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5-02 21:02:05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2日電 題:疫情期間最美勞動者——內蒙古志愿者服務紀實
新華社記者趙澤輝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內蒙古自治區廣大志愿者們響應號召,挺身而出,服務抗疫一線。他們用愛堅守,將責任和擔當匯聚成光明,溫暖人心……
守好一扇門,溫暖一座城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志愿者李丹的辦公桌上有一本工作日記,記錄了1月26日至今每一天的工作提要,“網格、排查、匯總”等詞匯頻繁出現,都是圍繞一個主題——疫情防控。
李丹是阿榮旗鑫海社區第二網格的網格長,負責700多戶居民的摸底排查工作。她起早貪黑入戶登記、核實信息,摸排外來及返鄉人員,對重點人員進行一戶一檔監管。
白天李丹奔走于各家各戶排查返鄉人員,晚上回到辦公室完善資料,登記匯總上報,經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她說:“盡管很忙很累,但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內蒙古藍天救援協會旗下有11支志愿服務隊、2400余名志愿者。疫情肆虐下,他們迅速組織起來,在社區、道路口設封控監測點,為居民樓、辦公場所和公共區域進行消殺,執行雪地救援任務。疫情期間,出動志愿者8385人次、車輛4160臺次,購置彌霧機33臺,累計志愿服務時間83865小時。
內蒙古民間戶外救援協會錫林郭勒盟救援大隊連續在錫林浩特市寬城國際小區奮戰30多天,執勤1050小時,檢查出入人員5790人次,車輛9800次;電話和入戶調查510戶,為寬城國際小區群眾生命健康筑牢安全屏障。
管理捐贈物資,讓愛心落到實處
呼倫貝爾市志愿者石玉濤是一名退伍軍人,疫情當前,捐贈物資數量大、品種多,清點、搬運成了難題。認識他的志愿者說,石玉濤干活兒總是沖在最前面,搶著扛最重的物品。
2月10日,蒙古國向我國捐贈醫療物資。為了盡快取回物資,已經值守32小時的石玉濤,起身就走。海拉爾往返額布都格口岸近400公里,石玉濤回來時夜幕已深,但他第一時間將物資清點交付指揮部后勤保障組,物資入庫后已是凌晨,這時他已連續工作40個小時。
疫情期間,內蒙古多次舉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愛心捐獻活動,大量的愛心捐贈源源不斷,物資驗收、登記和分配工作十分艱巨。內蒙古紅十字會備災救災中心“90后”志愿者石杰、趙燕燕、許巖、武健每天早早來到單位,進行物資清點、出入庫登記、資料留存,還要與內蒙古疫情防控指揮部聯系接洽捐贈物資的分配。
他們身兼統計員、宣傳員、保管員、搬運工多職,奔波在火車站、機場、庫房之間,接收單位和個人148批次捐贈物資,分配454批次物資。石杰說:“身為一名志愿者我感到十分光榮。工作雖苦,但可以鍛煉我的意志。”
使出“十八般武藝”,形成抗疫合力
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內蒙古志愿者們使出“十八般武藝”,在疫情面前不退縮、勇擔當,從點滴做起,踏實前行,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烏拉特后旗志愿者免費為一線工作人員提供午餐和晚餐,解決一線防控工作人員吃飯難的問題。16名志愿者分為3組,負責蔬菜采購、做飯和送餐。
吃著熱氣騰騰的“愛心餐”,巴音寶力格鎮派駐值守干部王艷林很感動:“志愿者變著花樣做一些可口的飯菜送過來,暖胃更暖心啊。”
疫情防控期間,烏拉特后旗志愿者們服務832小時,送出668份愛心盒飯,讓全旗30多名一線工作人員吃上了熱騰騰的家常飯。
春節期間,臨床用血本就緊張的血庫頻頻告急,內蒙古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服務大隊號召志愿者報名獻血,8名志愿者獻血3100毫升。
“疫情當前,我們雖不能像醫務人員一樣沖在前線治病救人,但能通過獻血這樣力所能及的事為患者的治療出一份力。”內蒙古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服務大隊副隊長李政說。
在疫情防控一線,日夜堅守在寒風中的公安干警和值守人員尤其辛苦,呼和浩特市仁愛媽媽志愿服務隊將一針一線編織的愛心圍巾送到他們手中。仁愛媽媽還在網絡上開展“博愛公益學堂”,與單親失依兒童、留守兒童和貧困流動兒童一起學習、一起畫畫。仁愛媽媽志愿服務隊隊長劉玉敏說:“對于孩子來說,光有物質上的幫扶還不夠,他們還需要情感上的關愛,我們會盡力讓這些孩子感受到愛的滋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