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08 18:12:10
新華社拉薩10月8日電 題:“我有一個植樹夢”——扎西旺堆和他的“綠色家園”
新華社記者薛文獻、王澤昊、格桑朗杰
位于滇藏交界處的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納西村,地處瀾滄江干熱河谷,山高坡陡,植被稀疏。但在公路東側的一座山上,核桃、葡萄、石榴、櫻桃、橘子等樹木迎風搖曳,綠意婆娑,生機盎然,與周圍紅褐色的群山形成鮮明對比。
這里是“芒康縣納西民族鄉三江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承包了2200多畝的一座荒山,種植了2萬多株各類樹木,已蔚然成林。
在當地,帶頭承包荒山的合作社負責人扎西旺堆大名鼎鼎——68歲的他早已是千萬富翁,如今返鄉創業,只為了綠化家鄉的荒山,圓兒時的植樹夢。
“小時候,我到這里放羊,看著光禿禿的山,心想長大后,我要在山上種滿樹和草,讓羊兒吃個飽。”綠化荒山的種子,早已在扎西旺堆心里扎下了根。
出生于1952年的扎西旺堆,從小生活窮困,上了一年學就在家里務農,成年后四處打工討生活。“人們不會種地,每畝地只能產100多斤糧食。”發展家鄉的農業,成了扎西旺堆當時的理想。
23歲那年,他被選派到北京學習農業種植技術,一年后學成歸來,帶領群眾搞起了雜交育種。
“我帶了幾個人,成立了農研所,試種各類作物,雜交玉米畝產達到1000多斤,最多時種了上千畝,各地參觀團都來了。”這是一段讓扎西旺堆引以為傲的歷史。
后來,扎西旺堆獲評“全國農村學科學用科學青年標兵”“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農業技術員。
不只對農業有研究,扎西旺堆還很有商業頭腦。
1985年,芒康縣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扎西旺堆率先承包土地發展種植,又貸款買了一輛二手卡車,在西藏和云南兩地跑運輸,成為鄉里第一個萬元戶。
后來,扎西旺堆把生意做到了云南,先后在大理開茶館、成立“扎西農機農具廠”等。年復一年,生意越做越大,他積累了上千萬元的資產。
“生意做得再大,我的根還在納西村。”2010年,扎西旺堆帶著3000萬元資金回到家鄉,承包荒山,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合作社,打造他心目中的“綠色家園”。
上山的路泥濘不堪,住在山上的群眾出行很不方便。他投資上千萬元,新修了從國道214線至納西村洛仁組15公里長的盤山公路。山里長期缺水,他從山上引水下來,既解決了當地群眾祖祖輩輩的缺水難題,又用于灌溉。
當地經濟林木品種單一,他不斷引進新品種,反復試驗。他還發展養殖業,建起珍珠雞和紅拉山雞養殖基地,讓牛在山上轉,雞在林下跑,魚在池中游,把荒山變成立體農場。
農場資金投入大,他先后開辦了磚廠、砂石廠、醫院等,解決了當地群眾的就業,還補貼農場急需。
10年過去了,曾經的荒山舊貌換新顏,層層梯田上,高高低低的各類經濟作物開花結果,試種的茶葉新品種長勢喜人,立體養殖規模逐漸擴大,養殖珍珠雞3000只,紅拉山雞1500只。
“現在的發展,基本上符合我的預期,但距離最終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扎西旺堆說,“看到鄉親們和我一起綠化荒山有了收入,這就值了。”
據不完全統計,當地群眾先后有3800多人(次)在合作社務工,收入達1200多萬元,其中包括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還先后組織各類培訓30多場,培訓種植能手520名,駕駛員26名。
扎西旺堆說,這里將來要發展集特色養殖、經濟林木種植、優質果品深加工、餐飲休閑、觀光等為一體的生態農業旅游產業。他要打造的,形象點說就是一個“高效精致的家庭農場”。
他的妻子、兒子,還有留學歸國的女兒,也陸續加入創業隊伍中。
行走在綠樹濃蔭下,山間散發著泥土的清香,雞鳴犬吠不絕于耳。扎西旺堆邊走邊說:“我就是個農民,就喜歡種樹、種莊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