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0-12-16 07:50:12
不應隨意懲罰消費者
發現病毒可經由進口冷鏈食品傳播后,我國迅速建立起追溯體系。監管部門應在冷鏈食品進口環節承擔起守門員的責任,增加抽檢樣本數量,強化常態監管和應急處置,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從口岸到境內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絕不能讓問題食品進入市場。
最近,湖北有一批進口豬肉在復查中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類似情況近期多地均出現過,本不該成為熱搜新聞。不過,湖北黃岡市黃州區有24戶居民卻因網購了同批次冷凍肉,被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批評。除了要自費承擔核酸檢測費用并落實居家隔離措施,黃州公安分局還對每人罰款200元。
此事受到關注后,當地很快取消了行政處罰、免除了核酸檢測費用并道歉,但還是引發了輿論熱議。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這暴露出我國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存在漏洞。按照目前的監管政策,進口冷鏈食品需持有核酸檢測報告才能進入市場流通。然而,近期多地發現核酸檢測合格的進口冷鏈食品流入市場后,同批次產品又被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只得緊急追查、尋找消費者。本次這24名黃州消費者購買的冷凍豬肉就屬于這種類型。
發現病毒可經由進口冷鏈食品傳播后,我國迅速建立起追溯體系。據市場監管總局透露,近期上線的進口食品追溯體系已接入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占全國90%以上,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
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夠“一鍵排查、迅速定位”很有必要,但總是發現異常再啟動緊急追查,隱患太大,成本也高。除了要封存處置追查到的涉事產品,還要對涉及該批次產品存儲、銷售的場所和運輸車輛做核酸檢測、全面消毒;冷庫也要全部封停并全面消毒;該批次食品的直接及一般接觸人員都要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等。
相比之下,在入關環節提高抽檢樣本比例增加的成本有限,操作更加簡便,且能減少病毒傳播風險。因此,為了避免類似問題發生,監管部門應在冷鏈食品進口環節承擔起守門員的責任,增加抽檢樣本數量,強化常態監管和應急處置,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從口岸到境內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絕不能讓問題食品進入市場。
同時,進口食品的銷售方,無論是超市、餐館、菜市場,還是電商平臺、社區團購,都要對供應商嚴格甄別,嚴查進貨憑證,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銷售。有條件的生產經營者,還應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最好能增加入庫檢測,最大限度阻擊疫情風險的傳播。
需要強調的是,種種防范措施都是為了堵住食品安全的漏洞。漏洞沒有堵住,讓問題食品流入了市場,是監管掉了鏈子、經營者出了問題,板子絕不能打在消費者身上。消費者有權利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這是正常的消費行為。對消費者,應當鼓勵其做好個人防護、不購買來源不明的進口冷鏈食品;關注政府部門發布的進口冷鏈食品檢疫信息和有關防控信息,增強自我防范意識。
還有一點需注意。黃州區此前的處罰依據的是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中“全區范圍內全面禁止采購、儲存和銷售進口冷凍肉品和海鮮產品”的規定。對消費者撤銷處罰后,當地依然要求居民“不要私自網購冷凍冷鏈食品,杜絕采購進口冷鏈食品”。可是,從全國來看,我國并沒有禁止進口、銷售、購買進口冷凍食品。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累計進口豬肉362萬噸,同比上漲126.2%。如果“一刀切”地禁止進口、銷售、購買進口冷凍食品,僅靠國產肉可能難以滿足居民需求,容易引發肉品價格上漲,居民的消費需求無法保障。
對于進口冷鏈食品,各方責任需厘清,監管漏洞要堵上。抓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提高警惕、加強監管是必要的,但在通過監管和技術手段可有效防止病毒擴散的情況下,各地制定防控措施時需合情合理、于法有據,不應犧牲消費者的選擇權,影響居民生活。
佘 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