳大棚1500個。依托種植木耳,柞水縣打造出了一個“農業+旅游+文創”的綜合產業,帶動5933戶貧困戶,參與貧困戶戶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今年2月,柞水縣已經正式脫貧摘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