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網
2020-11-19 13:44:11
徽宗真跡等珍寶提前撤展?開封市博物館回應:古代書畫有保存特殊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弋
“為期3個月的展覽,現在才過了1個月,幾件重磅書畫展品就要撤展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11月18日,鄭州市民朱先生向大河報記者反映,開封市博物館正在進行的《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幾件“C位”展品突然撤展,其中包括張擇端、蘇漢臣的名畫和宋徽宗的真跡等。“正準備帶家人去開開眼界,沒想到就這樣錯過了。”朱先生說。
到底怎么回事?
記者查閱開封市博物館官網相關信息發現,《風·雅宋——宋代文物展》于2020年10月17日開幕,總計展出來自河南、陜西、浙江、江西、遼寧、天津6省市13家博物館、考古院的精美宋代文物300余件。在展覽時長介紹中,明確注明展期為3個月。此外,開封市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也在10月發布的多篇信息中提到展期為3個月。
不過,11月17日,博物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條關于《風·雅宋——宋代文物展》書畫類等文物撤展的通知。通知中說,本次展出的書畫類文物,因文物保存的特殊性,將于本月18日撤展,共計4件,包括張擇端的《金明池爭標圖》、宋徽宗的《敕蔡行卷》、蘇漢臣的《嬰戲圖》、于非闇的《摹瑞鶴圖》。此外,參展的南宋玉壺冰琴也將于18日撤展。此次展覽的其他文物正常展出。
那么,這5件借展珍寶究竟為何“提前”撤離?大河報記者電話聯系了開封市博物館,保管部的工作人員回答了記者的疑問。
“書畫展覽有特殊性,展期短,在開展前應該對觀眾說明,也是疏忽了這一點。”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幅堪稱絕世珍寶的宋代書畫是第一次來開封,都是從國內其他博物館借展而來,其中,《金明池爭標圖》和《嬰戲圖》是天津市博物館的館藏,《蔡行勅》卷和《瑞鶴圖》卷則是遼寧省博物館的館藏,按照國內博物館借展慣例,紙質類文物不能借展超過一個月,到期要還回去。還回去后,還要在庫房存放至少2年以上,充分“休養生息”后才能重新展出。
“古代書畫等紙質文物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借展、運輸、展出的過程中會受到氣溫濕度變化以及光照氣體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影響文物壽命,因此紙質文物的展出頻率和時間有嚴格的限制。2015年故宮展出的《清明上河圖》也是一樣,展出后需要回庫房‘休養’三年才能再展。”這位工作人員表示。
至于即將送回的南宋玉壺冰琴,據悉,開封市博物館從天津市博物館借了兩張宋畫和一張古琴,當時應天津市博物館的要求將琴與畫一并送回,所以也把古琴一并撤展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