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論壇網
2020-11-25 16:48:11
作者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劉尚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從三個維度來闡釋“現代化”的含義、從不同發展階段解讀“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深入分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一起來看。
理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三個維度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從三個維度理解:第一個維度是物質的現代化;第二個維度是治理的現代化,也可以說是制度的現代化;第三個維度是人的現代化,即更大程度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三個方面是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其中,人的現代化是物質現代化和治理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物質的現代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是各有其側重點的。例如過去在物質短缺的情況下,我們更多強調的是物質的現代化。20世紀60年代我們提出了“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即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著重講的是物質的現代化。
進入21世紀,“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
在物質的現代化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之后,我們就要及時跟進制度的現代化、治理的現代化。所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將其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治理(制度)的現代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著眼點從物質的現代化開始過渡到制度的現代化。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并作出重要部署??梢哉f,如果沒有制度的現代化、治理的現代化,物質的現代化也將難以進一步取得新的進展。有了制度的現代化、治理的現代化來支撐,物質的現代化才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人的現代化
近年來,我們黨開始關注“人的現代化”,強調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意味著不能再單純依靠自然資源、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的投入來實現發展,而是要更多地依靠創新。要從人口大國變成人力資源強國,讓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發揮更大作用。要通過人自身的發展,通過國民素質(包括健康素質、文化素質、技能素質等方面)的普遍提升,給“創新”打下一個廣泛的社會基礎。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使發展的方式和目的高度統一。
新的發展原理:以“人本邏輯”超越“資本邏輯”
注重人的現代化,意味著要用新的發展原理來指導我國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這個新的發展原理是人本邏輯,這與傳統發展經濟學講的資本邏輯有明顯區別。在物質短缺、生產力水平落后的情況下,需要重視資本邏輯,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要避免資本邏輯導致人的異化,避免財富鴻溝、人力鴻溝,避免出現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情況。
我們要避免這種資本邏輯帶來的發展畸形,就必須轉向人本邏輯,即通過人自身的發展來實現整個國家的發展,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所以在三個維度的現代化里面,人的現代化應是居于中心地位,物質的現代化、治理的現代化,都要圍繞人的現代化來做文章。經濟社會的發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都是要為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創造有利條件,要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很多重要論述,例如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這都為人的現代化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在當前城鄉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要朝人的現代化方向努力,不能厚此薄彼。
“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從“增長邏輯”轉向“發展邏輯”
無論是物質的現代化還是治理的現代化,最終都要落腳到人的現代化上。同時,人的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又會反過來進一步促進物質的現代化和治理的現代化。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定要擺脫原有的那種只從物質現代化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偏向。這意味著我們要從過去的“增長邏輯”轉向“發展邏輯”。
增長邏輯是單一維度的,主要是講GDP的體量、規模、速度。發展邏輯不僅要講規模、速度,還要講質量、結構、效益、安全;不僅包括經濟發展,還包括社會的發展、制度的完善,其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如果沒有人的現代化作為目標,物質的現代化和制度的現代化就會失去方向。
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即六個“新”: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這些目標中,“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主要講的是物質的現代化,“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講的是制度的現代化。“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與治理、制度的現代化有關,因為只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更加完善。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關注的都是人的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也可以從人的現代化角度去理解。因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不僅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同時也是人自身全面發展、充分發展的前提條件??梢哉f,“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六個方面的目標,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階段性目標,都是圍繞著物質的現代化、治理的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而展開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