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0-08-21 15:01:08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一進一出,鄉村振興大有希望
新華社客戶端甘肅頻道8月20日電 “園區”和“社區”,過去好像是城市文明的象征。無論工業園區、創業孵化園區,還是居民社區,都曾是城市的“專利”。
最近,記者來到“羲皇故里”甘肅天水,看到一個個農村教育園區拔地而起,讓人耳目一新。
隴城教育園區坐落在天水市秦安縣。遠在8000年前,這里就有先民生活、文明肇興,馳名中外的大地灣文化遺址就在隴城鎮。然而,這些年,隨著農村日益空心化,偏遠山村的一線文脈主要靠教學點上的兩三位白發教師來延續。
6年前,記者初次來到隴城鎮,看到每個教學點上只有十來個學生和兩三個即將退休的白發教師。這些白發教師往往是本地人。因為山村偏僻,年輕教師“守”不住,都想調到城里、近郊或鎮上工作。許多家長也追逐優質教育資源,帶孩子進城上學,形成了“陪讀村”和“陪讀一族”。久而久之,農村教師和孩子雙雙流失,農村優質教育資源日益“稀薄”。
秦安縣建設隴城教育園區的初心,就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通過變學生走讀為教師走教,來降低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成本,最終拔掉因學致貧返貧的窮根。
2015年,為了破解農村教學點的音樂、體育、美術課開不齊開不全的問題,秦安縣委、縣政府把隴城鎮的所有音體美教師集中到鎮中心小學。全鎮所有小學、教學點的音體美課程由鎮里統一安排,音體美教師每天按課程安排,到不同的學校、教學點上課。
與此同時,在隴城鎮中心小學的基礎上,隴城教育園區拔地而起。教育園區建成144套教師公寓,每一位在當地農村工作的教師都可分到一套80多平方米的公寓。園區有校車,設置4條路線,每天接送教師到各個教學點上課。教師白天在教學點上課,晚上回到教育園區休息。園區內也有辦公樓,所有的老師按學科劃入各個教研室,大家可在這里切磋、研討教育教學。
隴城教育園區好似“港灣”,主體由辦公樓和幾棟教師公寓樓組成,四輛白色的校車整齊地停靠在樓前。走進辦公樓,一張長約20米的課程表十分醒目,這個課表“安排了”全鎮12所小學(教學點)的全部課程。這也是記者迄今為止見過的最長課表。
40歲的李小明是王李教學點的教師。他的公寓是一套南北通透的兩居室。屋子干凈、溫馨,一家人已在這里生活了將近7年。李小明說,每天早上6點半,他出門搭乘校車上班。晚上6點多,他又回到家里,一家人能夠天天見面。
李小明在農村教書已13年。以前,他常年住在教學點上,十天半個月才回一次家。冬天下雪路滑,回家就更困難了。在兩個女兒的記憶中,小時候,她們很少見到爸爸。
與此同時,王李教學點上的33個孩子,也能在家門口上學,家長也不用再分為“陪讀族”和“留守族”了。李小明說,今年春季,又有4個孩子回到村里讀書了。
隴城教育園區負責人王旭升說,隴城鎮最遠的一個教學點,最少時只有3個孩子,現在全校已有30多位學生了。他一口氣說了教育園區的“六個好”:穩定了農村教師隊伍;確保了山區學校控輟保學成果;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了學校薄弱學科建設;降低了山區學校教育成本。
在城市里,一個有效運行的園區,往往是形成了一套集約化、標準化、全鏈化的要素配置方式。秦安縣的農村教育園區也在探索用更加集約化、標準化的方式,為農村培養人才、積蓄力量。
如果說教育園區是用集約化、標準化方式“送進去”的話,那么社區化的易地扶貧搬遷點則用“搬出來”的辦法,“批量化”斷窮根、找富路。
從山上遠眺,清水縣黃門鎮小河村宛如一個由聯排別墅組成的社區。“十三五”以來,這里共搬來1472位山區居民。他們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山區生活,搬進了一出家門就有廣場、圖書室、衛生室、小超市、幼兒園和中小學的“小城鎮綜合體”。實際上,縣里已按照社區管理易地扶貧搬遷點。這里的群眾除了享受精準扶貧政策外,還能享受到物業式的公共服務。走進村子,老人們在廣場上健身,女孩子們身穿短裙、絲襪,十分時髦。
搬下山,還要有產業,這樣村民才能穩得住、能致富。“十三五”期間,甘肅有73萬余群眾借助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搬遷下山,不僅意味著有了新家,更意味著“換窮業”,開啟新的生活方式。
在小河村,得益于社區化管理,“社區”居民不僅上學、看病更方便,而且就近務工、外出創業的機會也更多了,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人也少了許多后顧之憂。
通過教育“送進來”和群眾“搬出去”,一出一進之間,如今窮鄉有了富路,鄉村振興也增添了新的希望和力量。(新華社記者張欽、黃愛萍、李杰、崔翰超、馬希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