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0-09-16 14:53:09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打聽家鄉的情況,是66歲的李英玉在國外打工時,最愿意和人聊起的話題。
李英玉的家在紅光村,飲馬河邊。飲馬河滿語名字“伊爾門”是漢語“閻王”的意思,因其水深流急,舊時候經常鬧水患而得名。
李英玉(中)回到家鄉,與伙伴們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
1949年初,64戶朝鮮族農民帶著16頭牛,3輛花轱轆車,來到了這片荒草甸子。他們白天修渠,晚上蓋房,在這里開墾出大片良田。正如他們在歌謠中唱道:“我們到達的地方,就有水稻生長……我們別無長物,只把鋤頭和水瓢帶在身上,一粒粒籽種撒到田里,根兒扎在新的家鄉。”
聽著這首歌謠長大的李英玉,不止一次動過回家的念頭。但真正讓她下定決心與老伴一同返回故鄉的,卻是那一晚村里路旁溫暖的燈光……
回家的生活更美好
8月下旬的吉林,清風習習,舒爽宜人。走進長春市九臺區龍嘉街道紅光朝鮮族村,村民們短衣長裙,穿著朝鮮族服裝載歌載舞地享受著老年生活。
眼前的村莊街道整潔,筆直的柏油馬路,兩旁矗立著嶄新的路燈。4棟漂亮的樓房掩映在稻浪花叢之中,顯得分外安逸悠閑。
“跟以前比,這可是翻天覆地一樣的變化啊。”李英玉感慨地說。她的父親是紅光村第一輩墾荒的村民,“那時候大家都住在草棚子里面,出門下田灌一靴子泥是常有的事”。
10年前,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李英玉和老伴權永浩也像很多村民一樣,把土地發包出去,利用語言優勢到韓國打工。
那些年,李英玉和權永浩與家鄉的聯系,僅限于每年年底回到村里,領取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分紅。合作社,正是紅光村踏上鄉村振興道路的開始。紅光村黨總支書記趙云熙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之前的紅光村是不折不扣的“空心村”。大部分勞動力遠赴韓國、日本勞務輸出,只剩200多名故土難離的老人和孩子。
有土地無勞力,有老人難養老。問題擺在面前,紅光村人用行動給出了破題的辦法。“我們引入企業,把分散的土地變為集中經營,實現大規模水稻連片種植,村民不但能入股分紅,還能在合作社打工賺錢。”
據該企業負責人趙德厚介紹,集約化生產經營降低成本,增產增效,每公頃土地入股獲得的分紅比普通的土地發包可以多收入5000元左右,農戶每公頃年分紅在1.4萬元左右。
經濟的發展、環境的變化讓每年回家的李英玉欣喜不已。村里新建的學校、醫院、老年公寓,路邊的鮮花,家里的樓房都讓她看了又看,喜不自勝。真正讓她下定決心的,是回鄉前的一年。
現代化農業是紅光村小康的“底氣”。
“以前的村子里,晚上回家只能摸黑,深一腳淺一腳的。”李英玉說,“那次回來晚了,卻發現路上有路燈,樓上有人家,那燈光太溫暖了……”
產業興旺
科技牽起發展的“牛鼻子”
素有“稻村”美名的紅光村,不但村民們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農業現代化也幫助村里的稻米產業走上了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新平臺。
“粗碗白飯仙家味,在之禾中享安寧。”早在清朝康熙年間,九臺區的稻米就名揚全國。紅光村大片集約化經營的黑土地,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趙德厚告訴記者,公司與紅光村合作以來,已經在村里建設了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1.5%、提高農機作業率15%、提高灌溉率7%、提高肥料利用率2%。
吉林省中農陽光數據有限公司則在這里建成了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依托衛星遙感、視頻監控、氣象監測、無人機航拍、地面傳感等數據融合應用,實現稻米種植的全程可控。“通過平臺,人們可以看到任何一塊稻田從種到收的實時生產情況,通過數據賦能,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讓好米賣上好價。”該公司負責人趙明說。
科技引領,產業興旺,也給紅光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如今,村里每年拿出2萬平方米土地種植瓜果蔬菜,免費供應全村村民日常食用。
“未來的紅光村將以稻田文化為靈魂,推動農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旅游品牌,以土地為資本,借著合作發展這班快車把產業做大做強,構建集民俗、民風、民情為一體的紅光朝鮮族特色‘智慧鄉村’,讓紅光全體村民受益。”龍嘉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海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