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7-28 16:27:07
新華社銀川7月28日電 題:老手藝帶“旺”西海固小山村
新華社記者靳赫
磨糧、蒸糧、制曲、發酵、拌曲、淋醋……一套工序下來,寧夏固原市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村民齊書文要忙活一個多月。制醋工坊里,穿著白大褂的他像一名老練的釀酒師,仔細把控著每道工序的每個細節。
釀醋的手藝是李士村村民們祖輩傳下來的。早年間,村民釀的醋除給自家人食用外,多出來的還可以賣錢。后來,食品市場上產品越來越豐富,去商店買醋既省心又便宜,村里釀醋的老手藝漸無“用武之地”。齊書文和其他村民逐漸將釀醋的手藝擱下,忙著外出打工掙錢。
李士村地處寧夏西海固,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滯后,村里出去的人多,回來的人少,集體經濟也遲遲沒得到發展,成了一個“空殼村”,加上民房、道路等年久失修,村莊日漸凋敝破敗。
“2016年我到鳳嶺鄉工作,來到李士村一看,滿眼的殘垣斷壁,感覺就像好久沒人在這里生活一樣。”鳳嶺鄉黨委書記李龍君說。
直到近幾年,轉機出現。隨著扶貧開發力度不斷加大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資金、政策向寧夏南部山區傾斜,李士村的土坯房改造了、道路翻修了,村莊環境也越來越好。可是,要讓村子真正恢復生機,還要讓村里產業興旺起來。
在隆德縣,李士村的產業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如何培育產業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最終,當地干部把目光投向了李士村村民們祖傳的老手藝。
“這些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傳統風味食品受到市場歡迎。村里不少人會用雜糧釀醋,還會用傳統工藝榨胡麻油、磨面,如果能利用這些老手藝培育產業,前景是非常好的。”李士村村委會副主任李鵬程說。
有了發展思路,李士村利用爭取到的自治區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項目資金,把村里閑置的校舍改造成了由村集體經營的醋坊、油坊和石磨面坊,一些村民也不再外出打工,而是靠著手藝就近上班掙錢。
“炒油籽、磨油籽、踩油餑……這些手工榨油的工序我再熟悉不過了,以前從沒想過能這樣掙錢。”李士村村民齊國璽說,憑著精湛的技術,他成了村里油坊的生產主管,一年能掙3萬多元,比在外打工還強。
由于風味獨特,李士村生產出來的醋、油、面很快銷出大山,售價遠高于市場同類產品。“在特色產業帶動下,李士村村集體收入連年增加。去年扣除人員工資等成本,村集體純收入達到38.6萬元。”李龍君說,為了共享發展成果,村里從中拿出33萬元給村民分紅。
“你現在看我們村子,哪里還像個‘空殼村’?村子美了,產業旺了,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了。”齊書文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