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24 15:26:09
新華社濟南9月24日電(記者孫曉輝)“穿著布鞋種水稻,不用漫灌也收田。”像種麥子一樣種水稻,是多少旱地農戶不敢想象的事。
而如今,喜看稻菽千重浪,又是一年豐收時。走進山東省寧陽縣鶴山鎮王卞社區千畝旱稻基地,低垂的稻穗、飽滿的谷粒,金燦燦的稻浪不斷翻涌。“種了一輩子莊稼,還是頭一回見旱地上栽稻谷,看這長勢今年產量肯定不低。”王卞社區居民節緒喜望著稻田高興地說。
“我們有1萬多畝地,原來大多都種著小麥和玉米等糧食作物。”王卞社區黨委書記郭懷善說,“一麥一棒”的傳統種植模式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老百姓想發家致富很難。
為破解農民增收難問題,2017年,王卞社區主動與山東省水稻研究所對接,共建泰安市節水抗旱稻博士工作站,并規劃出20余畝試驗田,引入節水直播稻品種和配套種植技術進行試種。試種成功后,王卞社區于2018年流轉1000畝土地,進行節水直播稻的大規模播種。
“選用齊陸1號、越光、魯黑香糯1號等優良品種,采用旱田直播技術,全程只需要在水稻水分敏感期灌水4次-5次,部分高產品種產量可到1000斤以上。”山東省水稻研究所博士白波說。
“節水直播稻不但喝水少,而且同等條件下,投入是傳統水田的一半,效益卻是玉米、大豆等旱田作物的3倍左右,部分品種經濟效益能達到玉米效益的5倍以上。”白波說,如今當地的旱稻畝產已經穩定在1000斤左右,市場價格比普通水稻貴好幾倍。
“我們成立了合作社,建起旱稻加工廠房、大型流水線脫米機械、標準化驗室等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郭懷善說,科研項目需要大量勞動力進行田間管理等工作,帶動了當地至少40人穩定就業,人均每年增收2萬元。
鶴山鎮黨委書記孟令民說,農業科技是實施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他們下一步將繼續整合科研院所的人才、技術和信息資源,不斷向農業生產一線提供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和新裝備,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富民成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