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20-08-05 09:00:08
斷頭渠、花花路、陰陽田……
高標準農田建設遭遇“打折扣”
新修的水泥引水渠,做一半就改成了土渠;一個項目區里的農田,一半高標準、一半低標準;4公里機耕路,選擇性澆筑了10處水泥,剩下仍是土路……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建設高標準農田,以求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但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不少高標準農田項目在實際建設中打了折扣。
斷路斷渠,半好半賴
半月談記者來到一片位于南方山區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看到一條新修的水泥機耕路剛到地頭就“斷”了。不少田間道路還是砂石路,有的甚至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村民說,到了下雨天,農機時不時陷進泥坑里,有時還得靠人扛著稻谷往外走。
在另一片2018年的項目區里,半月談記者除了看到類似的“斷頭路”,還看到了“斷頭渠”——一段環繞農田的水泥渠突然就變成了低矮的土渠。
有的路渠沒有“斷”,卻是做一段、停一段,被群眾戲稱“花花路”。在東部某縣的一片項目區,一段4公里長的機耕路只選擇坡陡彎大的10個地段,零零散散地澆筑了10處水泥。項目負責人解釋:“資金不夠,只能選擇農民最需要的地段先做起來,剩下的湊合用。”
有的甚至是整個項目區一半好、一半差的“陰陽田”。一名縣級農田建設處干部透露,有的項目區只選擇一半農田做成真正的高標準,這樣的地塊投入高、建設好,被稱作“中心區”,是上級視察時的參觀點;剩下的稱作“輻射區”,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簡單修修補補,勉強夠用。
“老百姓誰家田被劃到‘輻射區’里都不樂意,因為‘輻射區’也算是新建的高標準農田,意味著未來10年內就不能再上項目建設了,哪怕‘輻射區’潛力還沒有挖掘出來。”這名干部說。
除此之外,道路出現裂縫、灌溉渠水泥可以用手指摳碎等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質量問題也引發村民不滿。
“骨頭”硬,資金少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高標準農田建設“打折扣”,是因為資金捉襟見肘。不少基層干部表示,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推進已有近10年,如今剩下的大多是凹凸不平、地勢偏遠的“硬骨頭”,建設成本大幅提高,但投資標準卻幾乎沒變,已經很難滿足實際需求。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說,要建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永久性高標準農田,平原地區畝均投入目前至少要3000元,丘陵及山區投入還要高得多。而現實情況是,財政部規定財政資金補助標準為不低于1200元/畝,農業農村部提出的財政投資標準為不低于1500元/畝。
一些基層干部解釋,因為資金總量有限,為了不讓資金撒了胡椒面,質量和數量只能“二選一”。有的項目區之所以“一半好一半賴”,就是為了保證至少有一半田實現真正高標準,而不至于整片田都做成“四不像”。
一名省級農田建設處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涉及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的規范性文件中,有的頒發時間距今已超過10年,特別是涉及概算定額、工程設計、監理、招投標管理等相關規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與現行行業規范發生沖突,同樣亟待修改完善。
“原來設計的機耕路寬度只有2.5米,在當時還夠用,但現在要走先進的大型機械就得增加到3米寬。但因為畝均投資標準沒有變,所以為了達到夠用的寬度,只能縮短一些長度。”他說。
“高標準”應成色十足
據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印發的《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有關專家和基層干部呼吁,應解決項目資金與建設任務不匹配的難題,避免基層實操過程中“質量數量二選一”的現象,確保所有項目區農田真正達到高標準。
一方面,建議增加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各級財政預算,并通過發行專項債券、招商引資等方式,鼓勵各級地方政府有序引導金融和社會資金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填補資金缺口;另一方面,可嘗試根據不同區域、建設難度等因素制定不同的補助標準。
河南省西平縣宋集村黨支部書記劉香蓮建議,應對前期已建標準不高的田間設施,取消提升年限設置,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突出建設重點,改善農田基礎設施薄弱環節。
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建議,提請全國人大加快推動《農田建設條例》的頒布,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在農田建設和管理上的主體責任、支出責任,規范建設標準,強化過程管理和建后管護,并明確高標準農田的征收條款,防止占優補劣。(記者 林超 刊于《半月談》2020年第14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