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洋網
2020-07-07 14:38:07
在這個夏天,西部志愿者李莎21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大山深處的支教路上。2019年7月,李莎積極響應團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號召,作為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開展支教志愿服務工作。今年5月9日下午,李莎在乘坐摩托車赴廣西龍勝小學開會途中發生意外,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青春何處風光好?對李莎這位“大山的女兒”來說,大山自有最美好的風光。在她支教的地方,當地的孩子們都把這位來自四川大巴山區的老師稱為“莎姐姐”。李莎從小的志向就是好好學習、走出山區,她了解那些山村孩子內心的渴望。抱著幫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初心,她要“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以親身行動拒絕被稱為“迷茫的一代”。
“我們的內心需要一個方向,要找到自己心之所屬,才能更堅定地向前走。”支教是李莎心中的“指南針”;從改變身邊“小世界”入手幫助山里的孩子,是李莎的目標。她所參與的西部計劃由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自2003年起聯合實施,鼓勵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西部基層開展為期一至三年的支教、支農、支醫等志愿服務工作。其中的支教專項為支援西部基礎教育發展輸送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包括李莎在內所有大學生志愿者的共同心聲。他們又何止是老師,更是愛心、美德與善念的播種者。
沒有理想,青春便沒有意義。在艱苦的條件下,一個人的精神力量往往顯得異常強大。李莎有那種點亮學生的“神奇能力”,其實就是理想賦予她的一種能力。像她的研究生導師所說的,李莎的選擇總是利他的,她和精致的利己主義天然地絕緣。無論是深入山村探訪老人,還是拉著學生走在山路上,李莎總是笑著的。那便是理想的光芒照在她臉龐上的模樣。她像是快樂的花匠,帶著學生們唱歌學習,用視頻記錄他們剛剛萌芽的夢想;她像是行走的詩人,吟誦著“作為一種歲月,母親既是民族的象征,也是愛的象征”。對李莎來說,支教只是幫助山村孩子計劃中的一步;在人生規劃里,她還設想著做慈善,引著貧困的孩子走出大山。
勇于奮斗,生命方得以壯麗。在李莎的“詞典”里,堅忍是奮斗的代名詞,也是令她最驕傲的品格。她一直相信“只要足夠堅忍,越是痛苦的東西越會讓人更快地成長”。在“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中,李莎主動請纓,選定的是最偏遠的三門鎮。為了從縣城去家訪,她時常只身搭一個半小時的車,再徒步爬山兩小時才能到達。2020年初的疫情也沒有阻擋住她回到大山支教的腳步。從教授防疫技能,到督促網上學習,再到補訂夏裝校服,她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桃李務青春,誰能貰白日。”李莎只是“接力”扶智的一分子,還有許許多多的“李莎”已經奔跑在教育扶貧的路上。現在,支教團成員們打算完成李莎生前的心愿,在龍勝小學把“愛心教室”建起來。他們立誓稱:“吾友全體今后定當盡力于志愿之事,盡吾友李莎之份”。正如李莎的“隊友”所說的,每個時代都需要“站出來的人”。李莎的身后將有一批批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人,到基層中去建功立業,把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