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
2020-11-23 17:19:11
劃重點!關于人才工作,“十四五”規劃建議這樣說
◎ 科技日報記者 李艷
日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全文發布,其中關于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的內容引起廣泛關注,一些新提法、新方向也引起業內人士廣泛討論。
《建議》強調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提出要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
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表示,《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特別是這次專門重新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一定要補齊科技方面的短板,補齊產業鏈和供應鏈。他說:“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我們密切相關,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要進一步地構建、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配機制,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工程。”
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應多維融合
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是時代發展趨勢下的必然要求。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新問題具有系統性、復雜性、交叉性、綜合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新時代的人才結合科學與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的時代背景下的人才培養必須多維融合——不僅要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更要重視產學研深度融合以及線下線上緊密融合。一方面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打破學科專業壁壘,促進學科之間、專業之間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要完善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有效機制,方能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
鋼鐵研究總院教授、特種功能金屬材料專家、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獲得者周少雄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需要非常全面的素質,以材料研究領域為例,不僅要對材料科學知識了解,冶金學、化學知識、自動化知識等都要具備。因為長期從事工程領域的研究和實踐,他對此深有感觸。“一個具備如此全方位知識結構的優秀工程師如何成長起來?我們要為此提供什么平臺、創造什么樣的條件都是必須探究的問題。”周少雄說。
為年輕的工程人才搭建平臺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家、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馮江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讓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進入良性循環,搭建一個優秀的平臺必不可少,只有好平臺才能讓年輕人發揮應有的作用。通過平臺協同創新,才有可能攻克世界上最先進技術,為未來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優秀的平臺從哪里來?周少雄認為信任與健全的評價機制缺一不可。他說,信任和鼓勵對人才培養意義重大,在青年人才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鼓勵他們去探索。與此同時,要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就需要有與之匹配的評價體系,健全的評價體系才能讓這部分人才的成績得到認可,而不是停留在以論文發表論英雄的階段。
著眼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改革要跟上
從長遠來看,人才培養在于教育。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對現有的教育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針對《建議》撰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調要著眼可持續發展全局,明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的主攻方向,要求“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支持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重申“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增強綜合國力、增進民生福祉注入新的動力活力。
在工程領域的專家看來,《建議》中強調的內容,不論是“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還是“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都直指一個核心問題——人才的培養要與產業發展緊密聯系、相互支撐。他們認為,教育界應與科技界、產業界攜手,大力調整優化專業結構,主動設置和發展一批新興工科專業,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能力。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田博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