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0-06-01 10:30:06
機器轟鳴,線輪飛轉,織針在電腦程序的精準控制下飛速勾連出美麗的紋飾……在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洪單村的阿凡提襪業扶貧車間里,工人龔飛燕告訴記者,這樣一臺全電腦織襪機每天可以生產棉襪100多雙。偌大的廠房里,三十多名工人正熟練地平整、包裝剛剛下線的棉襪。他們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3人。
龔飛燕所在的安徽省阜陽市,是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皖北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地區、沿淮行蓄洪區“三區”疊加的安徽脫貧攻堅主戰場,貧困人口占安徽全省1/4左右。
今年4月29日,隨著阜陽市所屬臨泉縣、阜南縣、潁東區在內的全省9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安徽,這個農村人口占77.29%的農業大省宣告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省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時的9.1%降至2019年年底的0.16%。其中,僅阜陽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從2014年的100.99萬人減少到2019年的2.47萬人。
扶貧車間 小作坊也有大作為
“在這里干活一天能掙六七十元,離家不遠,照顧一家人也方便。”春末夏初,在阜陽市潁上縣安徽起林蘆筍種植有限公司的工棚里,68歲的王大娘兩手翻飛,將剛剛采摘的鮮蘆筍碼齊、捆實,忙得頭也不抬。不遠處的大棚里,十幾畝綠油油的蘆筍苗長勢正旺。
“蘆筍種植、分裝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作,能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就業。”公司負責人滕傳林告訴記者,2015年年初,公司通過招商,從上海崇明島來到潁上縣西三十里鋪鎮,以土地流轉方式發展起蘆筍種植產業,每年每畝常產鮮蘆筍在4000斤以上,畝均年純收益超過兩萬元。
依托蘆筍種植,以產業分紅、土地入股、勞動就業等渠道,這家農業特色種植企業已幫助3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而與有勞動力的貧困戶相比,殘疾群眾在脫貧道路上還要多一道坎。在阜陽臨泉縣,通過加強扶貧車間技術培訓,讓一門手藝帶富一個家庭,正成為很多殘障致貧群眾的希望。
2015年起,安徽姜尚工藝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里,董事長韓玉梅聯合臨泉縣各部門、企業幫助開展肢殘人集中培訓,在她自己成立的這家以葫蘆烙畫、根雕、飾品等工藝品加工為主業的公司就吸納了很多殘障人士就業。僅2019年,韓玉梅的公司就帶動了2000余戶貧困戶參與到葫蘆種植中。
要充分發揮扶貧車間、農業化龍頭企業帶貧增收的“大作為”,離不開政府宏觀政策的“大氣候”。在阜陽,通過制定落實帶貧獎補、稅費減免、貸款貼息等各類優惠政策,194家帶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262個扶貧車間在3月下旬已經全部復工復產,分別帶貧2811人、3287人。
為確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的同時打贏脫貧攻堅戰,阜陽在聚焦潁東區、阜南縣、臨泉縣3個縣區高質量摘帽的同時,全力確保未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三類戶”不返貧、不發生新的致貧。據統計,截至3月底,阜陽已撥付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7.56億元,全市36.65萬有務工需求的貧困勞動力全部上崗就業。
強化黨建 以過硬作風確保脫貧成果
產業帶動、就業增收、政策包保……一系列精準施策的幫扶措施增強了阜陽脫貧攻堅的實效;而政策執行落地離不開基層干部擔當作為。
“黨的建設,特別是政治思想建設與干部作風建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安徽省副省長、阜陽市委書記楊光榮表示。
為搭建干群交流溝通平臺,及時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從去年9月起,阜陽市、縣(市、區)、街道(鄉鎮)三級班子成員利用晚間或周末時間,深入基層開展“阜陽夜話”活動,與群眾面對面談心,零距離交流。目前,活動已覆蓋群眾九萬余人,征集意見問題9000余個。
“阜陽夜話”話什么?“為老百姓解釋政策,解決問題。”在阜陽市三十里鋪鎮洪單村,支部書記韓玉潔的回答一語中的。
為推動領導干部“走基層、轉作風、解難題”成為常態,今年疫情期間,阜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全市516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和扶貧專干上門入戶,落實各項政策措施;阜陽還建立定期調度機制,市委成立9個專項督查組,由一把手牽頭,對各地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強化督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脫貧成果過硬過關。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做出的莊嚴承諾,是一項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深刻認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時間的緊迫性,堅決杜絕盲目樂觀、松勁懈怠情緒,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楊光榮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