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7-01 16:45:07
新華社鄭州7月1日電 題:“生態廊道串起文化珍珠”——古城開封治水記
新華社記者王丁、桂娟、雙瑞
定格了北宋都城繁華的《清明上河圖》中,汴河風光占據畫卷長度的五分之二,足見開封作為“北方水城”的氣韻。數千年來,這座黃河岸邊的城市,興衰榮辱皆與水息息相關。
如今,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開封通過治水,不僅逐步再現“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歷史風貌,還以生態廊道串起散落在各處的文化珍珠,以水潤城,以文化城,提升城市品位。
生態水:活水繞城 再現“北方水城”風貌
“過去這里哪稱得上河啊,就是一條臭水溝!”開封東護城河邊,河面水波瀲滟,兩岸郁郁蔥蔥,幾米之隔就是古樸的明清城墻,75歲的老開封人馬德航喜得來回踱步。
7月1日,長28.6公里的開封市“一渠六河”連通綜合治理工程對市民全面開放。經過兩年多治理,曾經的黑臭水體被清水貫通,形成一條環城濱水風景綠道,沿岸綠化、美化面積4000余畝,再現“北方水城”風貌。
通過西干渠引黃河水入汴西湖,經澗水河到東、西、南護城河,最后注入惠濟河,河水一路向東匯入淮河。“一渠六河”由此連通開封的老城和新城,也連通了黃河、淮河兩大流域。
“引水量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把死水變成了活水,生態效益非常可觀。”開封市委副書記秦保強介紹,除了肉眼可見的美景、局部小氣候改善和防洪排澇功能,優質河水還可保障新增農業灌溉面積40萬畝,沿途補充100多萬畝地下水源。
開封自古水系發達。近年來,隨著河道淤積、水質污染,水系連通不暢已成為制約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從2011年起,開封提出治水思路,“一渠六河”就是水系總體規劃的一部分。
最近,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則為開封的水生態工程注入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從銜接新老城區的景觀帶——汴西湖向北到黃河,再沿黃河大堤向東,形成了21千米長、多種植物景觀點綴的生態廊道,內設自行車道及慢行系統,穿行其中頓感心曠神怡。歷史上多次淹沒開封的黃河,多了一絲溫柔可親的氣息。
文化水:綠帶作線 串起古城歷史遺珍
順著流水的軌跡游走開封城,在滿眼綠色中不時邂逅歷史文化遺跡:鐵塔、城墻、大相國寺,宋詞、豫劇、傳統技藝……零星散落的文化元素被水系勾連成有機整體,“一城宋韻半城水”有了現實依據。
“水系連通絕不是單純的生態工程,更是古城保護的文化傳承工程,要把黃河文化與宋文化充分融入,打造具有宋都特色的環古城水系文旅圈。”開封市委書記侯紅表示,開封擁有13平方公里的古城區域,文化資源多、內容雜,如何挖掘和延續歷史文脈,水系和綠帶恰好成為串起歷史遺珍的絲線。
一河一主題,一廊一故事,一段一景觀,以演藝、景觀小品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凸顯該點位的文化內涵。同時,“一渠六河”走向與古城墻基本一致,巧妙形成了雙環抱城的姿態,重現水城歷史記憶,踏足古城就有夢回千年之感。
這種理念也貫穿沿黃生態廊道建設。該廊道分為三大區域:宋文化展示區、懸河文化展示區和黃河文化傳承區,規劃有宋詞大道、懸河城摞城展示館等景觀節點,建成后不僅是貫通城市東西的生態屏障,更是展示厚重黃河文化、揭示開封古今興衰的歷史文化長廊。
民生水:還河于民 最得益的是老百姓
最近一個月,74歲的劉長嶺每天都沿著西護城河轉悠。在開封生活了幾十年,如今他一走出家門就能看見一泓清水。
“原來這一段河道很窄,河水也黑,大老遠聞見都熏得慌,河邊兒搭滿了趴趴屋。你看看現在,水清、岸綠、花香,我在家根本待不住。”劉長嶺說。
長期以來,曾充滿靈秀之氣的城區河道幾乎淪為排污溝,周邊居民苦不堪言。與此同時,一些困難群眾緊挨城墻搭房子居住,形成了大量棚戶區。護城河段工程共涉及2200多戶居民,僅用兩個月時間就征遷完畢。
“老百姓越歡迎,證明他們對改善生活環境的愿望越迫切。”秦保強表示,還河于民,讓宜居的環境離老百姓更近,讓城市越來越屬于居民,這既是工程的初衷,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
據介紹,“一渠六河”形成的城河一體環城景觀帶,以15分鐘生活圈為例,覆蓋面積約38平方公里,將惠及居民約50萬人。此外,該景觀帶預計每年將引流800萬旅游人次,可帶來4億元餐飲消費,解決2萬多人就業。
“這是水系治理的生態工程,也是古城保護的文化工程,歸根結底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最得益的是老百姓。”侯紅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