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06-10 15:33:06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人民觀點) ——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③
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一點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14億人匯聚的民生需求點都是經濟增長點
“兩萬人的就業方向都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 得知劉永好委員計劃今年在他的企業內新增兩萬人就業,關切地詢問。“養豬、食品加工和物流。今年5月以前新招了一萬人,打算再招一萬人。”劉永好這樣回答。會場里的一問一答,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就業這一最大民生的高度重視,傳遞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鮮明導向。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翻開歷史的照片,許多瞬間刻印在人們心中。湘西十八洞村的圍爐夜話,河北阜平農民炕上的盤腿而坐,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考察時“武漢人喜歡吃活魚”的殷殷叮囑……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始終是人民群眾,始終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織就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網絡,還是攻克世界最復雜的扶貧難題,抑或是兌現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寫照,是當代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深刻書寫。
當前,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深度衰退,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保障與改善民生的困難增多。但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一點始終不渝、毫不動搖。疫情防控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切實保障基本民生”,要求“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明確“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具體部署。下一階段,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口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各級黨委、政府保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每一個任務,都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增強“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責任心。
民生工作面廣量大,任何一件小事乘以14億人口都是一項巨大挑戰。這就要求抓落實、謀發展、促民生,必須找準政策發力點、提高治理精準度。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事入手,老百姓期盼什么,就朝什么方向努力。另一方面要堅持底線思維,著力解決好民生領域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在“穩”和“保”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從各地實踐來看,廣東為620家重點企業落實“一對一”服務,累計助其新招員工超過14萬人;湖北武漢設置1800萬元的專用消費券,支持低保、特困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安徽、河南、陜西等多地出臺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政策,在招聘規模、擔保貸款、培訓補貼等方面給予傾斜……事實證明,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上持續用力,拿出更有針對性的務實舉措,就一定能夠戰勝眼前困難、實現長遠目標。
人民的期盼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南針”,民生絕不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純福利”。實際上,把人民的事辦好了,把百姓的困難解決了,經濟增長就有持久的動力。從貧困人口脫貧釋放的巨大消費潛力,到2億多老齡人口催生的“銀發經濟”,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激發的市場新需求,到教育、醫療等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14億人匯聚的民生需求點都是經濟增長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符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創造新的增長點、提高長期增長潛力,而新的增長點就蘊含在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當中。”
“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對于一個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來說,民生改善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標,一件接著一件辦,我們一定能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評論部 【編輯:田博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