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鐵路
2020-09-05 15:19:09
羅宇航
中共黨員,現任鄭州工務機械段焊軌車間工藝技術員。2011年參加工作,2018年入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焊軌基地巡查組專家成員,先后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路青年崗位技術能手等榮譽。
處暑過后的中原大地秋雨陣陣,清涼舒爽。8月24日,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工務機械段焊軌車間機器轟鳴,兩條生產線正在加緊焊接長鋼軌。
在焊機控制室內,羅宇航計算后定下了一組焊接參數。一會兒,兩根百米長的鋼軌母材通過滾道線被先后推進焊機中,夾持、對準、點火……130秒后,兩根鋼軌緊密連接到一起,完美實現無縫鋼軌焊接的工藝標準。
千錘百煉:0.2毫米的追求
“我們乘坐高鐵列車時,聽不到一點兒‘咣當’聲,這就是0.2毫米的功效。”第一天到焊軌車間上班,“0.2毫米”就鐫刻在了羅宇航的腦海里。
2011年,羅宇航從內蒙古工業大學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后,來到鐵路工作。當時,鄭州局集團公司從國外引進一批無縫鋼軌焊接設備,迫切需要焊接方面的人才。鄭州工務機械段安排時任焊軌車間主任的王海軍擔任羅宇航的師傅,教授他無縫鋼軌的焊接工藝。
焊軌車間的工作就是將100米長的鋼軌焊接連成500米長的鋼軌,提供給高鐵建設現場。工作人員要對鋼軌母材進行幾何尺寸測量、表面傷損檢測、除濕、除銹、選配軌、焊接、焊筋整形、焊后熱處理、時效處理、精矯直、精磨、探傷檢驗、接頭平直度檢測、成品入庫14道關鍵生產工序,需要使用10余臺設備。
王海軍安排羅宇航從熟悉焊接設備開始。而這些設備的說明書只有英文、德文兩個版本,師傅看不懂,羅宇航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羅宇航雖然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時常令他撓頭。他自費購買了電子英語詞典,遇到不懂的詞就搜索查看,不懂的地方認真做筆記,白天到現場結合設備再去求證。
學習中,羅宇航很快認識到,翻譯需要掌握大量專業知識。于是,他又買來《材料力學》《焊接工藝學》等專業書籍。學習越深入,翻譯起來越順暢,他越覺得無縫鋼軌焊接復雜又微妙。
那段時間,羅宇航被這種微妙的感覺深深吸引,常常學得如癡如醉。一次,家里來了客人,他愛人打電話讓他回家時順道買些菜。結果,他只想著學習的事情,將買菜忘得一干二凈。
2015年5月,羅宇航走上工藝技術員崗位,開始學習焊接工藝。一個誤差不超過0.2毫米內實外美的焊頭,需要焊機電流、電壓、力值等120個參數的完美匹配。這需要日積月累的實踐和科學縝密的總結。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師傅送給他一本記錄各種檢測數據和檢測心得的筆記本。“那是實踐經驗的總結,是診斷疑難雜癥的秘方。師傅毫無保留地傳給了我。”初到新崗位,羅宇航1個多月沒回家,吃住在車間,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經常是優化調整好一組可行性數據,就趕快交給其他人焊接、落錘試驗。根據試驗情況,分析比對后,他再優化調整參數。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在落錘試驗現場記者看到,一塊重達1噸的鐵錘,從5.2米的高度落下錘擊鋼軌焊頭。“哐!當、當、當……”幾聲鈍響后,焊頭只是輕微彎曲并未斷裂。“這說明前期的參數和工藝沒有問題。如果有斷裂跡象,就要重新調整參數。”羅宇航解釋說。
千錘成利器,百煉變純鋼。羅宇航調整試驗了100多組參數,落錘實驗了500多個焊頭,摸索總結出了“三看”判斷法,即通過看斷口、看硬度、看波形,找準問題根源。這為他日后成長為一名優秀工藝技術員打下了堅實基礎。
千回百折:4.8萬個零缺陷接頭
“遇到焊接難題,我們都找羅宇航。”采訪中,記者多次聽到這句話。
2018年,鄭渝高鐵鄭襄段建設進入攻堅階段,鋼軌供應十分緊張。但就在緊要關頭,有一批鋼軌焊接出現了質量問題。延期出廠,就會影響高鐵建設的整體工期。鄭州局集團公司邀請有關專家到場診斷,并試驗了多次,結果仍然達不到出廠標準。
眼看這批鋼軌最后交付的期限一天天臨近,羅宇航心里十分著急。查閱資料,分析鋼軌母材的元素成分、導電性能、結構硬度……經過近2個月的苦思冥想,羅宇航最終打破思維定式,創造性地提出了極值焊接的解決方案。
“我發現這批鋼軌母材有幾種雜質的含量同時達到極限值,這種情況很少見。”講到這里,羅宇航眉開眼笑地說,“最無助的時候,我想起師傅說過的‘焊接是技術,更是藝術’的話語。我就突發奇想,突破既有的理論限制,超極值設定參數,通過過燒熔解鋼軌母材中的雜質,進而改善焊接質量。”
那段時間,羅宇航又開啟了24小時連軸轉的節奏,每天焊接20多個焊頭進行落錘試驗,一個參數一個參數地調,一個焊頭一個焊頭地試,終于解決了焊頭質量不達標問題,按期完成了鋼軌交付任務,為確保鄭渝高鐵鄭襄段如期開通貢獻了力量。
鋼軌焊接質量是確保高速列車安全平穩運行的關鍵。作為工藝技術員,羅宇航認為自己更像是一名做“接骨手術”的“焊軌醫生”,除了確定正確的診斷治療方案外,“手術”細節的把控與力度的掌握尤為重要。他認為這就是“工藝”。為此,他牽頭組織細化了14道生產工序操作流程,編制了18部作業指導書、明確了59項崗位職責。
“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負責,下道工序為上道工序把關。”如今,這一工作理念已成為他們生產一個個完美接頭的利器。在車間,記者看到,鋼軌焊接完成后,作業人員操作打碼機,在接頭附近刻下了具有可追溯性的“身份證”。羅宇航告訴記者,“身份證”上記錄著鋼軌的材質、出廠日期、生產編號等內容。
自從羅宇航走上工藝技術員崗位后,焊軌車間已累計焊接無縫鋼軌3000公里,取得了4.8萬個焊頭質量零缺陷的驕人業績。2018年、2019年,車間根據他提供的技術參數焊接的鋼軌接頭參加全路“落錘試驗”比拼,取得了全部合格的優異成績。
千思萬慮:170余項技術難題
在車間氣勢恢宏的成品臺上,一排排質量合格的500米長鋼軌整齊地疊放著。一臺臺橘紅色的龍門吊成列排開,步調一致地緩緩移動,將吊起的長鋼軌裝卸到專門運輸長鋼軌的車輛上。這些長鋼軌將被送到高鐵建設現場。
其實,把不同鋼廠、不同軌種、不同交貨狀態的鋼軌母材混合焊接,一直都是無縫鋼軌焊接的技術難題。
2016年,羅宇航盯上了這塊“硬骨頭”。他翻閱大量資料,反復研究試驗,先是摸清了當前生產的大部分鋼軌母材的分子結構差異。隨后,他又大膽創新,嘗試正交循環法對鋼軌進行混合試焊。經過無數次試焊,上百項數據分析,數十次試驗檢測,他成功破解了這道技術難題,大幅提高了高鐵線路無縫鋼軌的焊接質量和效率。
一個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遠。為了讓更多的人掌握焊接工藝技術,他把自己近年來的所學、所思、所悟全部轉化成文字,相繼在《鐵道工務》等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了《關于鋼軌閃光焊接接頭探傷問題淺析》等4篇學術論文。這也吸引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焊軌基地巡查組的注意。2018年,他正式成為其中的專家成員。
吸納一批在焊接技術、電路設計、計算機編程等方面有專業特長的青年職工后,羅宇航組建成立了焊軌車間青仝創新工作室。解決鋼軌運輸傷損的方案在鄭州局集團公司第三屆青年創新創意大賽中獲獎。
參加工作以來,羅宇航破解焊軌技術難題170余項,先后參與完成了“焊縫熱處理降噪及電磁輻射防治技術裝置研究”“CX330型激光除銹機器人研發”等10多項技術攻關項目。其中,羅宇航參與研究的“高速鐵路焊軌基地系統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素材:《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河南記者站(鄭州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圖:肖培清 孫帥 王瑋 梁展
視頻:王海清 胡朝祥 蘇磊 張銳
編輯:唐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