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05-07 08:59:05
舊物回收,低碳出行,少消耗一次性用品
環保新風尚 生活高質量(小康路上綠色力量)
核心閱讀
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在重慶,一些小區自發在微信群里發布信息,推動舊物循環使用。在上海,賓館不再主動提供“六小件”,越來越多客人表示配合,自帶牙刷等生活用品。環保新風尚在悄然改變生活,讓我們的環境越來越美。
微信群里吆喝一聲,不用的家具送給小區有需要的鄰居;上班距離不算遠,不開車改騎車,鍛煉身體又低碳;外出住賓館,開始習慣自帶“六小件”……曾幾何時,綠色生活方式還是需要大力倡導的一種理念,而今已經悄然滲透進我們的生活,成為越來越多人在日常消費、出行等方面的自覺選擇。
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引導公民自覺履行環境保護責任,逐步轉變落后的生活風俗習慣,積極開展垃圾分類,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倡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生活中的環保新風尚,正是當前我國公民環保素養提升、綠色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的體現。這些新風尚,能帶來哪些改變?如何引導更多人加入?
回收很流行,舊物新用
添置新物件,歡喜;處理舊家具,發愁。扔了可惜,不扔又沒地兒放。怎么辦?今年,重慶渝北區龍山街道溪岸上品小區居民感受到了一些變化。
“一位鄰居要處理布藝沙發,有需要的業主可以聯系。”重慶渝北區龍山街道溪岸上品小區居民吳樂琴掏出手機,業主微信群里有沙發的照片,下面留言挺熱鬧。不僅沙發,微信群里已經處理過不下10單大件:床墊、桌子、衣柜等。
“這家多的,那家可能就缺,我們干脆在微信群里吆喝幾聲,互通有無。”物業工作人員王元兮說。
“小件舊物,也這樣吆喝嗎?”記者好奇地問。“小件回收唄!走,我帶你看。”吳樂琴揣起手機,從家里取了一袋事先整理好的舊衣服,來到小區“塵歸”環保基地,交給工作人員檢查,疊放好,分門別類地放在桌子上。
不一會兒,又有幾個居民拿著衣服、鞋子進來,挑了桌上的物件走。“這些舊物,誰需要就可以拿走。”吳樂琴解釋道。細細一看,小區居民帶來的大包小包,除了衣服,還有桌布、玩具、舊木板等。吳樂琴轉了一圈,相中一個舊的購物袋。
作為“塵歸”環保基地的負責人,張正明對舊物利用頗有心得。仔細一打量,塑料瓶扎的長條凳,舊木板釘的搖搖椅,乒乓球臺改的大課桌……環保基地里,滿眼是舊物,但處處有新意。
環保基地不僅是舊物回收平臺,也是綠色生活小課堂。課上講些啥?舊物回收,垃圾分類,堆肥制作……如今,吳樂琴已是這里的“資深學員”,“塵歸”環保基地也成了小區居民最愛來的地方。
戴上頂針,拿出剪刀,踩兩下縫紉機,只一會兒工夫,在阿姨們巧手下,沒人要的破雨傘、舊桌布,穿不了的衣服,就變成了一個個漂亮的購物袋。小區內部消化不了的舊物,物業公司統一設置回收點。
小區更整潔了。“2019年全年清運費還比不上2018年最后那幾個月多。”王元兮說。更重要的是,居民的習慣有了變化,環保成為新風尚。“不必要的東西買得比原來少了。”吳樂琴說,“現在出門住賓館,我都要自帶牙具。”吳樂琴還學會了用廚余垃圾做堆肥,在自家的陽臺上種起了盆栽。
騎車去上班,低碳出行
“95后”姑娘王曼玲是湖南省長沙市定王臺街道豐泉古井社區居委會副主任。記者見到她時,她正要下班回家。“奔著買車的打算去考駕照,沒想到拿駕照三年了還是走路上下班。”王曼玲說笑著,邁開輕快的步子。
為啥不開車?一是離家距離不算遠,二是停車不方便。豐泉古井社區是長沙城中心為數不多的特色老街區,小小的社區里,居住著4600多人,光商鋪就有300多家。“居民停車,都得停到旁邊的商場下。”雖說為了保障居委會工作,街道沿路協調出了一些停車位,可為了便民利民,到現在,社區11個工作人員,幾乎沒有一個人開車上下班。
“在我們社區,最流行的是這個。”王曼玲順手扶起一輛共享單車說,大伙兒上下班不是騎車就是走路。
“別看就多走幾步路,對工作可是有大好處!”在社區,王曼玲負責登隆街片區。剛到社區時,對社情不了解,鄰里關系常常讓她很頭疼。后來同事讓她多走動。居委會白天工作忙,王曼玲就想,正好下班繞繞路,誰家鋪子搞裝修,誰家門前不衛生,正好借著這一趟,摸清楚。天長日久,社區老居民每次看見王曼玲,都熱情地打招呼。
王曼玲說,因為少開車,她還更關注長沙的空氣質量了。2019年,長沙空氣優良率達到75.3%,“希望這個數字今年能再提高。”
住賓館自帶牙刷,垃圾減量
與以往擺得琳瑯滿目不同,如今在上海,賓館房間的洗漱臺上,顯得空蕩蕩的。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執行,其中提到“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一次性日用品包括一次性牙刷、梳子、浴擦、剃須刀、指甲銼、鞋擦,俗稱為“六小件”。
賓館不主動提供“六小件”了,客人們能接受嗎?
上海錦江都城經典青年會酒店經理夏亮說,為了讓客人更容易接受,很多工作做在了前頭。工作流程要大改。前臺人員除了常規操作,還會多詢問一句:“根據上海市最新規定,我們酒店不再提供一次性日用品,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前臺領。”客房打掃的流程也變了,洗漱臺的物品被撤下,桌子上則放置一塊提示便簽,倡導顧客帶著個人物品一起旅行。
新規實行后,看起來賓館變節省了,但背后需要更多細致的服務支撐。夏亮從辦公室捧出了厚厚一沓資料,都是從去年7月份以來酒店領取一次性物品的登記資料。去年7月1日是實行新規的第一天,一共33位顧客簽單領取了相應物品。再看看今年1月14日當天,有18位顧客領取了一次性物品。翻閱資料,新規實行半年來,這家酒店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量在逐步減少。
上海靜安昆侖大酒店駐店經理朱如琛說,他最近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再“摳門”一些。比如,當預訂了3天酒店的顧客提出要領取3支牙刷時,前臺小哥會優雅地拒絕:“我們的一次性牙刷質量尚可,建議您領一把就夠了,如果實在不行您再來前臺領取。”朱如琛說,新規實行到現在,大部分顧客都十分配合,為環保出一份力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常碧羅 申智林 季覺蘇 【編輯:田博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