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5日訊 近日,《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JCR 1區)在線發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實驗室最新成果“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deep-sea purple gorgonians (Octocorallia: Victorgorgiidae) from seamount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ith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該研究采用經典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相結合,對采自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與卡羅琳洋脊交聯區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并描述三個新物種: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iocasica Li, Zhan & Xu, 2020、簇生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fasciculata Li, Zhan & Xu, 2020和扇形紫柳珊瑚VictorgorgiaflabellataLi, Zhan & Xu, 2020。
此前,為慶祝中科院海洋所建所70周年,海洋所分類學者將5個深海新物種以海洋所命名。其中,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 Li, Zhan & Xu, 2020是首個發表的新物種,也是迄今首個以海洋所命名的大型生物新物種。該新種名稱由海洋所英文縮寫iocas,加拉丁文后綴–ica(意為屬于)構成。海洋所紫柳珊瑚于2019年發現于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1549米水深,高約33厘米,呈扇狀,亮紫色,寓意“紫氣東來”。
海洋所紫柳珊瑚的外部形態
紫柳珊瑚隸屬珊瑚綱、八放珊瑚亞綱、軟珊瑚目、紫柳珊瑚科,全部生活于深海,常被蔓蛇尾附生,與紅珊瑚、擬柳珊瑚等同為海山等深海硬底生境的建群生物,為眾多無脊椎動物和魚類提供棲居場所。國際上對紫柳珊瑚的分類研究非常匱乏,之前僅報道紫柳珊瑚屬1屬6種,除1種分布于大西洋外,其余全部發現于太平洋。該研究將該屬的已知種類增至9種。
該研究對紫柳珊瑚的各分類特征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珊瑚蟲的骨片特征是對該類物種界定的最可靠分類性狀,而常用于區分八放珊瑚物種的mtMutS和COI基因序列因過于保守而難以區分其相近種。該研究所涉4個物種分別采自4座相鄰的海山,不同海山無共有種,提示海山間的生物連通性很低。
海洋所紫柳珊瑚的骨片特征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7FY1008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930533、31970489)和“科學”號高端用戶項目的支持。李陽副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徐奎棟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